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预制墙体用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804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装配式预制墙体用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立柱,所述连接立柱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用于供相邻的两块预制墙体的侧边插入的第一、第二凹槽,在所述连接立柱的上、下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上、下预埋板件,所述上、下预埋板件分别通过上、下紧固件与主体结构连接,所述连接立柱为超高性能混凝土立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立柱代替轻钢龙骨,制备成本更低,适合对于层高较高的使用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预制墙体用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房屋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预制墙体用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预制内墙按照使用材料可分为普通混凝土材料和轻质混凝土材料,由于普通混凝土材料太重,在非受力内隔墙中使用较少,而轻质混凝土材料一般尺寸较小、拼缝和连接节点较多,住宅项目中多数采用植筋方式进行连接,但是这种方式的连接结构的连接节点的抗震性、防火性较差,当工业厂房或者层高较高环境下使用时,需要轻钢龙骨辅助连接,经济性较差。为此,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装配式预制墙体用连接结构。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装配式预制墙体用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立柱,所述连接立柱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用于供相邻的两块预制墙体的侧边插入的第一、第二凹槽,在所述连接立柱的上、下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上、下预埋板件,所述上、下预埋板件分别通过上、下紧固件与主体结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立柱为超高性能混凝土立柱。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中,所述上、下预埋板件分别通过锚筋预埋锚接在所述连接立柱的上、下端。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上预埋板件上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凹槽内分别间隔开设有至少一第一预留孔,所述上紧固件为膨胀螺栓,所述上紧固件穿过所述上预埋板件的第一预留孔后插入主体结构内而将所述上预埋板固定;在所述下预埋板件上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凹槽内分别间隔开设有至少一第二预留孔,所述下紧固件为膨胀螺栓,所述下紧固件穿过所述下预埋板件的第二预留孔后插入主体结构内而将所述下预埋板固定。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留孔为沿预制墙体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孔或矩形孔,所述第二预留孔为圆形孔。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立柱的横截面呈工字型、U字型或Y字型。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连接立柱的第一、第二凹槽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垫层。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连接立柱与相邻的两块预制墙体的拼缝处粘贴有玻纤网格布。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连接立柱与相邻的两块预制墙体的两侧面上嵌批腻子并涂装保护层或涂料。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立柱代替轻钢龙骨,制备成本更低,适合对于层高较高的使用环境。本技术采用膨胀螺栓和上、下预埋板件将连接立柱和预制墙体与主体结构进行连接,相对于植筋及其他连接方式抗震性、防火性更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上、下端节点处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本技术的一种装配式预制墙体用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立柱100,连接立柱100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制成,相对于轻钢龙骨而言制备成本更低,经济性更优。连接立柱100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用于供相邻的两块预制墙体10的侧边插入的第一、第二凹槽110、120,连接立柱100的横截面呈工字型、U字型或Y字型。在连接立柱100的第一、第二凹槽110、120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一垫层111、112,第一、第二垫层111、112可为丁腈软木橡胶垫或同类型硬质橡胶垫。在连接立柱100的上、下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上、下预埋板件200、300,上、下预埋板件200、300分别通过上、下紧固件与主体结构(例如楼板、横梁等)连接。具体地,上、下预埋板件200、300分别通过其上的锚筋预埋锚接在连接立柱100的上、下端。在上预埋板件200上位于第一、第二凹槽110、120内分别间隔开设有一对第一预留孔210,上紧固件为四个膨胀螺栓410,四个膨胀螺栓410穿过上预埋板件200上的两对第一预留孔210后插入主体结构内而将上预埋板件200固定。在下预埋板件300上位于第一、第二凹槽110、120内分别间隔开设有一对第二预留孔310,下紧固件为四个膨胀螺栓420,四个膨胀螺栓420穿过下预埋板件300的两对第二预留孔310后插入主体结构内而将下预埋板件300固定。将两对第一预留孔210设置成沿预制墙体10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孔或矩形孔,两对第二预留孔310设置成圆形孔,这样当地震时,可以使得连接立柱100和相邻的两块预制墙体10可以随着主体结构在长条孔或矩形孔范围内运动。在连接立柱100与相邻的两块预制墙体10的拼缝处粘贴有玻纤网格布500或其他防开裂的网格布,然后在连接立柱100与相邻的两块预制墙体10的两侧面上嵌批腻子600并涂装保护层700或涂料。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装配式预制墙体用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配式预制墙体用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立柱,所述连接立柱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用于供相邻的两块预制墙体的侧边插入的第一、第二凹槽,在所述连接立柱的上、下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上、下预埋板件,所述上、下预埋板件分别通过上、下紧固件与主体结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立柱为超高性能混凝土立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预制墙体用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立柱,所述连接立柱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用于供相邻的两块预制墙体的侧边插入的第一、第二凹槽,在所述连接立柱的上、下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上、下预埋板件,所述上、下预埋板件分别通过上、下紧固件与主体结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立柱为超高性能混凝土立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制墙体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预埋板件分别通过锚筋预埋锚接在所述连接立柱的上、下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预制墙体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预埋板件上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凹槽内分别间隔开设有至少一第一预留孔,所述上紧固件为膨胀螺栓,所述上紧固件穿过所述上预埋板件的第一预留孔后插入主体结构内而将所述上预埋板固定;在所述下预埋板件上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凹槽内分别间隔开设有至少一第二预留孔,所述下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廉刘佳颖胡国恩吴小琴吴姝娴黄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城建物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