活化除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3033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活化除臭系统,包括活化除臭设备主体,所述活化除臭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带动电机,所述带动电机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带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表面套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表面啮合有从动轮,且从动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向辊,所述导向辊的表面插设有固定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升降机构,通过两组导向辊的转动,可以使固定杆带动移动套在两组导向辊之间进行上下往复移动,从而通过移动套的移动,可以方便使搅拌机构整体在混合仓的内部上下移动,有效的方便提高混合仓内部药剂与污水的混合效果,可以避免药剂在于污水反应过程中,药剂会发生堆积现象。象。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化除臭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活化除臭
,尤其涉及活化除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泵站将大量放江水进入河道,瞬间引发河道大面积发黑发臭,针对泵站放江造成河道发黑发臭问题,采用泵站放江口强化处理系统,通过对活化除臭系统提高周边河道中本土微生物的净化能力,最大程度消减污染物,快速改善水质,现有的活化除臭系统由料斗、混合仓以及液位计等组成,主要是通过料斗可以将药剂注入混合仓内部,可以使各种微量物质进入污水中,特别是这些物质容易渗入底泥,能有效抑制硫化氢等还原物质的产生,并进一步消耗底泥中的活性有机质,从而帮助底泥消除臭味。
[0003]现有的活化除臭系统用混合仓内部会安装有搅拌机,通过搅拌机可以将药剂与污水进行充分混合,当搅拌机在搅拌的过程中,会存在少量药剂会发生沉降,这时药剂会堆积在混合仓的底部,但由于搅拌机的搅拌高度固定,从而导致底端药剂与污水混合不均匀,为此我们提出活化除臭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活化除臭系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活化除臭系统,包括活化除臭设备主体,所述活化除臭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带动电机,所述带动电机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带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表面套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表面啮合有从动轮,且从动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向辊,所述导向辊的表面插设有固定杆,且固定杆远离导向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套,所述移动套的表面抵触有限位板,且限位板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活化除臭设备主体包括混合仓,所述混合仓的右侧顶端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混合仓的左侧顶端安装有入料仓,且入料仓的底端安装有控制泵,所述入料仓远离控制泵的一侧连接有注水管。
[0008]优选的,所述导向辊设置为圆柱状,且导向辊的表面设置有一圈弧形槽,所述固定杆设置为圆柱状,且固定杆靠近导向辊的一端设置为弧面,所述导向辊表面设置的一圈弧形槽内壁尺寸大小与固定杆表面尺寸相适配。
[0009]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带动块,所述转动杆远离带动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且第一锥齿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锥齿,所述第二锥齿的内部套接有第一搅拌杆,且第一搅拌杆远离第二锥齿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有限位块,所述第一搅拌杆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二锥齿远离第一锥齿的一侧啮合有第三锥齿,且第三锥齿的内部套接有第二搅拌杆。
[0010]优选的,所述转动杆设置为圆柱状,所述移动套设置为环形,所述移动套的内壁尺
寸大小与转动杆的表面相适配。
[0011]优选的,所述带动块设置为立方体,且带动块围绕转动杆的表面等距离设置有四组,所述转动轴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壁尺寸大小与四组带动块的表面尺寸相适配。
[0012]优选的,所述限位块设置为立方体,所述限位块在第一搅拌杆的表面呈对称设置。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该装置通过设置有升降机构,通过两组导向辊的转动,可以使固定杆带动移动套在两组导向辊之间进行上下往复移动,从而通过移动套的移动,可以方便使搅拌机构整体在混合仓的内部上下移动,有效的方便提高混合仓内部药剂与污水的混合效果,可以避免药剂在于污水反应过程中,药剂会发生堆积现象。
