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坠物防护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803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坠物防护棚,包括框架、支撑框架的支撑架及连接框架和支撑架的加强筋;框架的中空架体内设置有橡胶棚,橡胶棚卷在框架的一根柱体内,橡胶棚的两侧卡合在框架边柱的滑槽内,橡胶棚的端面安装有若干卡柱,卡柱对应方向的框架柱体上设置有若干卡孔;框架与墙面对应的侧壁上安装有固定用固定柱。框架的两侧设置有侧棚槽,侧棚槽体内设置有骨架,骨架的一段固定在滑柱上。骨架内卷有侧棚,侧棚的一段套装在侧棚架上。侧棚架与骨架的最大张开角度为90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建筑施工的安全防护工作,防止高空坠物隐患;使处于底面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安全性更好,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A protective shelter for anti falling objects for constr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 falling protection shed for construction, including the frame, the support frame supporting frame and a connecting frame and a support frame reinforcement; hollow frame body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rubber shed, shed rubber roll in a column in the frame, both sides of rubber clamping column in the chute shed the edges of the frame, end rubber shed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ard column, frame column column corresponding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card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lamping holes; the side frame and the corresponding wall is installed on the column fixed by. The sides of the frame are provided with side shed grooves, and a skeleton is arranged in the body of the side shed, and a section of the skeleton is fixed on the slippery column. The skeleton side involute shed, shed a side suit in a side. The maximum opening angle of the side frame and the skeleton is 90 degrees.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for safety protection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prevents hidden troubles in high altitude, so that workers working on the bottom are safer and safer in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坠物防护棚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防护棚,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坠物防护棚。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而随着人口增加等因素,建筑物的高度不断攀升,而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往往存在高空坠物的危险,特别是建筑材料本身重量较大,一旦坠落加上重力加速度,往往会造成较大的危害,而现有的建筑施工过程往往在杜绝高空坠物方面不够重视,也没有相应的防止高空坠物的措施和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现有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坠物防护棚,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坠物防护棚,包括框架、支撑框架的支撑架及连接框架和支撑架的加强筋;框架的中空架体内设置有橡胶棚,橡胶棚卷在框架的一根柱体内,橡胶棚的两侧卡合在框架边柱的滑槽内,橡胶棚的端面安装有若干卡柱,卡柱对应方向的框架柱体上设置有若干卡孔;框架与墙面对应的侧壁上安装有固定用固定柱。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框架的两侧设置有侧棚槽,侧棚槽体内设置有骨架,骨架的一段固定在滑柱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骨架内卷有侧棚,侧棚的一段套装在侧棚架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侧棚架与骨架的最大张开角度为90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为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防坠物防护棚,用于建筑施工的安全防护工作,防止高空坠物隐患;使处于底面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安全性更好,提高施工的安全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体橡胶棚结构示意图;图中:1、框架;2、支撑架;3、加强筋;4、橡胶棚;5、滑槽;6、卡柱;7、卡孔;8、侧棚架;9、侧棚;10、骨架;11、固定柱;12、侧棚槽;13、滑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2,本技术公开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坠物防护棚,包括框架1、支撑框架1的支撑架2及连接框架1和支撑架2的加强筋3;框架1的中空架体内设置有橡胶棚4,橡胶棚4卷在框架1的一根柱体内,橡胶棚4的两侧卡合在框架1边柱的滑槽5内,橡胶棚4的端面安装有若干卡柱6,卡柱6对应方向的框架1柱体上设置有若干卡孔7;框架1与墙面对应的侧壁上安装有固定用固定柱11。框架1的两侧设置有侧棚槽12,侧棚槽12体内设置有骨架10,骨架10的一段固定在滑柱13上。骨架10内卷有侧棚9,侧棚9的一段套装在侧棚架8上。侧棚架8与骨架10的最大张开角度为90度。本技术为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防坠物防护棚,其主要结构是在框架内安装一橡胶棚,棚体可以开闭,完全撑开后的棚体固定在框架内,使用完毕后将其卷入框架内,具体的,在工作时,首先将固定柱固定在墙体预先设定好的位置,固定完毕后,将橡胶棚体从框架内抽出,橡胶棚体沿着滑槽拉出,完全撑开后,将其端面的卡柱插入框架内侧的卡孔内进行固定。上述棚体为主体棚架,在框架的两侧还设置有侧棚,侧棚的作用是增加棚体的防护面积,可针对性的开启,开启过程与卷轴画相似,可以侧棚架从骨架内抽出,侧棚架与骨架之间的承受面为侧棚体,从而增加防护面积。本技术为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防坠物防护棚,用于建筑施工的安全防护工作,防止高空坠物隐患;使处于底面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安全性更好,提高施工的安全性。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坠物防护棚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坠物防护棚,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支撑框架(1)的支撑架(2)及连接框架(1)和支撑架(2)的加强筋(3);框架(1)的中空架体内设置有橡胶棚(4),橡胶棚(4)卷在框架(1)的一根柱体内,橡胶棚(4)的两侧卡合在框架(1)边柱的滑槽(5)内,橡胶棚(4)的端面安装有若干卡柱(6),卡柱(6)对应方向的框架(1)柱体上设置有若干卡孔(7);框架(1)与墙面对应的侧壁上安装有固定用固定柱(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防坠物防护棚,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支撑框架(1)的支撑架(2)及连接框架(1)和支撑架(2)的加强筋(3);框架(1)的中空架体内设置有橡胶棚(4),橡胶棚(4)卷在框架(1)的一根柱体内,橡胶棚(4)的两侧卡合在框架(1)边柱的滑槽(5)内,橡胶棚(4)的端面安装有若干卡柱(6),卡柱(6)对应方向的框架(1)柱体上设置有若干卡孔(7);框架(1)与墙面对应的侧壁上安装有固定用固定柱(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巧利柳荣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