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鼠解剖实验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7669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3 0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白鼠解剖实验板,属于动物实验用具技术领域。所述的底板为顶面呈脊型的板体,底板顶部四周设有四个竖直向上的立柱,底板顶部开有U型导流槽,底板顶部U型导流槽底端开有与U型导流槽连通的集液槽,所述的皮筋为一次性橡胶皮筋,所述的皮筋缠绕固定小鼠四肢后套在立柱上。该小白鼠解剖实验板解决了现有小鼠解剖板清洗和固定难的问题,整体无边角细缝,固定的皮筋为一次性,降低清洗难度,提高清洗消毒效率。顶部采用脊型设计,设有导流槽,保证操作环节的卫生。皮筋拴住小鼠四肢后直接挂在立柱上,提高小鼠固定效率,降低操作难度,制作简单,制作成本低廉。

Anatomic experimental plate of m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白鼠解剖实验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白鼠解剖实验板,属于动物实验用具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小鼠解剖板设计相对复杂,使用会有一定的难度,会降低操作者固定小鼠的速度,从而影响了整个小鼠解剖的实验速度,并且现有解剖板上设有一定的滑槽,反而容易造成清洗上的困难,也无法保证实验的卫生,在需要大量解剖小鼠的实验中,如果不能简便、快速的清洗解剖板,既会影响实验速度,又会造成前一只小鼠的血液或其他杂物对后一只小鼠的沾污,影响了实验数据的真实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白鼠解剖实验板,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小鼠固定难度,降低实验污染,易拆卸,易消毒清洗,制作成本低。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白鼠解剖实验板,包括底板、立柱和皮筋,所述的底板为顶面呈脊型的板体,底板顶部四周设有四个竖直向上的立柱,底板顶部开有U型导流槽,底板顶部U型导流槽底端开有与U型导流槽连通的集液槽,所述的皮筋为一次性橡胶皮筋,所述的皮筋缠绕固定小鼠四肢后套在立柱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现有小鼠解剖板清洗和固定难的问题,整体无边角细缝,固定的皮筋为一次性,降低清洗难度,提高清洗消毒效率。顶部采用脊型设计,设有导流槽,保证操作环节的卫生。皮筋拴住小鼠四肢后直接挂在立柱上,提高小鼠固定效率,降低操作难度,制作简单,制作成本低廉。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标号:1、底板,2、立柱,3、皮筋,4、集液槽,5、U型导流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小白鼠解剖实验板,包括底板1、立柱2和皮筋3,所述的底板1为顶面呈脊型的板体,底板1顶部四周设有四个竖直向上的立柱2,底板1顶部开有U型导流槽5,底板1顶部U型导流槽5底端开有与U型导流槽5连通的集液槽4,所述的皮筋3为一次性橡胶皮筋,所述的皮筋3缠绕固定小鼠四肢后套在立柱2上。使用时,将小鼠四肢上栓上皮筋3,将皮筋3分别套在四根立柱2上,小鼠被固定在底板1上方,小鼠所在位置位于底部1顶部脊梁处,解剖过程中的残留液能顺着底板1顶部脊梁处向两侧流动,流入U型导流槽5,残留液从U型导流槽5流入集液槽4。清洗时,将一次性的皮筋3扔掉更换即可,将底板1上集液槽4内的残留液倒掉即可,将底板1清洗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小白鼠解剖实验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白鼠解剖实验板,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底板(1)为顶面呈脊型的板体,底板(1)顶部四周设有四个竖直向上的立柱(2),底板(1)顶部开有U型导流槽(5),底板(1)顶部U型导流槽(5)底端开有与U型导流槽(5)连通的集液槽(4),皮筋(3)缠绕固定小鼠四肢后套在立柱(2)上,所述的皮筋(3)为一次性橡胶皮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白鼠解剖实验板,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底板(1)为顶面呈脊型的板体,底板(1)顶部四周设有四个竖直向上的立柱(2),底板(1)顶部开有U型导流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丽波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