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定子线圈的压装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72855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1 10:37
电机定子线圈的压装工装,包括相互配置的上模芯、上模、中模芯、带线圈定子铁芯、下模芯及下模,下模芯及下模放置在压机的下平台上,带线圈定子铁芯的下端直接装配在下模芯和下模的上方,中模芯通过带线圈定子铁芯的内孔装配在带线圈定子铁芯内部,中模芯的端面与压机台面平齐,上模芯、上模装配在带线圈定子铁芯的上端,带线圈定子铁芯上的引出线通过上模的开孔处引出并置于上模的上端面之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化了电机定子工装夹具,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适应了电动机市场的发展趋势。

Press assembly of motor stator coil

Fixture of motor stator coil pressure, including the mutual configuration of the core, mold, mold core, coil stator iron core and a lower mould core and a lower mould, a lower mould core and a lower mould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platform press on the bottom with a coil of stator core assembly in the party under the direct core and the lower die. In the core through the inner hole of the stator core with a coil assembly with internal coils in the stator core, cores end and press table flush on the core, mold assembly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coil of stator core, stator core with a coil under the lead wire through the hole on the die outlet and placed on the upper die on the face. The utility model optimizes the motor stator tooling and fixture, improv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product and adapts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motor mar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定子线圈的压装工装
本技术涉及机械制造
,具体涉及为一种用于电机的定子线圈的压装工装。
技术介绍
电动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尤其是最近几年大力倡导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由于电动机是其中的核心零部件之一,而汽车行业对电动机的要求更高更严格,主要体现在要求电机体积小型化,重量轻量化,所以这就要求电机的设计人员不仅在零部件设计环节需要优化,配套的工装夹具的设计也同样需要优化,从而达到电机轻量化,小型化的要求,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适应电动机市场的发展趋势。由于受制于电动机空间,电动机带线圈的定子铁心自然产生空间限制,主要表现在:引出线端高度、内圆、外圆尺寸的要求;非引出线端高度、内圆、外圆尺寸的要求,而当要求较为严格时,一般的工艺手段控制不到预定尺寸时,就需要合理设计定型工装来保证尺寸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种用于电机的定子线圈的压装工装。电机定子线圈的压装工装,包括相互配合设置的上模芯、上模、中模芯、带线圈定子铁芯、下模芯及下模,所述下模芯及下模放置在压机的下平台上,下模芯套设在下模内,所述带线圈定子铁芯的下端直接装配在下模芯和下模的上方,所述带线圈定子铁芯设有内孔,所述中模芯通过带线圈定子铁芯的内孔装配在带线圈定子铁芯内部,所述中模芯的端面与压机台面平齐,所述上模芯、上模直接装配在带线圈定子铁芯的上端,所述上模芯套设在上模内,所述带线圈定子铁芯的引出线通过上模的开孔处引出并置于上模的上端面之下。所述上模芯、上模、中模芯、带线圈定子铁芯、下模芯及下模中相互接触的零件之间均为松配合。所述带线圈定子铁芯的尺寸与所述上模芯、上模、中模芯、下模芯及下模的尺寸配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中模芯用于对定子整体高度尺寸的控制,上模及上模芯用于对定子引出线端的线圈高度及圆周尺寸的控制,下模及下模芯用于对非引出线端的线圈高度及圆周尺寸的控制,本技术优化了电机定子工装夹具,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适应了电动机市场的发展趋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上模芯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上模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A-A面的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中模芯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下模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下模芯的剖视图;图中:1、上模芯;2、上模;3、中模芯;4、带线圈定子铁芯;41、引出线;5、下模芯;6、下模。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然而,本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如图1-7所示,电机定子线圈的压装工装,包括相互配合设置的上模芯1、上模2、中模芯3、带线圈定子铁芯4、下模芯5及下模6,所述下模芯5及下模6放置在压机的下平台上,下模芯5套设在下模6内,所述带线圈定子铁芯4的下端直接装配在下模芯5和下模6的上方,所述带线圈定子铁芯4设有内孔,所述中模芯3通过带线圈定子铁芯4的内孔装配在带线圈定子铁芯4内部,所述中模芯3的端面与压机台面平齐,所述上模芯1、上模2直接装配在带线圈定子铁芯4的上端,所述上模芯1套设在上模2内,所述带线圈定子铁芯4上的引出线41通过上模2的开孔处引出并置于上模2的上端面之下,所述上模芯1、上模2、中模芯3、带线圈定子铁芯4、下模芯5及下模6中相互接触的零件之间均为松配合,另外考虑到上压机后会导致后续脱模困难等问题,压装模材质宜选用轻质并略带弹性的尼龙材料,所述带线圈定子铁芯4的尺寸与所述上模芯1、上模2、中模芯3、下模芯5及下模6的尺寸配合。电机在设计完成带线圈定子铁芯4部分后,由于空间受限制,带线圈定子铁芯4端面外部的线圈高度或圆周尺寸可能会超出限定值,从而使装配产生干涉;因此在带线圈定子铁芯4嵌线完成后,必须设计合理的压装工具,控制线圈端部,使尺寸达标,先假设带线圈定子铁芯4高度为L,带线圈定子铁芯4出线端的线圈高度限定值为K1,非出线端的限定值为K2,则设计时需将图4及图1中L1尺寸设计比K1小2-4mm(考虑到去除工装后的线圈的回弹影响),同理,图6的L2尺寸同样设计比K2小2-4mm,此为高度方向尺寸;同理周向尺寸与高度尺寸设计思路相同,外圆周尺寸较限定值小2-4mm左右,内圆周尺寸较限定值大2-4mm左右。各个零部件的尺寸设计及材料选型完成后,将下模6和下模芯5放置于压机的下平台上,然后将带线圈定子铁芯4装配于其上,然后将中模芯3通过带线圈定子铁芯4内孔装配于带线圈定子铁芯4内部,且端面压机台面平齐,然后将带线圈定子铁芯4部分的引出线41部分整理好,通过上模2的开孔处置于其上端面之下,不至于影响压机的工作,最后将上模2和上模芯1装配到定子铁心后,形成图1所示的一个整体,然后启动压机,待到压机快与上模2上端面齐平后,缓慢加压至规定压力值(压力值大小根据铁芯大小不同),待到压力达到规定值后,保持压力值不变,保压10-20分钟(时间同样根据铁心大小不同而不同),待保压结束后,缓慢脱开压机,取下定子压装工具,将带线圈定子铁心4放置一段时间后(确保回弹消失后),检测带线圈定子铁心4的两端高度及圆周尺寸,如尺寸仍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需重复上述操作或提高保压压力值直到达到图纸尺寸要求为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机定子线圈的压装工装

