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流道高效换热板及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7031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1 0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宽流道高效换热板及换热器。该宽流道高效换热板包括换热板本体,换热板本体的两侧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成阵列分布,具有列排列方向和与流体流动方向一致的行排列方向,所述支撑台沿行排列方向的尺寸大于沿列排列方向的尺寸,在行排列方向上,中部的尺寸大于两端的尺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宽流道高效换热板,通过支撑台的结构设计,提高了相邻换热板对合时的支撑面积,进而增强了换热流道的耐压力和耐压差能力,可用于较高压力流体换热的场合。

A high efficiency heat exchanger plate and heat exchanger for wide flow passag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igh efficient heat exchange plate and a heat exchanger for a wide flow passage. The wide channel of high efficiency heat plate comprises a heat exchanger plate body, both sides of heat exchanger plat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table, the support table array distribut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direction and the direction of fluid flow line direction, the support table along the arrangement direction is larger than the dimension along the rows column direction size in the arrangement direction, the middle size is larger than the size of both end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ide channel of high efficiency heat plate, through the design of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Taiwan, improve the supporting area of the adjacent heat exchanger plates together, thereby enhancing the heat flow pressure and differential pressure resistance capability, which can be used for high pressure fluid flow and heat transfer situ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宽流道高效换热板及换热器
本技术属于换热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宽流道高效换热板及换热器。
技术介绍
污水换热器常用作污水源热泵系统中的前段设备,主要用来提取分散在城市原生污水、工业废水、冲渣水、印染废水、采油污水等中的热能,并通过清水作为介质将污水热能传递给热泵机组,最后热泵机组将热能传递给建筑物供暖或用于工业加热,能效比大,在节能减排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油田采油污水及地热水对间壁式换热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换热器材质,还是换热器的结构型式,既要满足耐腐蚀、抗结垢的要求,还要具有高效的传热性能,能否实现可靠的采油污水及地热水的高效低阻换热是直接关系到余热利用工程成败的关键第一步。授权公告号为CN201293592Y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圆点式宽流道全焊式换热板及使用该换热板的换热器,该换热板包括换热板本体,换热板本体上设有凸起和凹坑,凸起、凹坑均成阵列分布,凸起、凹坑在行排列方向和列排列方向上交错设置;凸起、凹坑的截面为圆形,凸起、凹坑形成支撑台,相邻换热板的凸起和对应凹坑支撑配合,在换热板本体的两侧形成供不同气体流过的通道。该换热板适用于两种气体介质进行热交换,凸起、凹坑相互支撑形成的热交换通道能够耐受的压力和压差较小,无法应用于原油及油田渗水的换热流程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宽流道高效换热板,从而解决现有的间壁式换热器的换热流道能够耐受的压力和压差较小的问题。本技术同时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换热板的换热器。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宽流道高效换热板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宽流道高效换热板,包括换热板本体,换热板本体的两侧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成阵列分布,具有列排列方向和与流体流动方向一致的行排列方向,所述支撑台沿行排列方向的尺寸大于沿列排列方向的尺寸,在行排列方向上,中部的尺寸大于两端的尺寸。本技术提供的宽流道高效换热板,通过支撑台的结构设计,提高了相邻换热板对合时的支撑面积,进而增强了换热流道的耐压力和耐压差能力,可用于较高压力流体换热的场合。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截面为椭圆。椭圆的长半轴为短半轴的2~4倍。进一步优选的,椭圆的长半轴为短半轴的3.5倍。椭圆形支撑面具有流线型结构,可在减小换热器压力损失的条件下强化换热效果。所述支撑台的截面尺寸沿远离换热板本体的方向逐渐变小。采用该设计可使支撑台形成拔模斜度,更容易成型、制造。进一步的,在行排列方向上,其中一侧相邻支撑台的间距小于支撑台在行排列方向上的尺寸。通过行排列方向上的支撑台的间距和尺寸设置,可增加流体流动时的扰流效果,进一步强化换热效率。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顶面以及支撑台与换热板本体的连接处均设有倒角。