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结构的燃机余热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973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1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装和运输均极为方便的模块化结构的燃机余热锅炉,包括:蒸发器模块、给水模块以及烟囱,蒸发器模块包括:内部为炉膛的蒸发器模块壳体,其一侧和顶部分别开设有第二烟气进口和第二烟气出口,炉膛由分隔板分隔为下部炉膛和上部炉膛,分隔板与炉膛的内壁之间留有过流间隙,炉膛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上、下汽包,上汽包的本体上密封套装有护板套和膨胀节,护板套固定在蒸发器模块壳体上,每端的膨胀节均与上汽包和护板套相连接;给水模块的结构包括:内部有省煤器和给水加热器的给水模块壳体,其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三烟气进口和第三烟气出口;给水模块安装在蒸发器模块的顶部,烟囱安装在给水模块壳体的顶部。

Modular structure of combustion engine waste heat boil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stall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are extremely gas turbine waste heat boiler, the modular structure convenient including evaporator module, water supply module and chimney evaporator module includes: internal furnace shell evaporator module, the side and the top second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lue gas inlet and a flue gas outlet second, separated by the the partition board is lower and upper part of the furnace hearth, between the inner wall of the partition plate and the left flow gap, the upper and lower drum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bag body, SAIC seal sleeved with shield sleeve and expansion joint plate sleeve is fixed on the evaporator module shell, expansion joints at each end both with drum and fender cover connected; including the structure of water supply module internal water supply module shell economizer and water heater, the top and bottom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There are third flue gas inlet and third flue gas outlet; the feed water module is installed at the top of the evaporator module, and the chimney is installed at the top of the shell of the feed water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化结构的燃机余热锅炉
本技术涉及锅炉
,具体涉及燃机余热锅炉。
技术介绍
分布式能源是一种分布在用户端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由于其具有节能、减排、安全、灵活、经济性好等多种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燃机余热锅炉利用分布式能源燃机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使得能源得到合理的梯级利用,从而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传统的燃机余热锅炉,其结构主要包括:炉膛,炉膛下端部的侧壁上开设有烟气进口,炉膛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上汽包和下汽包,上、下汽包之间设置有对流管束、以及下降管,炉膛的顶部由下往上依次连通设置有省煤器和烟囱。传统的余热锅炉存在以下缺陷:制作安装工时长,安装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极为方便的模块化结构的燃机余热锅炉锅炉。