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输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输机器人,属于机器人
技术介绍
在自然灾难中很多救援物资由于道路受限难于运抵灾区,传统的轮式、履带式救援物资运输机器人在不平坦的地面工作时,会大增加其能耗,而在松软地面或者严重崎岖不平的地形上行进时,它们就举步维艰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输机器人,能有效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模仿人体腿部各关节自由度分部情况设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不仅可以在狭窄的空间中工作,还能够跨越障碍、上下台阶、甚至可以在严重崎岖不平的路面上运输救援物资,为灾区救援争取宝贵的时间。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运输机器人,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太阳能电池板支撑立柱、物资存储仓6、机器人躯干7、控制模块8、蓄电池一9、蓄电池二10、上位机26、第一机械腿、第二机械腿、第三机械腿、第四机械腿、第五机械腿、第六机械腿、探照灯组件;所述机器人躯干7为长方形板,所述物资存储仓6位于机器人躯干7上端后部位置;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1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板支撑立柱上端,太阳能电池板支撑立柱安装在物资存储仓6上端,探照灯组件安装在机器人躯干7的四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太阳能电池板支撑立柱、物资存储仓(6)、机器人躯干(7)、控制模块(8)、蓄电池一(9)、蓄电池二(10)、上位机(26)、第一机械腿、第二机械腿、第三机械腿、第四机械腿、第五机械腿、第六机械腿、探照灯组件;所述机器人躯干(7)为长方形板,所述物资存储仓(6)位于机器人躯干(7)上端后部位置;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1)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板支撑立柱上端,太阳能电池板支撑立柱安装在物资存储仓(6)上端,探照灯组件安装在机器人躯干(7)的四周,所述蓄电池一(9)位于机器人躯干(7)上端前部左边位置,蓄电池二(10)位于机器人躯干(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太阳能电池板支撑立柱、物资存储仓(6)、机器人躯干(7)、控制模块(8)、蓄电池一(9)、蓄电池二(10)、上位机(26)、第一机械腿、第二机械腿、第三机械腿、第四机械腿、第五机械腿、第六机械腿、探照灯组件;所述机器人躯干(7)为长方形板,所述物资存储仓(6)位于机器人躯干(7)上端后部位置;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1)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板支撑立柱上端,太阳能电池板支撑立柱安装在物资存储仓(6)上端,探照灯组件安装在机器人躯干(7)的四周,所述蓄电池一(9)位于机器人躯干(7)上端前部左边位置,蓄电池二(10)位于机器人躯干(7)上端前部右边位置,蓄电池一(9)的负极与蓄电池二(10)的正极连接;所述控制模块(8)位于物资存储仓(6)与蓄电池一(9)、蓄电池二(10)的中间位置;所述控制模块(8)包括:无线串口通信器(27)、程序处理器(28)、太阳能电池板电压稳定器(29),无线串口通信器(27)的信号输入端与上位机(26)连接,无线串口通信器(27)的信号输出端与程序处理器(28)信号输入端连接,太阳能电池板电压稳定器(29)电源输入端与太阳能电池板(1)电源输出端连接,太阳能电池板电压稳定器(29)电源输出端分别与蓄电池一(9)、蓄电池二(10)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一机械腿、第二机械腿、第三机械腿、第四机械腿、第五机械腿、第六机械腿安装在机器人躯干(7)下部,第一机械腿、第二机械腿、第三机械腿、第四机械腿、第五机械腿、第六机械腿均包括与程序处理器(28)连接的伺服电机,蓄电池一(9)和蓄电池二(10)为探照灯组件及第一机械腿、第二机械腿、第三机械腿、第四机械腿、第五机械腿、第六机械腿内部的伺服电机供电,探照灯组件与上位机(2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支撑立柱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支撑立柱一(2)、太阳能电池板支撑立柱二(3)、太阳能电池板支撑立柱三(4)、太阳能电池板支撑立柱四(5);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支撑立柱一(2)上端与太阳能电池板(1)前端下部左边固定,支太阳能电池板支撑立柱一(2)下端与物资存储仓(6)前端上部左边固定;太阳能电池板支撑立柱二(3)上端与太阳能电池板(1)前端下部右边固定,太阳能电池板支撑立柱二(3)下端与物资存储仓(6)前端上部右边固定;太阳能电池板支撑立柱三(4)上端与太阳能电池板(1)后端下部左边固定,太阳能电池板支撑立柱三(4)下端与物资存储仓(6)后端上部左边固定;太阳能电池板支撑立柱四(5)上端与太阳能电池板(1)后端下部右边固定,太阳能电池板支撑立柱四(5)下端与物资存储仓(6)后端上部右边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照灯组件包括与上位机(26)连接的探照灯一(11)、探照灯二(12)、探照灯三(13)、探照灯四(14)、探照灯五(15)、探照灯六(16),所述的探照灯一(11)位于机器人躯干(7)前端左部,探照灯二(12)位于机器人躯干(7)前端右部,探照灯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楠,孙亚军,和婷,番绍生,陈光林,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