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污水泵或杂质泵的超大无氧铜叶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882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泵配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污水泵或杂质泵的超大无氧铜叶轮,包括圆形支撑底座、第一定位套、叶轮底座,其中,叶轮底座上均匀设置有出水口,定位螺栓、连接圈、加强筋圈、第二定位套、斜面叶片、支撑圈,及设置在支撑圈上的限位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应用于污水泵或杂质泵的超大无氧铜叶轮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一体成型铜叶轮等结构与圆形支撑底座相配合装配使用,其使用寿命长,固定稳定、可靠,无需常检修使用效率高,同时解决了现有叶轮不便安装、维护的问题且尺寸大,适用与传动轴装配使用完成高效的输送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污水泵或杂质泵的超大无氧铜叶轮
本技术属于污水泵或杂质泵等安装配件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污水泵或杂质泵的超大无氧铜叶轮。
技术介绍
污水泵属于离心杂质泵的一种,具有多种形式,如潜水式和干式二种,目前最常用的潜水式为WQ型潜水污水泵,最常见的干式污水泵如W型卧式污水泵和WL型立式污水泵二种,主要用于输送城市污水,粪便或液体中含有纤维,纸屑等固体颗粒的介质,通常被输送介质的温度不大于80℃。杂质泵又称为立式杂质泵,适用于矿山、冶金、电厂等部门输送固、液两相流体之用,用于吸沙泵,抽砂泵,泥沙泵等工矿生产作业中。由于污水泵或杂质泵主要应用于具有腐蚀性气体或液体传输作业中,以及吸沙、抽沙等作业环境中,所以对泵体的构成部件要求较高,不仅能够满足与传动轴相配合使用完成高效的输送作业,也要具有较强的耐磨、耐腐蚀等性能及便于拆卸维护等,但是,现有传统结构设计生产的用于污水泵或杂质泵的叶轮结构,其结构复杂、安装拆卸使用不便捷,同时其长期使用后出现裂痕、且磨损较大、固定不稳定等现象,进而导致使用寿命短(也存在重大的、不可逆的安全隐患),需定期检修,影响其使用工作效率,已不能满足现有污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应用于污水泵或杂质泵的超大无氧铜叶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污水泵或杂质泵的超大无氧铜叶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支撑底座(1),及设置在圆形支撑底座(1)中间的第一定位套(2),及与圆形支撑底座(1)相配合使用的叶轮底座(4),其中,叶轮底座(4)上均匀设置有出水口,及用于连接固定圆形支撑底座(1)和叶轮底座(4)的若干个定位螺栓(5),及设置在叶轮底座(4)上的连接圈(8),及设置在叶轮底座(4)上且位于连接圈(8)内的加强筋圈(9),及位于加强筋圈(9)内的第二定位套(10),及两端分别连接加强筋圈(9)、连接圈(8)的若干个斜面叶片(11),及设置在连接圈(8)上的支撑圈(13),及设置在支撑圈(13)上的限位圈(14);所述叶轮底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污水泵或杂质泵的超大无氧铜叶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支撑底座(1),及设置在圆形支撑底座(1)中间的第一定位套(2),及与圆形支撑底座(1)相配合使用的叶轮底座(4),其中,叶轮底座(4)上均匀设置有出水口,及用于连接固定圆形支撑底座(1)和叶轮底座(4)的若干个定位螺栓(5),及设置在叶轮底座(4)上的连接圈(8),及设置在叶轮底座(4)上且位于连接圈(8)内的加强筋圈(9),及位于加强筋圈(9)内的第二定位套(10),及两端分别连接加强筋圈(9)、连接圈(8)的若干个斜面叶片(11),及设置在连接圈(8)上的支撑圈(13),及设置在支撑圈(13)上的限位圈(14);所述叶轮底座(4)、连接圈(8)、加强筋圈(9)、第二定位套(10)、支撑圈(13)和限位圈(14)为一体成型的铸铜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红金炜
申请(专利权)人:兴化市兴成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