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模块化结构的燃机余热锅炉,所述的模块化结构的燃机余热锅炉由若干模块拼装而成,模块包括:蒸发器模块、给水模块以及烟囱,蒸发器模块的结构包括:蒸发器模块壳体,蒸发器模块壳体内部为炉膛,蒸发器模块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烟气进口,蒸发器模块壳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二烟气出口,炉膛内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将炉膛由下至上依次分隔为下部炉膛和上部炉膛,第二烟气进口与下部炉膛相连通,分隔板与第二烟气进口正对着的炉膛的内壁之间留有过流间隙,炉膛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上汽包和下汽包,上、下汽包之间设置有对流管束以及下降管,对流管束竖直穿过分隔板,上汽包的本体上套装有内部为柔性材质密封层的护板套,护板套固定支撑在蒸发器模块壳体上,护板套两端的上汽包的本体上分别密封套装有膨胀节,每端的膨胀节均与上汽包和护板套相连接;给水模块的结构包括:给水模块壳体,给水模块壳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三烟气进口和第三烟气出口,给水模块壳体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省煤器和给水加热器;给水模块安装在蒸发器模块的顶部、并且给水模块的第三烟气进口与蒸发器模块的第二烟气出口相连通,烟囱安装在给水模块壳体的顶部并与第三烟气出口相连通。进一步地,前述的模块化结构的燃机余热锅炉,其中,所述的模块还包括有过热器模块,过热器模块的结构包括:过热器模块壳体,过热器模块壳体内设置有过热器,过热器模块壳体上开设有第一烟气进口和第一烟气出口,给水模块安装在蒸发器模块的顶部、并且第三烟气进口与蒸发器模块的第二烟气出口相连通;高温烟气从第一烟气进口进入至过热器模块壳体内后通过第二烟气进口进入至炉膛内。进一步地,前述的模块化结构的燃机余热锅炉,其中,所述的对流管束设置在蒸发器模块壳体内远离第二烟气进口的一侧、且位于过流间隙的内侧,第二烟气出口开设在位于第二烟气进口一侧的蒸发器模块壳体的顶部。进一步地,前述的模块化结构的燃机余热锅炉,其中,膨胀节采用纤维织物材质的非金属膨胀节。进一步地,前述的模块化结构的燃机余热锅炉,其中,蒸发器模块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检修的扶梯。进一步地,前述的模块化结构的燃机余热锅炉,其中,分隔板水平设置。本技术的优点是:一、采用多个模块拼装形成的结构,各模块运送至安装目的地后再进行拼装,这不仅大大方便了运输,还大大缩短了整个锅炉设备的安装时间。二、在上汽包的本体上设置护板套以及膨胀节,这能很好地释放上汽包在径向和轴向上的膨胀量,避免上汽包与对流管束之间的焊接部位受损,从而有效确保上汽包与对流管束之间的连接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模块化结构的燃机余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上汽包上的护板套以及膨胀节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模块化结构的燃机余热锅炉,所述的模块化结构的燃机余热锅炉由若干模块拼装而成,模块包括:蒸发器模块1、给水模块2、过热器模块3和烟囱4。如图2所示,蒸发器模块1的结构包括:蒸发器模块壳体11,蒸发器模块壳体11内部为炉膛12,蒸发器模块壳体1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烟气进口13,蒸发器模块壳体1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烟气出口14,炉膛12内水平设置有分隔板15,分隔板15将炉膛12由下至上依次分隔为下部炉膛121和上部炉膛122,第二烟气进口13与下部炉膛121相连通,分隔板15与第二烟气进口13正对着的炉膛12的内壁之间留有过流间隙16,炉膛1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上汽包17和下汽包18,上、下汽包之间设置有对流管束19以及下降管,对流管束19均竖直穿过分隔板15。上汽包17的本体上套装有内部为柔性材质密封层的护板套20,密封层通常采用纤维织物材质,护板套20固定支撑在蒸发器模块壳体11上,护板套20两端的上汽包17的本体上分别密封套装有膨胀节201,每端的膨胀节201均与上汽包17和护板套20相连接。本实施例中,膨胀节201采用纤维织物材质的非金属膨胀节。上汽包17的本体上设置了护板套20以及膨胀节201,这样的优点在于:能够很好地释放上汽包17在径向和轴向上的膨胀量,避免上汽包17与对流管束19之间的焊接部位受损,从而有效确保上汽包17与对流管束19之间的连接可靠性。本实施例中,对流管束19设置在蒸发器模块壳体11内远离第二烟气进口13的一侧、且位于过流间隙16的内侧,第二烟气出口14开设在位于第二烟气进口13一侧的蒸发器模块壳体11的顶部,采用此结构的目的在于:高温烟气在下部炉膛121以及上部炉膛122内形成迂回,下部炉膛121内的高温烟气与对流管束19进行热交换后从过流间隙16进入至上部炉膛122、并进一步与对流管束19进行热交换,完成热交换后的高温烟气再从第二烟气出口14排出,这大大提高了高温烟气与对流管束19之间热交换的效率,从而使得燃机产生的高温烟气的余热得到充分利用。