进一步的本技术提供的宽流道高效换热板,结构简单,成型、制造方便,成本低,换热效率高。本技术的换热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换热器,包括多片换热板,所述换热板包括换热板本体,换热板本体的两侧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成阵列分布,具有列排列方向和与流体流动方向一致的行排列方向;相邻换热板的对应支撑台支撑配合,形成供不同流体在换热板的两侧流动的通道,所述支撑台沿行排列方向的尺寸大于沿列排列方向的尺寸,在行排列方向上,中部的尺寸大于两端的尺寸。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截面为椭圆。椭圆的长半轴为短半轴的2~4倍。进一步优选的,椭圆的长半轴为短半轴的3.5倍。所述支撑台的截面尺寸沿远离换热板本体的方向逐渐变小。进一步的,在行排列方向上,其中一侧相邻支撑台的间距小于支撑台在行排列方向上的尺寸。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顶面以及支撑台与换热板本体的连接处均设有倒角。本技术提供的换热器,换热板的椭圆形支撑面相互对合接触可形成耐较大压力和压差的流体换热流道;该换热器的结构简单,流体流动阻力小,换热高效,耐压差效果好,不易堵塞,可用于原油及油田渗水的换热流程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宽流道高效换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宽流道高效换热板的侧面结构图;图4为多片图3的换热板对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换热器的单条流道的流体流动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换热器的不同流道的流体流动示意图;图7为图6的流体流动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宽流道高效换热板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包括换热板本体2,在换热板本体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支撑台1和第二支撑台3,第一支撑台、第二支撑台均成行列分布,具有列排列方向和与流体流动方向一致的行排列方向,第一支撑台、第二支撑台在行排列方向和列排列方向上交错设置;第一支撑台、第二支撑台的截面均为长半轴沿行排列方向设置的椭圆;在行排列方向上,相邻的第一支撑台(或第二支撑台)的间距小于第一支撑台在行排列方向上的尺寸。本实施例中,椭圆形的长半轴为短半轴的3.5倍;第一支撑台、第二支撑台的截面均沿远离换热板本体的方向变小。所述支撑台的顶面以及支撑台与换热板本体的连接处均设有倒角。本技术的宽流道高效换热板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如图3~图4所示,包括换热板本体2,在换热板本体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支撑台1和第二支撑台3,第一支撑台、第二支撑台均成行列分布,具有列排列方向和与流体流动方向一致的行排列方向,第一支撑台、第二支撑台在行排列方向和列排列方向上交错设置;第一支撑台、第二支撑台的截面均为长半轴沿行排列方向设置的椭圆;在行排列方向上,相邻的第一支撑台(或第二支撑台)的间距大于第一支撑台在行排列方向上的尺寸。在本技术的宽流道高效换热板的其他实施例中,支撑台的截面可以为流线体形;椭圆的尺寸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第一支撑台、第二支撑台的截面尺寸可不发生变化。本技术的换热器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5~图7所示,包括5片上述宽流道高效换热板,相邻换热板的对应支撑台支撑配合,形成供不同流体在换热板的两侧流动的通道。上述换热器在工作时,在换热板的两侧不同流体(流体1和流体2)相向流动,单侧流体的流动示意图如图5所示,流体在支撑台处分流,流入交错设置的凹坑中进行强烈扰动,本技术的支撑台结构,一方面流体流动的阻力小,易发生强烈扰动有利于流体在换热器内部流动时强化传热;另一方面,椭圆形支撑面可以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可用于较高压力流体的场合。本技术的换热器的其他实施例中,换热板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宽流道高效换热板及换热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宽流道高效换热板,包括换热板本体,换热板本体的两侧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成阵列分布,具有列排列方向和与流体流动方向一致的行排列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沿行排列方向的尺寸大于沿列排列方向的尺寸,在行排列方向上,中部的尺寸大于两端的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流道高效换热板,包括换热板本体,换热板本体的两侧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成阵列分布,具有列排列方向和与流体流动方向一致的行排列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沿行排列方向的尺寸大于沿列排列方向的尺寸,在行排列方向上,中部的尺寸大于两端的尺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流道高效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的截面为椭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流道高效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椭圆的长半轴为短半轴的2~4倍。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宽流道高效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的截面尺寸沿远离换热板本体的方向逐渐变小。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宽流道高效换热板,其特征在于,在行排列方向上,其中一侧相邻支撑台的间距小于支撑台在行排列方向上的尺寸。6.一种换热器,包括多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本敬李景全马振锋佘文昌王玉龙刘学虎胡士章李祥杰张大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