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的旋风组合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7783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3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烟尘的旋风组合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旋风分离组件,包括第一旋风筒和第一排出筒,第一旋风筒具有第一内腔,第一排出筒的入口端位于该第一内腔下部,第一排出筒的出口端位于该第一内腔的上部外侧,第一旋风筒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导出高含尘烟气的烟尘导出口;第二旋风分离组件,包括第二旋风筒和第二排出筒,第二旋风筒具有第二内腔,第二旋风筒的入口与烟尘导出口连接,第二旋风筒的下部设置有积尘排出口,第二排出筒的入口端位于该第二内腔下部,第二排出筒的出口端位于该第二内腔的上部外侧并与第一排出筒的出口端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烟尘的旋风组合分离装置能够提高烟尘的净化效率,避免二次扬尘。

A whirlwind combined separation device for smoke and dus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mbination of a cyclone dust separation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cyclone assembly includes a first cyclone and the first discharge tube, the first cyclone has a first cavity, a first discharge tube entrance end is located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first, the first discharge outlet end of the upper portion of the outer tube is placed in the first chamber, the lower part of the first cyclone is arranged to derive high dust smoke flue gas inlet; second cyclone separation components, including second cyclone and second discharge tube, second cyclone with second cavity, second cyclone inlet and the smoke vent connection, the lower second cyclone dust outlet is arranged, second discharge tube the entrance is located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inner cavity of second, second from the upper end of the outer side of the cylinder outlet located in the second chamber and outlet and a first discharge end of the guide tube Pas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 that the cyclone separation and separation device of smoke and dust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improve the purifying efficiency of the smoke and dust and avoid the two time of dust emi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烟尘的旋风组合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体除尘设备
,具体是一种烟尘的旋风组合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气体除尘系统中,旋风分离器作为离心分离技术的一种有效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优点在于技术成熟、处理流量大、高温适应性强、阻力小、维护工作少,但也存在分割粒径大、二次扬尘多、分离效率有限等缺点。转炉炼钢时要产生大量的高温的烟气和粉尘,高温的烟气和粉尘经过烟道降温后导入除尘系统。转炉炼钢的高温的烟气和粉尘都有巨大的价值,但烟气的燃爆特性、粉尘的高温磨损等因素阻碍着价值的回收,现有技术中,仅采用常规旋风分离器对高温的烟气和粉尘进行分离除尘,容易导致分离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烟尘的旋风组合分离装置,以达到提高烟尘分离效果的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烟尘的旋风组合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旋风分离组件,包括第一旋风筒和第一排出筒,第一旋风筒具有第一内腔,第一排出筒的入口端位于该第一内腔下部,第一排出筒的出口端位于该第一内腔的上部外侧,第一旋风筒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导出高含尘烟气的烟尘导出口;第二旋风分离组件,包括第二旋风筒和第二排出筒,第二旋风筒具有第二内腔,第二旋风筒的入口与烟尘导出口连接,第二旋风筒的下部设置有积尘排出口,第二排出筒的入口端位于该第二内腔下部,第二排出筒的出口端位于该第二内腔的上部外侧并与第一排出筒的出口端导通。进一步地,第一旋风筒的下部设置有多个烟尘导出口,每个烟尘导出口均对应与一个该第二旋风分离组件连接。进一步地,第一排出筒的入口为设置在第一排出筒下端外周壁上的多个纵缝,多个纵缝沿第一排出筒的外周壁间隔均布。进一步地,每个纵缝的长度方向均与该纵缝对应处的气流方向垂直。进一步地,第一排出筒的出口端设置有用于调节流量的调节装置。进一步地,第一旋风筒的下部筒壁上设置有烟尘导出口,该烟尘导出口的延伸方向与该烟尘导出口对应处的气流方向一致。进一步地,第二旋风筒的下部为锥状结构,沿竖直方向向下,该锥状结构的直径逐渐减小,积尘排出口设置在该锥状结构的锥顶。进一步地,该烟尘的旋风组合分离装置还包括第一汇流管路和第二汇流管路,第一汇流管路的一端与第一排出筒的出口端连接,第二汇流管路的一端与第二排出筒的出口端连接。进一步地,第一汇流管路另一端与第二汇流管路的另一端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烟尘的旋风组合分离装置能够提高烟尘的净化效率,避免二次扬尘。并且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烟尘的旋风组合分离装置具有处理流量大、高温适应性强、阻力小、维护工作少等优点,能够充分利用转炉炼钢的高温的烟气和粉尘的巨大的价值。