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索端头连接系统及其张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68053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22:31
一种拉索端头连接系统及其张拉装置,它包括拉索及固定梁;拉索一端套设固定有调节端头,调节端头末端连接有螺纹杆;固定梁朝向拉索的一端设有第一钢件,第一钢件包括底板及固设于底板上的两个平行的肢板,各肢板均向外延伸设有两个加劲肋;两个肢板之间的底板开设有拉索孔,位于同一肢板上的两个加劲肋开设有相对的张拉孔;肢板和加劲肋顶部均与固定梁焊接;底板上固定设有第二钢件,第二钢件具有半球形的凹孔,凹孔与拉索孔对直并连通;螺纹杆依次穿设于拉索孔和凹孔中,且位于凹孔的部分套设有第三钢件,第三钢件外周与凹孔内壁对应;螺纹杆顶部套设有锁紧螺母。张拉装置包括张拉钢板及张拉杆,张拉杆顶部设有销轴,底部设有千斤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索端头连接系统及其张拉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幕墙
,特别是一种拉索端头连接系统及其张拉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建筑立面追求通透性,外围护幕墙常采用拉索作为支撑体系。拉索一般由钢绞线组成,其一头为固定端,另一头为调节端,固定端与调节端均设有销轴,销轴与钢耳板固定连接。现有拉索调节端一般比较大,例如直径38mm的拉索的调节端长度能达到965mm,当调节端放在拉索幕墙下端部时,整体裸露影响其简洁通透性,当调节端放在拉索幕墙上端部,上部空间有限时,会突出上部的吊顶线影响视觉效果,同时也会影响张拉装置的架设,不利于拉索的张拉;另外,调节端比较大,需要使用的材料也相应增加,材料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索端头连接系统,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操作简便,既能较方便地实现拉索预应力的张拉,也能较好地实现拉索端头的转动,同时也较好解决了有限空间下拉索端固定和张拉的问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与上述拉索端头连接系统对应的张拉装置,其可以较方便地实现拉索预应力的张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拉索端头连接系统,它包括拉索及固定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拉索端头连接系统及其张拉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索端头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拉索及固定梁;该拉索一端套设固定有调节端头,该调节端头末端连接有螺纹杆;该固定梁朝向该拉索的一端设有第一钢件,该第一钢件包括底板及固设于该底板上的两个平行的肢板,各肢板均向外延伸设有两个加劲肋;两个肢板之间的底板开设有拉索孔,位于同一肢板上的两个加劲肋开设有相对的张拉孔;该肢板和加劲肋顶部均与该固定梁焊接;该底板上固定设有第二钢件,该第二钢件具有半球形的凹孔,该凹孔与该拉索孔对直并连通;该螺纹杆依次穿设于该拉索孔和凹孔中,且位于该凹孔的部分套设有第三钢件,该第三钢件外周与该凹孔内壁对应;该螺纹杆顶部套设有锁紧螺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索端头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拉索及固定梁;该拉索一端套设固定有调节端头,该调节端头末端连接有螺纹杆;该固定梁朝向该拉索的一端设有第一钢件,该第一钢件包括底板及固设于该底板上的两个平行的肢板,各肢板均向外延伸设有两个加劲肋;两个肢板之间的底板开设有拉索孔,位于同一肢板上的两个加劲肋开设有相对的张拉孔;该肢板和加劲肋顶部均与该固定梁焊接;该底板上固定设有第二钢件,该第二钢件具有半球形的凹孔,该凹孔与该拉索孔对直并连通;该螺纹杆依次穿设于该拉索孔和凹孔中,且位于该凹孔的部分套设有第三钢件,该第三钢件外周与该凹孔内壁对应;该螺纹杆顶部套设有锁紧螺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索端头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孔为喇叭型,且靠近所述肢板的一端的内径小于远离所述肢板的一端的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索端头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春李春虎张军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河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