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勇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中药材加工的高效捣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7561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3 0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中药材加工的高效捣碎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支撑脚,所述壳体内底部设置有捣药座,所述捣药座顶部设置有捣药槽,所述捣药槽为弧形凹槽,所述捣药槽内套装有捣药头,所述壳体内上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中部套装有竖向转筒,竖向转筒竖向贯穿隔板伸入壳体底部,所述竖向转筒顶部套装在隔板对应位置设置的固定轴承上,隔板上侧壳体内设置有竖向转筒轴向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竖向转筒中部套装有活塞杆,所述竖向转筒内活塞杆上设置有活动套,活塞杆通过活动套与竖向转筒传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中药材加工的高效捣碎装置,结构设置巧妙且布置合理,实现中药材高效捣碎,同时方便出料。

A high efficient mashing device for the processing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efficient processing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of the stamp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the bottom left and right of the shell is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support feet, in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seat, wherein a seat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a groove, wherein a groove is an arc groove, the groove is sheathed in a a head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clapboard, the clapboard is provid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vertical cylinder, vertical vertical drum passes through the baffle extends into the bottom of the casing and fixed bearing the vertical drum top is sleev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in the partition, partition on the side of the shel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vertical rotating cylinder axial rotation drive mechanism. The vertical drum is provid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a piston rod, the piston rod vertical rotary cylinder is arranged on the movable sleeve, the piston rod of the movable sleeve and the vertical drum connected by transmissi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he high efficient mashing device for processing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is skillfully set up and arranged reasonably, so that the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can be mashed efficiently and the material is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中药材加工的高效捣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加工设备
,具体是一种用于中药材加工的高效捣碎装置。
技术介绍
中药材指在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原生药材,用于治疗疾病。一般传统中药材讲究地道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等多种原因,各地区的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应用范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形成了具有不同内涵、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个部分,即中药材、民间药和民族药。对于这些宝贵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己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物质基础。几千年来,以之作为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对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药材生产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对一些重要中药材的生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就药植所而言,从六十年代开始,科研人员深入到全国各地开展中药材引种栽培研究,帮助当地发展中药材生产并建立中药材的研究机构,解决了诸多中药材生产中的问题,先后开展了黄连、当归、贝母、天麻、金银花、丹参、元胡、番红花、人参、西洋参、黄芩、甘草、北沙参、枸杞、桔梗、红花、芍药、牡丹、山茱萸、地黄、金莲花、杜仲、薏苡、山药、银杏、五倍子、猪苓、黄芪、金荞麦、肉苁蓉等中药材的栽培技术研究,并取得成果。其中天麻、黄连、西洋参、金银花、猪苓等品种栽培技术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和脱贫途径。然而目前医药加工过程中,中药材的捣碎装置结构呆板,功能单一,尤其是捣碎效率低,且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中药材加工的高效捣碎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中药材加工的高效捣碎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支撑脚,所述壳体内底部设置有捣药座,所述捣药座顶部设置有捣药槽,所述捣药槽为弧形凹槽,所述捣药槽内套装有捣药头,所述壳体内上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中部套装有竖向转筒,竖向转筒竖向贯穿隔板伸入壳体底部,所述竖向转筒顶部套装在隔板对应位置设置的固定轴承上,隔板上侧壳体内设置有竖向转筒轴向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竖向转筒中部套装有活塞杆,所述竖向转筒内活塞杆上设置有活动套,活塞杆通过活动套与竖向转筒传动连接,所述活塞杆顶端连接有活塞杆动力机构,活塞杆底端连接捣药头,所述隔板下侧壳体侧壁上设置有进料斗,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与捣药槽连通的出料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捣药头呈半球形,捣药头顶部设置有导流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板下侧竖向转筒上设置有粉碎刀片。