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烟尘的旋风组合分离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烟尘的旋风组合分离装置实施例中第一旋风分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烟尘的旋风组合分离装置实施例中第二旋风分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中附图标记:11、第一旋风筒;12、第一排出筒;121、纵缝;13、烟尘导出口;14、调节装置;21、第二旋风筒;22、第二排出筒;23、积尘排出口;31、第一汇流管路;32、第二汇流管路。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烟尘的旋风组合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旋风分离组件和第二旋风分离组件。第一旋风分离组件包括第一旋风筒11和第一排出筒12,第一旋风筒11具有第一内腔,第一排出筒12的入口端位于该第一内腔下部,第一排出筒12的出口端位于该第一内腔的上部外侧,第一旋风筒11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导出高含尘烟气的烟尘导出口13。第二旋风分离组件包括第二旋风筒21和第二排出筒22,第二旋风筒21具有第二内腔,第二旋风筒21的入口与烟尘导出口13连接,第二旋风筒21的下部设置有积尘排出口23,第二排出筒22的入口端位于该第二内腔下部,第二排出筒22的出口端位于该第二内腔的上部外侧并与第一排出筒12的出口端导通。设置第一旋风分离组件和第二旋风分离组件,可以通过第一旋风分离组件引导含尘气流做旋流运动,利用离心力使粉尘逐渐集中于旋流的外侧,而内侧的相对洁净的气流在旋流过程中切向进入第一排出筒12排出,高含尘气流则进入到第二旋风分离组件中进一步进行分离,分离后的低含尘气流通过第二排出筒22排出,粉尘则通过积尘排出口23排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烟尘的旋风组合分离装置能够提高烟尘的净化效率,避免二次扬尘。并且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烟尘的旋风组合分离装置具有处理流量大、高温适应性强、阻力小、维护工作少等优点,能够充分利用转炉炼钢的高温的烟气和粉尘的巨大的价值。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旋风分离组件为现有技术,该第二旋风筒21的下部为锥状结构,沿竖直方向向下,该锥状结构的直径逐渐减小,积尘排出口23设置在该锥状结构的锥顶,收集的粉尘可以从该积尘排出口23排出。该烟尘的旋风组合分离装置还包括第一汇流管路31和第二汇流管路32,第一汇流管路31的一端与第一排出筒12的出口端连接,第二汇流管路32的一端与第二排出筒22的出口端连接。第一汇流管路31另一端与第二汇流管路32的另一端连接。设置第一汇流管路31和第二汇流管路32,可以将第一排出筒12排出的低含尘烟气与第二排出筒22排出的低含尘烟气合并排出。优选地,第一旋风筒11的下部设置有多个烟尘导出口13,每个烟尘导出口13均对应与一个该第二旋风分离组件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二旋风分离组件为多个,可以有效增加烟尘的旋风组合分离装置的处理流量和处理效率,以达到快速处理烟尘的目的。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排出筒12的入口为设置在第一排出筒12下端外周壁上的多个纵缝121,多个纵缝121沿第一排出筒12的外周壁间隔均布。每个纵缝121的长度方向均与该纵缝121对应处的气流方向垂直。其中,该纵缝的长度方向为图1中沿第一排出筒12的外壁对应处的长度方向。由于烟气气流在第一旋风筒11内的运动是旋转并向下的,旋转并向下的烟气气流的流向与第一旋风筒11的轴向不是90度,当调整纵缝121的布置使之与烟气气流方向垂直时,烟气气流进入纵缝121的气流的阻损为最小。当然根据不同需要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对纵缝121进行布置,并不限于上述垂直一种方式,例如该纵缝121的延伸方向可以与第一旋风筒11的轴向平行,或者按照阻损最小原则(现有技术的常规手段)将该纵缝12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旋风筒11的轴向适当偏转,凡是可以将阻损降低至合理范围内的布置方式均应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优选地,第一排出筒12的出口端设置有用于调节流量的调节装置14(调节装置14本身为现有技术)。调节装置14类似于阀门,可以通过改变气流的通过性能达到改变通过气流流量的目的。第一旋风分离组件中气流的流道有第一排出筒12和烟尘导出口13两路。调节装置14在第一排出筒12上,通过调节装置14的流量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烟尘的旋风组合分离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烟尘的旋风组合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旋风分离组件,包括第一旋风筒(11)和第一排出筒(12),第一旋风筒(11)具有第一内腔,第一排出筒(12)的入口端位于该第一内腔下部,第一排出筒(12)的出口端位于该第一内腔的上部外侧,第一旋风筒(11)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导出高含尘烟气的烟尘导出口(13);第二旋风分离组件,包括第二旋风筒(21)和第二排出筒(22),第二旋风筒(21)具有第二内腔,第二旋风筒(21)的入口与烟尘导出口(13)连接,第二旋风筒(21)的下部设置有积尘排出口(23),第二排出筒(22)的入口端位于该第二内腔下部,第二排出筒(22)的出口端位于该第二内腔的上部外侧并与第一排出筒(12)的出口端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尘的旋风组合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旋风分离组件,包括第一旋风筒(11)和第一排出筒(12),第一旋风筒(11)具有第一内腔,第一排出筒(12)的入口端位于该第一内腔下部,第一排出筒(12)的出口端位于该第一内腔的上部外侧,第一旋风筒(11)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导出高含尘烟气的烟尘导出口(13);第二旋风分离组件,包括第二旋风筒(21)和第二排出筒(22),第二旋风筒(21)具有第二内腔,第二旋风筒(21)的入口与烟尘导出口(13)连接,第二旋风筒(21)的下部设置有积尘排出口(23),第二排出筒(22)的入口端位于该第二内腔下部,第二排出筒(22)的出口端位于该第二内腔的上部外侧并与第一排出筒(12)的出口端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尘的旋风组合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旋风筒(11)的下部设置有多个烟尘导出口(13),每个烟尘导出口(13)均对应与一个该第二旋风分离组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烟尘的旋风组合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排出筒(12)的入口为设置在第一排出筒(12)下端外周壁上的多个纵缝(121),多个纵缝(121)沿第一排出筒(12)的外周壁间隔均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源满王林杨明华赵飞翔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诚科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