[0015]2、该装置通过设置有搅拌机构,通过第一锥齿的转动,可以使第二锥齿和第三锥齿转动,这时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会在混合仓的内部进行转动,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搅拌混合的范围,提高药剂与污水的混合速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活化除臭系统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的升降机构与搅拌机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的升降机构与搅拌机构结构立体剖面示意图;
[0019]图4为图1中的升降机构结构立体爆炸示意图。
[0020]图中:1、活化除臭设备主体;11、混合仓;12、控制箱;13、入料仓;14、控制泵;15、注水管;2、升降机构;21、带动电机;22、支撑架;23、转动轴;24、主动轮;25、从动轮;26、导向辊; 27、固定杆;28、移动套;29、限位板;3、搅拌机构;31、转动杆; 32、带动块;33、第一锥齿;34、第二锥齿;35、第一搅拌杆;36、限位块;37、固定外壳;38、第三锥齿;39、第二搅拌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参照图1

4,活化除臭系统,包括活化除臭设备主体1,活化除臭设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2,升降机构2包括带动电机 21,带动电机2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2,带动电机21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轴23,且转动轴23的表面套接有主动轮24,主动轮24 的表面啮合有从动轮25,从动轮25的表面尺寸小于主动轮24的表面尺寸,从而可以在转动轴23转动时,带动两组导向辊26的的作用,且从动轮2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向辊26,导向辊26的表面插设有固定杆27,且固定杆27远离导向辊2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套28,移动套28的表面抵触有限位板29,限位板29的表面尺寸大小大于移动套28的内壁尺寸,从而可以在移动套28移动时,带动限位板29 移动,且限位板29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3。
[0023]进一步的,参照图1可以得知,活化除臭设备主体1包括混合仓 11,混合仓11的右侧顶端安装有控制箱12,混合仓11的左侧顶端安装有入料仓13,且入料仓13的底端安装有控制泵14,入料仓13 远离控制泵14的一侧连接有注水管15,通过注水管15可以将江水或河
道内的水注入混合仓11的内部,并通过入料仓13可以向混合仓11 内添加各种微量物质配方,特别是这些物质容易渗入底泥,能有效抑制硫化氢等还原物质的产生,并进一步消耗底泥中的活性有机质,从而帮助底泥消除臭味。
[0024]进一步的,参照图2和图4可以得知,导向辊26设置为圆柱状,且导向辊26的表面设置有一圈弧形槽,固定杆27设置为圆柱状,且固定杆27靠近导向辊26的一端设置为弧面,导向辊26表面设置的一圈弧形槽内壁尺寸大小与固定杆27表面尺寸相适配,通过导向辊26 表面设置的一圈弧形槽,可以在导向辊26转动时,使固定杆27在弧形槽中移动,起到方便使移动套28在两组导向辊26之间上下往复移动的作用。
[0025]进一步的,参照图3和图4可以得知,搅拌机构3包括转动杆 31,转动杆31的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带动块32,转动杆31远离带动块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33,且第一锥齿33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锥齿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活化除臭系统,包括活化除臭设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除臭设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带动电机(21),所述带动电机(2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2),所述带动电机(21)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轴(23),且转动轴(23)的表面套接有主动轮(24),所述主动轮(24)的表面啮合有从动轮(25),且从动轮(2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向辊(26),所述导向辊(26)的表面插设有固定杆(27),且固定杆(27)远离导向辊(2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套(28),所述移动套(28)的表面抵触有限位板(29),且限位板(29)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化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除臭设备主体(1)包括混合仓(11),所述混合仓(11)的右侧顶端安装有控制箱(12),所述混合仓(11)的左侧顶端安装有入料仓(13),且入料仓(13)的底端安装有控制泵(14),所述入料仓(13)远离控制泵(14)的一侧连接有注水管(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化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辊(26)设置为圆柱状,且导向辊(26)的表面设置有一圈弧形槽,所述固定杆(27)设置为圆柱状,且固定杆(27)靠近导向辊(26)的一端设置为弧面,所述导向辊(26)表面设置的一圈弧形槽内壁尺寸大小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义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博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