【技术保护点】
电机定子线圈的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设置的上模芯(1)、上模(2)、中模芯(3)、带线圈定子铁芯(4)、下模芯(5)及下模(6),所述下模芯(5)及下模(6)放置在压机的下平台上,下模芯(5)套设在下模(6)内,所述带线圈定子铁芯(4)的下端直接装配在下模芯(5)和下模(6)的上方,所述带线圈定子铁芯(4)设有内孔,所述中模芯(3)通过带线圈定子铁芯(4)的内孔装配在带线圈定子铁芯(4)内部,所述中模芯(3)的端面与压机台面平齐,所述上模芯(1)、上模(2)直接装配在带线圈定子铁芯(4)的上端,所述上模芯(1)套设在上模(2)内,所述带线圈定子铁芯(4)上的引出线(41)通过上模(2)的开孔处引出并置于上模(2)的上端面之下。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机定子线圈的压装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设置的上模芯(1)、上模(2)、中模芯(3)、带线圈定子铁芯(4)、下模芯(5)及下模(6),所述下模芯(5)及下模(6)放置在压机的下平台上,下模芯(5)套设在下模(6)内,所述带线圈定子铁芯(4)的下端直接装配在下模芯(5)和下模(6)的上方,所述带线圈定子铁芯(4)设有内孔,所述中模芯(3)通过带线圈定子铁芯(4)的内孔装配在带线圈定子铁芯(4)内部,所述中模芯(3)的端面与压机台面平齐,所述上模芯(1)、上模(2)直接装配在带线圈定子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忠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临海浙富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