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偏光片及其加工方法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8598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0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偏光片的加工装置,包括冷压对辊、热压对辊、红外灯和柱透镜,冷压对辊与热压对辊平行设置;冷压对辊用于复合TAC膜和PVA膜,热压对辊用于热压复合后的TAC膜和PVA膜,红外灯设置于冷压对辊与热压对辊之间,柱透镜设置于红外灯的出光方向,柱透镜用于将红外灯的光汇集于热压对辊的进料端。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超薄偏光片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1)在PVA膜上下表面冷压复合TAC膜;2)用柱透镜将红外灯的出光汇集于步骤1)得到的复合膜上,热压压延;3)逐级压延减薄,得到超薄偏光片。本加工装置和方法可在低碘析出率、低断膜率的前提下制备厚度为20μm甚至更薄的超薄偏光片。

A super thin polarizer and its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偏光片及其加工方法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功能薄膜
,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柔性显示器件上的超薄偏光片和加工超薄偏光片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显示器件主要产品是TFT-LCD和OLED,这些显示器都需要用到一种光学功能薄膜——偏光片。而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研制柔性显示器件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研制超薄偏光片也就成为了偏光片制造行业的热点项目。为使偏光片超薄化,人们想到了溶致液晶加染料涂布法制造超薄染料偏光片的方法和光控取向制造超薄染料偏光片的方法。但是染料系偏光片的偏振度远低于碘系偏光片的偏振度,因此开发超薄碘系偏光片具有最现实的优势。偏光片生产技术以PVA膜的延伸工艺划分,有干法和湿法两大类。干法是指PVA膜是在具有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的蒸汽环境下进行延伸,早期使用的目的是可以提高工艺的生产效率,使用幅宽较大的PVA膜进行生产而不至于经常断膜。但这种工艺的局限性在于PVA膜在延伸过程中的均匀性受到限制,因此所形成的偏光片原膜的复合张力、色调的均匀性和耐久性不易稳定,因而实际应用较少。湿法是指PVA膜是在一定配比的液体中进行染色、拉伸的工艺方法。这种工艺早期的局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超薄偏光片及其加工方法与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薄偏光片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压对辊、热压对辊、红外灯和柱透镜,所述冷压对辊与所述热压对辊平行设置;所述冷压对辊用于复合TAC膜和PVA膜,所述热压对辊用于热压复合后的TAC膜和PVA膜,所述红外灯设置于所述冷压对辊与热压对辊之间,所述柱透镜设置于所述红外灯的出光方向,所述柱透镜用于将红外灯的光汇集于所述热压对辊的进料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偏光片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压对辊、热压对辊、红外灯和柱透镜,所述冷压对辊与所述热压对辊平行设置;所述冷压对辊用于复合TAC膜和PVA膜,所述热压对辊用于热压复合后的TAC膜和PVA膜,所述红外灯设置于所述冷压对辊与热压对辊之间,所述柱透镜设置于所述红外灯的出光方向,所述柱透镜用于将红外灯的光汇集于所述热压对辊的进料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灯上设有灯罩,所述红外灯的功率为2-3kW。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灯与所述热压对辊的进料端的距离为20-30cm,与进料方向呈40-50°夹角。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移装置,所述位移装置使所述红外灯、柱透镜可相对于所述热压对辊平行位移。5.一种超薄偏光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铁涛孙琴范志新李祖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三利谱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