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承载的复合材料连杆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复合材料连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大承载的复合材料连杆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复合材料因其具有的比强度高、重量轻、耐腐蚀等优点,已经应用于工程承载结构,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现有的复合材料连接方式多采用传统的胶接、开孔螺栓连接、胶接/螺栓混合连接。其中,开孔螺栓连接的方式,一般是通过在复合材料件的连接区域开孔,然后用金属螺栓穿孔连接;这种方式会造成该复合材料周边区域的增强纤维断裂、基体树脂的开裂损伤,导致复合材料在连接区域内承载能力削弱。胶接及螺纹/胶接的连接方式,因受胶接处胶层的抗剪性能制约,导致其承载能力受限,因此,如何提高合材料连接的承载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或者可从该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技术而学习。为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大承载的复合材料连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材料连杆,至少一个端部设有倒齿槽;倒齿卡套,其内壁设有与所述倒齿槽相匹配的倒齿,外壁设有外螺纹;连接件,包括筒状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筒状主体端部的连接柄;所述筒状主体的内壁设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承载的复合材料连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材料连杆,至少一个端部设有倒齿槽;倒齿卡套,其内壁设有与所述倒齿槽相匹配的倒齿,外壁设有外螺纹;连接件,包括筒状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筒状主体端部的连接柄;所述筒状主体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承载的复合材料连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材料连杆,至少一个端部设有倒齿槽;倒齿卡套,其内壁设有与所述倒齿槽相匹配的倒齿,外壁设有外螺纹;连接件,包括筒状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筒状主体端部的连接柄;所述筒状主体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承载的复合材料连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倒齿卡套的第一端部沿所述倒齿卡套的轴向向所述倒齿卡套的第二端部延伸;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倒齿卡套的第二端部沿所述倒齿卡套的轴向向所述倒齿卡套的第一端部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大承载的复合材料连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距离所述第二端部的距离为5至20mm;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距离所述第一端部的距离为5至20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大承载的复合材料连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齿卡套上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照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先进复材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