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竖向转筒轴向旋转驱动机构包括从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套装在隔板上侧竖向转筒上,所述隔板上侧设置有主动带轮以及驱动主动带轮的第一电机,所述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之间套装有传动皮带。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捣药座顶部对应捣药槽两侧左右对称设置有导料楔块。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料机构包括捣药槽底部中间位置设置的竖向出料管,所述竖向出料管底端连接有斜向导料管,斜向导料管伸出壳体底部,壳体底部对应斜向导料管底端出口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竖向出料管中部套装有出料轴,所述出料轴上设置有螺旋页,出料轴贯穿壳体底部伸入到壳体底部下侧,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驱动出料轴转动的出料电机。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塞杆动力机构包括矩形齿框,矩形齿框竖向设置,矩形齿框上下两端设置成半圆形,矩形齿框内左右两侧设置有竖向齿轨,所述矩形齿框内套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为异型齿轮,主动齿轮上仅设置有三分之一轮齿,所述主动齿轮套装在横向转轴上,横向转轴套装在壳体两侧对应位置设置的轴承上,所述壳体外侧设置有驱动横向转轴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壳体外侧设置的支架上,矩形齿框底端通过连接件与活塞杆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端设置有轴承座,所述活塞杆顶端套装在连接杆底端设置的轴承座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中药材加工的高效捣碎装置,结构设置巧妙且布置合理,中药材通过进料斗进入壳体内捣药槽中,第一电机驱动主动带轮转动,主动带轮通过传动皮带驱动从动带轮转动,进而驱动竖向转筒转动,竖向转筒通过活动套驱动活塞杆转动,进而驱动捣药头旋转,同时第二电机驱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与矩形齿框内左右两侧的矩形齿轨啮合传动,且由于矩形齿框上下两端设置呈半圆形,主动齿轮为异型齿轮,所述主动齿轮驱动矩形齿框上下运动,矩形齿轮通过连接件带动活塞杆上下运动,进而驱动捣药头上下运动捣药,两种运动复合后,捣药头对捣药槽中的中药材进行高效捣药,另外中药材从进料斗进入壳体内,首先经过竖向转筒上的粉碎刀片进行初步切割,方便后续捣药,提高捣药效率,捣药完成后,中药材进入竖向出料管中,竖向出料管中的出料轴以及螺旋页在出料电机的驱动下推动中药材进入斜向导料管并从出料口排出,方便出料。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中药材加工的高效捣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用于中药材加工的高效捣碎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用于中药材加工的高效捣碎装置中矩形齿框与主动齿轮传动配合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中药材加工的高效捣碎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支撑脚15,所述壳体1内底部设置有捣药座13,所述捣药座13顶部设置有捣药槽21,所述捣药槽21为弧形凹槽,所述捣药槽21内套装有捣药头22,所述壳体1内上部设置有隔板26,所述隔板26中部套装有竖向转筒9,竖向转筒9竖向贯穿隔板26伸入壳体1底部,所述竖向转筒9顶部套装在隔板26对应位置设置的固定轴承27上,隔板26上侧壳体1内设置有竖向转筒轴向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竖向转筒9中部套装有活塞杆24,所述竖向转筒9内活塞杆24上设置有活动套11,活塞杆24通过活动套11与竖向转筒9传动连接,所述活塞杆24顶端连接有活塞杆动力机构,活塞杆24底端连接捣药头22,所述隔板26下侧壳体1侧壁上设置有进料斗25,所述壳体1底部设置有与捣药槽21连通的出料机构。所述捣药头22呈半球形,捣药头22顶部设置有导流锥23。所述隔板26下侧竖向转筒9上设置有粉碎刀片10。所述竖向转筒轴向旋转驱动机构包括从动带轮5,所述从动带轮5套装在隔板26上侧竖向转筒9上,所述隔板26上侧设置有主动带轮7以及驱动主动带轮7的第一电机8,所述主动带轮7与从动带轮5之间套装有传动皮带6。所述捣药座13顶部对应捣药槽21两侧左右对称设置有导料楔块12。所述出料机构包括捣药槽21底部中间位置设置的竖向出料管20,所述竖向出料管20底端连接有斜向导料管17,斜向导料管17伸出壳体1底部,壳体1底部对应斜向导料管17底端出口设置有出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中药材加工的高效捣碎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中药材加工的高效捣碎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支撑脚,所述壳体内底部设置有捣药座,所述捣药座顶部设置有捣药槽,所述捣药槽为弧形凹槽,所述捣药槽内套装有捣药头,所述壳体内上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中部套装有竖向转筒,竖向转筒竖向贯穿隔板伸入壳体底部,所述竖向转筒顶部套装在隔板对应位置设置的固定轴承上,隔板上侧壳体内设置有竖向转筒轴向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竖向转筒中部套装有活塞杆,所述竖向转筒内活塞杆上设置有活动套,活塞杆通过活动套与竖向转筒传动连接,所述活塞杆顶端连接有活塞杆动力机构,活塞杆底端连接捣药头,所述隔板下侧壳体侧壁上设置有进料斗,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与捣药槽连通的出料机构,所述竖向转筒轴向旋转驱动机构包括从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套装在隔板上侧竖向转筒上,所述隔板上侧设置有主动带轮以及驱动主动带轮的第一电机,所述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之间套装有传动皮带;所述活塞杆动力机构包括矩形齿框,矩形齿框竖向设置,矩形齿框上下两端设置成半圆形,矩形齿框内左右两侧设置有竖向齿轨,所述矩形齿框内套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为异型齿轮,主动齿轮上仅设置有三分之一轮齿,所述主动齿轮套装在横向转轴上,横向转轴套装在壳体两侧对应位置设置的轴承上,所述壳体外侧设置有驱动横向转轴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壳体外侧设置的支架上,矩形齿框底端通过连接件与活塞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中药材加工的高效捣碎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支撑脚,所述壳体内底部设置有捣药座,所述捣药座顶部设置有捣药槽,所述捣药槽为弧形凹槽,所述捣药槽内套装有捣药头,所述壳体内上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中部套装有竖向转筒,竖向转筒竖向贯穿隔板伸入壳体底部,所述竖向转筒顶部套装在隔板对应位置设置的固定轴承上,隔板上侧壳体内设置有竖向转筒轴向旋转驱动机构,所述竖向转筒中部套装有活塞杆,所述竖向转筒内活塞杆上设置有活动套,活塞杆通过活动套与竖向转筒传动连接,所述活塞杆顶端连接有活塞杆动力机构,活塞杆底端连接捣药头,所述隔板下侧壳体侧壁上设置有进料斗,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与捣药槽连通的出料机构,所述竖向转筒轴向旋转驱动机构包括从动带轮,所述从动带轮套装在隔板上侧竖向转筒上,所述隔板上侧设置有主动带轮以及驱动主动带轮的第一电机,所述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之间套装有传动皮带;所述活塞杆动力机构包括矩形齿框,矩形齿框竖向设置,矩形齿框上下两端设置成半圆形,矩形齿框内左右两侧设置有竖向齿轨,所述矩形齿框内套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为异型齿轮,主动齿轮上仅设置有三分之一轮齿,所述主动齿轮套装在横向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陈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