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翼开启厢式车的上纵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8391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02:52
一种用于翼开启厢式车的上纵梁装置,包含有具有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12)的主纵梁(1),在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12)的一个端面的连接缝隙间设置有间隔式的焊接层体并且在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12)的另一个端面的连接缝隙间设置有连续式的焊接层体,通过在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12)的间隔式的焊接层体吸收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12)的另一个端面的连续式的焊接层体产生的焊接变形,从而使主纵梁(1)产生拱形,不再使用单管的主纵梁(1),因此满足了上纵梁下垂弯曲的变形量的需要,提高了侧翼板开闭的可靠性能。

Upper longitudinal beam device for wing wing v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翼开启厢式车的上纵梁装置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上纵梁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翼开启厢式车的上纵梁装置。二、
技术介绍
翼开启厢式车又称翼展车,双翼车,飞翼车,两翼车等,是普通厢式车的改进,通过液压动力装置,能开启车厢两侧翼板及双后门的专用车辆,由于其具有装卸速度快,效率高,可侧面上卸货的技术效果,是重要的运输工具,翼开启厢式车的上纵梁装置承载车厢两侧翼板,因此用于翼开启厢式车的上纵梁装置是一种重要的汽车部件,在现有的用于翼开启厢式车的上纵梁装置中,翼开启厢式车两侧翼打开后,侧翼板所有重量全部由上纵梁铰链承担,上纵梁铰链只在两端设有支点中部无支点,长厢体支点跨距在12m以上,由于上纵梁铰链自身和两侧翼重量很容易使上纵梁下垂弯曲,汽车在颠簸路况行使加重上纵梁铰链的下垂,会导致侧翼板与其连接件发生干涉无法正常开启。基于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技术的申请技术方案。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客体是一种用于翼开启厢式车的上纵梁装置,本技术的客体是一种用于翼开启厢式车的上纵梁装置的制作方法。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翼开启厢式车的上纵梁装置,因此满足了上纵梁下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翼开启厢式车的上纵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翼开启厢式车的上纵梁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12)的主纵梁(1),在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12)的一个端面的连接缝隙间设置有间隔式的焊接层体并且在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12)的另一个端面的连接缝隙间设置有连续式的焊接层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翼开启厢式车的上纵梁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12)的主纵梁(1),在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12)的一个端面的连接缝隙间设置有间隔式的焊接层体并且在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12)的另一个端面的连接缝隙间设置有连续式的焊接层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翼开启厢式车的上纵梁装置,其特征是:按照由焊接应力产生拱形变形的方式集中主纵梁(1)的技术特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翼开启厢式车的上纵梁装置,其特征是:还包含有串通梁(2)、固定座(3)和铰链(4),固定座(3)设置在主纵梁(1)上并且固定座(3)设置为与主纵梁(1)联接,铰链(4)设置为与固定座(3)联接并且串通梁(2)设置为与铰链(4)联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翼开启厢式车的上纵梁装置,其特征是: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12)设置为呈并列排列分布,在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12)的上端端面的连接缝隙间设置有间隔式的焊接层体并且固定座(3)设置为覆盖在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12)的上端端面的焊接层体上,在在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12)的下端端面的连接缝隙间设置有连续式的焊接层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翼开启厢式车的上纵梁装置,其特征是:第一管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祥涛张兆状张斌贾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泰安五岳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