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绳电动葫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584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0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丝绳电动葫芦,其葫芦罩壳体侧面呈斜坡面设计,并于该坡面上设有卷筒支架,该卷筒支架上设有卷筒轴加强轴,卷筒固定于卷筒轴上,提升电机于卷筒正下方与卷筒平行设置,卷筒支架一侧设有皮带传动箱,葫芦罩壳体内部可拆卸式安装有一返回滑轮,该返回滑轮上设有装配螺钉,葫芦罩壳体于该返回滑轮所在位置的正上方壳上开有长槽孔,葫芦罩壳体内部设有角度中心板,吊钩悬挂于钢丝绳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倾坡面设计能够更好的承受重力,并平衡了倾斜面导致的各方向力流,缩减了机器的体积,使其在龙门架上的移动更加机动灵活,钢丝绳于吊钩两侧的角度调整更加方便,重物提升和空中移动使更为稳定。

A wire rope electric hoi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丝绳电动葫芦
本技术涉及一种起重机械,特别涉及一种钢丝绳电动葫芦。
技术介绍
现有钢丝绳电动葫芦,卷筒里缠绕有钢丝绳,卷筒一端轴向横排装有驱动电机,卷筒的上面轴向位置装有电器控制箱通过电源线连接手电门,所述的电器控制箱的两个侧面装有可以在工字钢或横梁的下面行走的车轮。这种传统结构布局结构不够紧凑,不仅限制了钢丝绳及吊钩的承受重力,而且限制了整机在龙门架上的移动的范围和尺度,另外,传统钢丝绳直接悬挂吊钩的连接方式,不利于吊钩起吊过程中两侧角度的调整,进而会影响重物提升和空中移动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钢丝绳电动葫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钢丝绳电动葫芦包括葫芦罩壳体、卷筒、行走机构、提升电机、行走电机、钢丝绳、吊钩,其中,所述葫芦罩壳体侧面呈斜坡面设计,并于该坡面上设有卷筒支架,该卷筒支架上设有卷筒轴加强轴,其中卷筒轴自由端设有编码器装置,所述卷筒固定于卷筒轴上,所述提升电机于卷筒正下方与卷筒平行设置,所述卷筒支架一侧设有皮带传动箱,提升电机的输出轴于该皮带传动箱内通过皮带连接并驱动卷筒轴进行同步转动,所述葫芦罩壳体内部可拆卸式安装有一返回滑轮,该返回滑轮上设有装配螺钉,葫芦罩壳体于该返回滑轮所在位置的正上方壳上开有长槽孔,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轨道和设置在行走轨道中的行走滑轮,该行走机构设置在葫芦罩壳体下部两侧,葫芦罩壳体内部设有角度中心板,所述钢丝绳缠绕在卷筒上,并越过行走滑轮和返回滑轮,所述吊钩悬挂于钢丝绳上。如此设计,葫芦罩壳体斜坡面设计,能够更好的承受重力,提升电机相对于卷筒纵向平行设置,大大的缩减了机器的体积,使其在龙门架上的移动更加机动灵活,增设可拆卸式返回滑轮并在葫芦罩体上设计拆卸长槽孔,使得钢丝绳于吊钩两侧的角度调整更加方便,使得重物提升和空中移动使更为稳定并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作为优化,所述葫芦罩壳体倾斜侧面的水平倾斜角度为45°,所述角度中心板的水平倾斜角度为45°。如此设计,更好的促进力流。作为优化,所述葫芦罩壳体倾斜侧面的水平倾斜角度为30°,所述角度中心板的水平倾斜角度为45°。如此设计,更好的平衡重物由重力而产生的垂直拉力和重物由行走产生的侧向拉力。本技术一种钢丝绳电动葫芦采用紧凑的部件排放和结构设计,通过葫芦罩壳体斜坡面设计,能够更好的承受重力,提升电机相对于卷筒纵向平行设置,大大的缩减了机器的体积,使其在龙门架上的移动更加机动灵活,引入角度中心板结构,完美平衡了倾斜面导致的各方向力流,增设可拆卸式返回滑轮并在葫芦罩体上设计拆卸长槽孔,使得钢丝绳于吊钩两侧的角度调整更加方便,使得重物提升和空中移动使更为稳定并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钢丝绳电动葫芦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钢丝绳电动葫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吊钩部分的钢丝绳部分未示出);图2是本钢丝绳电动葫芦的俯视视角平面结构示意图(吊钩部分的钢丝绳部分未示出);图3是本钢丝绳电动葫芦的侧视视角平面结构示意图(吊钩部分的钢丝绳部分未示出)。