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线圈翻转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9340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线圈翻转架装置,包括底板、翻转板、支撑杆、限位板、减震板、支撑弧面板和卡位装置,所述底板的上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铰接有翻转板,所述底板上铰接有电动液压杆,电动液压杆的自由端与翻转板的下部相铰接,所述翻转板的上部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右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套筒,套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塞板;当减震板移动距离较短时,减震板只受到第一螺旋弹簧的作用,当减震板继续右移时,则会再受到第二螺旋弹簧的作用,因此减震效果明显,减少线圈翻转过程中对线圈一侧的冲击,用手转动扳动板,则限位柱脱离限位孔,则能够方便调节支撑弧面板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线圈翻转架装置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
,具体是一种变压器线圈翻转架装置。
技术介绍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按用途可以分为:电力变压器和特殊变压器(电炉变、整流变、工频试验变压器、调压器、矿用变、音频变压器、中频变压器、高频变压器、冲击变压器、仪用变压器、电子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等)。目前,市场上大容量变压器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于干式整流变压器的线圈采用双分裂的结构,这就要求下部线圈要进行倒立组装。线圈自重较大,无法直接翻转,造成操作不便,安全性差,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线圈翻转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线圈翻转架装置,包括底板、翻转板、支撑杆、限位板、减震板、支撑弧面板和卡位装置,所述底板的上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铰接有翻转板,所述底板上铰接有电动液压杆,电动液压杆的自由端与翻转板的下部相铰接,所述翻转板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变压器线圈翻转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压器线圈翻转架装置,包括底板、翻转板、支撑杆、限位板、减震板、支撑弧面板和卡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铰接有翻转板,所述底板上铰接有电动液压杆,电动液压杆的自由端与翻转板的下部相铰接,所述翻转板的上部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右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套筒,套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塞板,第一活塞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活动贯穿套筒的第一活动柱,第一活动柱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板,位于套筒外侧的第一活动柱的表面套接有第一螺旋弹簧,所述限位板的右侧中间固定连接有空心筒,空心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活塞板,第二活塞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活动贯穿空心筒右侧壁体的第二活动柱,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线圈翻转架装置,包括底板、翻转板、支撑杆、限位板、减震板、支撑弧面板和卡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铰接有翻转板,所述底板上铰接有电动液压杆,电动液压杆的自由端与翻转板的下部相铰接,所述翻转板的上部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右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套筒,套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活塞板,第一活塞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活动贯穿套筒的第一活动柱,第一活动柱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板,位于套筒外侧的第一活动柱的表面套接有第一螺旋弹簧,所述限位板的右侧中间固定连接有空心筒,空心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活塞板,第二活塞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活动贯穿空心筒右侧壁体的第二活动柱,第二活动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右侧壁体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螺旋弹簧,所述套筒和空心筒通过连接管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斌皮银龙程友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瑞冠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