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理解剖实验的动物固定装置,包括支腿,所述支腿为四条,支腿上方固定连接有面板,面板中部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两侧对称开设有限位螺纹孔,所述限位螺纹孔内部均套设有限位杆,限位杆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限位螺纹孔外侧螺纹连接有顶杆;所述限位杆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转杆,转杆前后左右对称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内均套设有限位块,左侧限位块均连接有外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将动物的四肢紧紧固定在装置上,此外小动物在进行解剖时经常需要将动物进行翻面,传统固定装置在固定后翻转动物就变得比较困难,本装置在解剖同时翻转也轻松,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理解剖实验的动物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生理解剖实验的动物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解剖学是一门较古老的科学,早在史前时期,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如狩猎、屠宰畜类和战争负伤等,即已对动物和人体的外形与内部构造有一定的认识,在石器时代的人居洞穴的壁上即留有很多粗浅的解剖图画,古中国和古埃及即已有尸体防腐知识,几千年前留下来的木乃伊还是研究古代历史的宝贵财富。解剖时医学的一个重要部分,集剖能增进人们对动物的认识,从而对症下药,给予医治,为此中国专利(授权公告:CN204274711U)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式解剖固定架,虽说该固定架可调节角度,但是解剖时动物固定最难解决的时动物翻转问题,该装置并没有解决,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用于生理解剖实验的动物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理解剖实验的动物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理解剖实验的动物固定装置,包括支腿,所述支腿为四条,支腿上方固定连接有面板,面板中部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两侧对称开设有限位螺纹孔,所述限位螺纹孔内部均套设有限位杆,限位杆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限位螺纹孔外侧螺纹连接有顶杆;所述限位杆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转杆,转杆前后左右对称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内均套设有限位块,左侧限位块均连接有外板,右侧限位块均连接有内板,所述内板均套设于外板中,外板左端与内板右端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与限位螺纹孔相垂直,所述限位槽内均套设有限位滑块,限位滑块上方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内侧军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侧套接有扎带。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杆外侧固定连接有旋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扎带由塑料制成。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腿下方军固定连接有滚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矩形孔长为120cm,所述矩形孔宽为60cm。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轴承为深沟球轴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将动物的四肢紧紧固定在装置上,此外小动物在进行解剖时经常需要将动物进行翻面,传统固定装置在固定后翻转动物就变得比较困难,本装置在解剖同时翻转也轻松,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用于生理解剖实验的动物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用于生理解剖实验的动物固定装置中A-A处剖视图。图中:1-支腿、2-面板、3-限位螺纹孔、4-限位杆、5-弹簧、6-顶杆、7-转杆、8-限位孔、9-内板、10-外板、11-转动轴承、12-固定环、13-扎带、14-限位槽、15-限位滑块、16-限位块、17-矩形孔、18-滚轮、19-旋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2,一种用于生理解剖实验的动物固定装置,包括支腿1,所述支腿1为四条,支腿1上方固定连接有面板2,面板2中部开设有矩形孔17,所述矩形孔17两侧对称开设有限位螺纹孔3,所述限位螺纹孔3内部均套设有限位杆4,限位杆4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5,所述限位螺纹孔3外侧螺纹连接有顶杆6;所述限位杆4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转杆7,转杆7前后左右对称开设有限位孔8,限位孔8内均套设有限位块16,左侧限位块16均连接有外板10,右侧限位块16均连接有内板9,所述内板9均套设于外板10中,外板10左端与内板9右端开设有限位槽14,限位槽14与限位螺纹孔3相垂直,所述限位槽14内均套设有限位滑块15,限位滑块15上方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承11,所述转动轴承11内侧军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2,所述固定环12内侧套接有扎带13;将动物四肢分别套设于四个转动轴承11内,然后用扎带13将小动物固定住,由于扎带13越拉越紧,而且操作方便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将动物固定好后动物即无法活动,调整好顶杆6位置不至于弹簧5拉伸力过大将动物四肢扯下,调节内板9与外板10的相对位置即可调节动物四肢限定的长度,调节限位滑块15在限位槽14内的位置即可调整动物四肢的宽度,因而可以根据动物的四肢调节好装置,调整好后弹簧5会拉动外板10与内板9,会将四肢微微向外侧拉伸并固定住,当解剖时需要翻转动物,只需分别向外侧转动内板9与外板10,并适当调节限位滑块15与限位槽14的位置即可将动物翻转,同时动物四肢由于与转动轴承11相链接,转动时转动轴承11转动,并不会使动物四肢遭到破坏,十分便利,值得推广。所述顶杆6外侧固定连接有旋钮19。所述扎带13由塑料制成。所述支腿1下方军固定连接有滚轮18。所述矩形孔17长为120cm,所述矩形孔17宽为60cm。所述转动轴承11为深沟球轴承。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动物四肢分别套设于四个转动轴承11内,然后用扎带13将小动物固定住,由于扎带13越拉越紧,而且操作方便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将动物固定好后动物即无法活动,调整好顶杆6位置不至于弹簧5拉伸力过大将动物四肢扯下,调节内板9与外板10的相对位置即可调节动物四肢限定的长度,调节限位滑块15在限位槽14内的位置即可调整动物四肢的宽度,因而可以根据动物的四肢调节好装置,调整好后弹簧5会拉动外板10与内板9,会将四肢微微向外侧拉伸并固定住,当解剖时需要翻转动物,只需分别向外侧转动内板9与外板10,并适当调节限位滑块15与限位槽14的位置即可将动物翻转,同时动物四肢由于与转动轴承11相链接,转动时转动轴承11转动,并不会使动物四肢遭到破坏,十分便利,值得推广。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生理解剖实验的动物固定装置,包括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为四条,支腿上方固定连接有面板,面板中部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两侧对称开设有限位螺纹孔,所述限位螺纹孔内部均套设有限位杆,限位杆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限位螺纹孔外侧螺纹连接有顶杆;所述限位杆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转杆,转杆前后左右对称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内均套设有限位块,左侧限位块均连接有外板,右侧限位块均连接有内板,所述内板均套设于外板中,外板左端与内板右端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与限位螺纹孔相垂直,所述限位槽内均套设有限位滑块,限位滑块上方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内侧军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侧套接有扎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理解剖实验的动物固定装置,包括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为四条,支腿上方固定连接有面板,面板中部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两侧对称开设有限位螺纹孔,所述限位螺纹孔内部均套设有限位杆,限位杆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限位螺纹孔外侧螺纹连接有顶杆;所述限位杆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转杆,转杆前后左右对称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内均套设有限位块,左侧限位块均连接有外板,右侧限位块均连接有内板,所述内板均套设于外板中,外板左端与内板右端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与限位螺纹孔相垂直,所述限位槽内均套设有限位滑块,限位滑块上方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内侧军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艳,颜国华,宋文颖,杨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