图中:1-葫芦罩壳体、2-卷筒、3-行走机构、301-行走轨道、302-行走滑轮、4-提升电机、5-行走电机、6-钢丝绳、7-吊钩、8-卷筒支架、9-卷筒轴、10-加强轴、11-编码器装置、12-皮带传动箱、13-返回滑轮、14-装配螺钉、15-长槽孔、16-角度中心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如图1至3所示,本钢丝绳电动葫芦包括葫芦罩壳体1、卷筒2、行走机构3、提升电机4、行走电机5、钢丝绳6、吊钩7,其中,所述葫芦罩壳体1侧面呈斜坡面设计,并于该坡面上设有卷筒支架8,该卷筒支架8上设有卷筒轴9加强轴10,其中卷筒轴9自由端设有编码器装置11,所述卷筒2固定于卷筒轴9上,所述提升电机4于卷筒2正下方与卷筒2平行设置,所述卷筒支架8一侧设有皮带传动箱12,提升电机4的输出轴于该皮带传动箱12内通过皮带连接并驱动卷筒轴9进行同步转动,所述葫芦罩壳体1内部可拆卸式安装有一返回滑轮13,该返回滑轮13上设有装配螺钉14,葫芦罩壳体1于该返回滑轮13所在位置的正上方壳上开有长槽孔15,所述行走机构3包括行走轨道301和设置在行走轨道301中的行走滑轮302,该行走机构3设置在葫芦罩壳体1下部两侧,葫芦罩壳体1内部设有角度中心板16,所述钢丝绳6缠绕在卷筒2上,并越过行走滑轮和返回滑轮,所述吊钩7悬挂于钢丝绳6上。所述葫芦罩壳体1倾斜侧面的水平倾斜角度为45°,所述角度中心板16的水平倾斜角度为45°。实施方式2:本钢丝绳电动葫芦包括葫芦罩壳体1、卷筒2、行走机构3、提升电机4、行走电机5、钢丝绳6、吊钩7,其中,所述葫芦罩壳体1侧面呈斜坡面设计,并于该坡面上设有卷筒支架8,该卷筒支架8上设有卷筒轴9加强轴10,其中卷筒轴9自由端设有编码器装置11,所述卷筒2固定于卷筒轴9上,所述提升电机4于卷筒2正下方与卷筒2平行设置,所述卷筒支架8一侧设有皮带传动箱12,提升电机4的输出轴于该皮带传动箱12内通过皮带连接并驱动卷筒轴9进行同步转动,所述葫芦罩壳体1内部可拆卸式安装有一返回滑轮13,该返回滑轮13上设有装配螺钉14,葫芦罩壳体1于该返回滑轮13所在位置的正上方壳上开有长槽孔15,所述行走机构3包括行走轨道301和设置在行走轨道301中的行走滑轮302,该行走机构3设置在葫芦罩壳体1下部两侧,葫芦罩壳体1内部设有角度中心板16,所述钢丝绳6缠绕在卷筒2上,并越过行走滑轮和返回滑轮,所述吊钩7悬挂于钢丝绳6上。所述葫芦罩壳体1倾斜侧面的水平倾斜角度为30°,所述角度中心板16的水平倾斜角度为45°。上述实施方式旨在举例说明本技术可为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实现或使用,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故本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符合本权利要求书或说明书描述,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创造性特点的方法、工艺、产品,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钢丝绳电动葫芦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丝绳电动葫芦,其特征是:包括葫芦罩壳体(1)、卷筒(2)、行走机构(3)、提升电机(4)、行走电机(5)、钢丝绳(6)、吊钩(7),其中,所述葫芦罩壳体(1)侧面呈斜坡面设计,并于该坡面上设有卷筒支架(8),该卷筒支架(8)上设有卷筒轴(9)加强轴(10),其中卷筒轴(9)自由端设有编码器装置(11),所述卷筒(2)固定于卷筒轴(9)上,所述提升电机(4)于卷筒(2)正下方与卷筒(2)平行设置,所述卷筒支架(8)一侧设有皮带传动箱(12),提升电机(4)的输出轴于该皮带传动箱(12)内通过皮带连接并驱动卷筒轴(9)进行同步转动,所述葫芦罩壳体(1)内部可拆卸式安装有一返回滑轮(13),该返回滑轮(13)上设有装配螺钉(14),葫芦罩壳体(1)于该返回滑轮(13)所在位置的正上方壳上开有长槽孔(15),所述行走机构(3)包括行走轨道(301)和设置在行走轨道(301)中的行走滑轮(302),该行走机构(3)设置在葫芦罩壳体(1)下部两侧,葫芦罩壳体(1)内部设有角度中心板(16),所述钢丝绳(6)缠绕在卷筒(2)上,并越过行走滑轮和返回滑轮,所述吊钩(7)悬挂于钢丝绳(6)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绳电动葫芦,其特征是:包括葫芦罩壳体(1)、卷筒(2)、行走机构(3)、提升电机(4)、行走电机(5)、钢丝绳(6)、吊钩(7),其中,所述葫芦罩壳体(1)侧面呈斜坡面设计,并于该坡面上设有卷筒支架(8),该卷筒支架(8)上设有卷筒轴(9)加强轴(10),其中卷筒轴(9)自由端设有编码器装置(11),所述卷筒(2)固定于卷筒轴(9)上,所述提升电机(4)于卷筒(2)正下方与卷筒(2)平行设置,所述卷筒支架(8)一侧设有皮带传动箱(12),提升电机(4)的输出轴于该皮带传动箱(12)内通过皮带连接并驱动卷筒轴(9)进行同步转动,所述葫芦罩壳体(1)内部可拆卸式安装有一返回滑轮(13),该返回滑轮(13)上设有装配螺钉(14),葫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博斯蒂夫·乐苏伟彭畅黄维唯
申请(专利权)人:沃尔肯起重机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