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内部保护膜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易定位保护膜结构,膜体包括连接于台纸的粘合层和装设于粘合层的膜层,所述膜层设置有第一膜块部、第二膜块部和将第一膜块部与第二膜块部连成一体的连接部,所述粘合层设置有第一粘合部、第二粘合部和第三粘合部,第一粘合部连接于第一膜块部,第二粘合部连接于第二膜块部,第三粘合部连接于连接部,所述第一膜块部开设有第一孔槽,第二膜块部开设有第二孔槽,在厂家批量生产过程中只需简易对位并可降低废品率,其中公开的参数值范围内为最佳效果。
A kind of easy positioning protection membran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定位保护膜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内部保护膜
,尤其是指一种易定位保护膜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触摸式电子产品的日益更新,大屏幕的电子产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睐,由于使用者在各种场合均具有使用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的可能性,例如需要在浴室、游泳池里、海边、雨中等随时随地使用电子产品,因此,消费者对于防水、防刮等电子产品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同时促进了各种保护膜类型的发展,厂家在大批量生产小型保护膜时常会出现贴合错位问题,导致后面工序难以正常运行,废品率难以控制,装设高端对位设备价格过于高昂厂家难以承受,贴合错位问题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改进膜体的粘合结构,实现简易定位降低废品率的易定位保护膜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定位保护膜结构,包括台纸和布置于台纸上侧面的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膜体包括连接于台纸的粘合层和装设于粘合层的膜层,所述膜层设置有第一膜块部、第二膜块部和将第一膜块部与第二膜块部连成一体的连接部,所述粘合层设置有第一粘合部、第二粘合部和第三粘合部,第一粘合部连接于第一膜块部,第二粘合部连接于第二膜块部,第三粘合部连接于连接部,所述第一膜块部开设有第一孔槽,第二膜块部开设有第二孔槽。优选的,所述第一膜块部侧边与第一粘合部的侧边垂直对齐,所述第二膜块部侧边与第二粘合部的侧边垂直对齐。优选的,所述连接部设置有第一阶梯面,第三粘合部设置有第二阶梯面,第一阶梯面与第二阶梯面垂直对齐。优选的,所述第一孔槽与第一粘合部的水平距离为4.12~4.46毫米。优选的,所述粘合层的厚度为0.02~0.08毫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易定位保护膜结构,厂家按要求生产大批量保护膜供给商家时,必定需要通过各种防护层把保护膜包裹,这种包裹结构与方法各路厂家各不相同,但是在权衡生产成本与保护质量之间要把握的很好,需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及生产经验的结合才能实现,本技术公开的保护膜结构,在厂家批量生产过程中只需简易对位并可降低废品率,其中公开的参数值范围内为最佳效果,粘合层的分开设计不使用整体覆盖设计减少整体成本,且分开设计后各膜块部与粘合部的侧边均垂直对齐,便于观察贴合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膜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粘合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易定位保护膜结构,包括台纸1和布置于台纸1上侧面的膜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膜体2包括连接于台纸1的粘合层3和装设于粘合层3的膜层4,所述膜层4设置有第一膜块部41、第二膜块部42和将第一膜块部41与第二膜块部42连成一体的连接部43,所述粘合层3设置有第一粘合部31、第二粘合部32和第三粘合部33,第一粘合部31连接于第一膜块部41,第二粘合部32连接于第二膜块部42,第三粘合部33连接于连接部43,所述第一膜块部41开设有第一孔槽5,第二膜块部42开设有第二孔槽6。本实施例的易定位保护膜结构,厂家按要求生产大批量保护膜供给商家时,必定需要通过各种防护层把保护膜包裹,这种包裹结构与方法各路厂家各不相同,但是在权衡生产成本与保护质量之间要把握的很好,需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及生产经验的结合才能实现,本技术公开的保护膜结构,在厂家批量生产过程中只需简易对位并可降低废品率,其中公开的参数值范围内为最佳效果,粘合层3的分开设计不使用整体覆盖设计减少整体成本,且分开设计后各膜块部与粘合部的侧边均垂直对齐,便于观察贴合情况。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膜块部41侧边与第一粘合部31的侧边垂直对齐,所述第二膜块部42侧边与第二粘合部32的侧边垂直对齐,对齐设计便于观察贴合情况。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43设置有第一阶梯面44,第三粘合部33设置有第二阶梯面34,第一阶梯面44与第二阶梯面34垂直对齐,阶梯面设计便于看出贴合后是否有突出情况。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孔槽5与第一粘合部31的水平距离为4.12~4.46毫米,孔槽设计便于后续工作的进行。本实施例中,所述粘合层3的厚度为0.02~0.08毫米,厚度极薄设计降低整体厚度。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描述中,“数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定位保护膜结构,包括台纸(1)和布置于台纸(1)上侧面的膜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膜体(2)包括连接于台纸(1)的粘合层(3)和装设于粘合层(3)的膜层(4),所述膜层(4)设置有第一膜块部(41)、第二膜块部(42)和将第一膜块部(41)与第二膜块部(42)连成一体的连接部(43),所述粘合层(3)设置有第一粘合部(31)、第二粘合部(32)和第三粘合部(33),第一粘合部(31)连接于第一膜块部(41),第二粘合部(32)连接于第二膜块部(42),第三粘合部(33)连接于连接部(43),所述第一膜块部(41)开设有第一孔槽(5),第二膜块部(42)开设有第二孔槽(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定位保护膜结构,包括台纸(1)和布置于台纸(1)上侧面的膜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膜体(2)包括连接于台纸(1)的粘合层(3)和装设于粘合层(3)的膜层(4),所述膜层(4)设置有第一膜块部(41)、第二膜块部(42)和将第一膜块部(41)与第二膜块部(42)连成一体的连接部(43),所述粘合层(3)设置有第一粘合部(31)、第二粘合部(32)和第三粘合部(33),第一粘合部(31)连接于第一膜块部(41),第二粘合部(32)连接于第二膜块部(42),第三粘合部(33)连接于连接部(43),所述第一膜块部(41)开设有第一孔槽(5),第二膜块部(42)开设有第二孔槽(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天赐,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奥得时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