此外,为了便于锅炉的检修和维护,本实施例中蒸发器模块壳体11上设置有用于检修的扶梯111。给水模块2的结构包括:给水模块壳体21,给水模块壳体21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三烟气进口22和第三烟气出口23,给水模块壳体21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省煤器24和给水加热器25。给水模块2安装在蒸发器模块1的顶部、并且给水模块2的第三烟气进口22与蒸发器模块1的第二烟气出口14相连通。烟囱4安装在给水模块壳体11的顶部并与第三烟气出口23相连通。过热器模块3的结构包括:过热器模块壳体31,过热器模块壳体31内设置有过热器32,过热器模块壳体31上开设有第一烟气进口33和第一烟气出口34。过热器模块3安装在蒸发器模块1的一侧、并且过热器模块3的第一烟气出口34与第二烟气进口13相连通。本技术所述的模块化结构的燃机余热锅炉,其由上述的蒸发器模块1、给水模块2、过热器模块3、烟囱4等多个模块拼装形成,蒸发器模块1、给水模块2、过热器模块3以及烟囱4可以分别制作完成后,再运送至安装目的地进行安装。这样不仅方便运输,有效节约运输成本,还能极大地方便安装,从而大大提高整个锅炉设备的安装效率。模块化结构的燃机余热锅炉的烟气流程如下:高温烟气从第一烟气进口33进入至过热器模块壳体31内,过热器模块壳体31内的高温烟气与过热器32进行热交换后依次从第一烟气出口34、第二烟气进口13进入至下部炉膛121内。下部炉膛121内的高温烟气与对流管束19进行热交换后从过流间隙16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模块化结构的燃机余热锅炉

【技术保护点】
模块化结构的燃机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块化结构的燃机余热锅炉由若干模块拼装而成,模块包括:蒸发器模块、给水模块以及烟囱,蒸发器模块的结构包括:蒸发器模块壳体,蒸发器模块壳体内部为炉膛,蒸发器模块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烟气进口,蒸发器模块壳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二烟气出口,炉膛内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将炉膛由下至上依次分隔为下部炉膛和上部炉膛,第二烟气进口与下部炉膛相连通,分隔板与第二烟气进口正对着的炉膛的内壁之间留有过流间隙,炉膛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上汽包和下汽包,上、下汽包之间设置有对流管束以及下降管,对流管束竖直穿过分隔板,上汽包的本体上套装有内部为柔性材质密封层的护板套,护板套固定支撑在蒸发器模块壳体上,护板套两端的上汽包的本体上分别密封套装有膨胀节,每端的膨胀节均与上汽包和护板套相连接;给水模块的结构包括:给水模块壳体,给水模块壳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三烟气进口和第三烟气出口,给水模块壳体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省煤器和给水加热器;给水模块安装在蒸发器模块的顶部、并且给水模块的第三烟气进口与蒸发器模块的第二烟气出口相连通,烟囱安装在给水模块壳体的顶部并与第三烟气出口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模块化结构的燃机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块化结构的燃机余热锅炉由若干模块拼装而成,模块包括:蒸发器模块、给水模块以及烟囱,蒸发器模块的结构包括:蒸发器模块壳体,蒸发器模块壳体内部为炉膛,蒸发器模块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烟气进口,蒸发器模块壳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二烟气出口,炉膛内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将炉膛由下至上依次分隔为下部炉膛和上部炉膛,第二烟气进口与下部炉膛相连通,分隔板与第二烟气进口正对着的炉膛的内壁之间留有过流间隙,炉膛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上汽包和下汽包,上、下汽包之间设置有对流管束以及下降管,对流管束竖直穿过分隔板,上汽包的本体上套装有内部为柔性材质密封层的护板套,护板套固定支撑在蒸发器模块壳体上,护板套两端的上汽包的本体上分别密封套装有膨胀节,每端的膨胀节均与上汽包和护板套相连接;给水模块的结构包括:给水模块壳体,给水模块壳体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三烟气进口和第三烟气出口,给水模块壳体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省煤器和给水加热器;给水模块安装在蒸发器模块的顶部、并且给水模块的第三烟气进口与蒸发器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卫东钱飞舟张郭一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