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墙钢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795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2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指一种组合墙钢梁结构,包括钢梁、端板、水平拉杆、腹板、竖向劲板,所述竖向劲板间隔均匀的垂直设置在腹板的上下两侧,预设钢梁处的两组竖向劲板的端部相向弯折,所述端板设置在竖向劲板的弯折部上,所述钢梁固设在端板上,所述竖向劲板的外侧端通过若干水平拉杆连接,所述水平拉杆与腹板平行。采用上述方案后,简化了施工工序,使梁与墙体形成可靠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墙钢梁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指一种组合墙钢梁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对人工依赖程度高,而且施工中木材应用较多,废水、扬尘等污染严重,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但混凝土结构中的剪力墙结构体系,在提供较好抗侧刚度的同时,建筑布局灵活。特别是在住宅结构中,剪力墙较薄,与建筑分割墙体可以有益结合,提供舒适的室内空间,钢结构作为一种产业化的建筑体系,满足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作、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建筑工业化标准要求。目前,多高层钢结构住宅建筑常采用钢管混凝土柱,室内有钢柱凸角,使得家具摆设和房间布置受到一定限制,从而破坏了室内空间的整体性和适用性;钢结构防火和防腐成本相对较高,但是混凝土结构防火性能较好,如何将混凝土剪力墙与钢结构的优势结合起来是目前建筑结构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人对此做进一步研究,研发出一种组合墙钢梁结构,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墙钢梁结构,简化了施工工序,使梁与墙体形成可靠连接。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组合墙钢梁结构,包括钢梁、端板、水平拉杆、腹板、竖向劲板,所述竖向劲板间隔均匀的垂直设置在腹板的上下两侧,预设钢梁处的两组竖向劲板的端部相向弯折,所述端板设置在竖向劲板的弯折部上,所述钢梁固设在端板上,所述竖向劲板的外侧端通过若干水平拉杆连接,所述水平拉杆与腹板平行。进一步,所述钢梁焊接在端板上。进一步,所述端板通过对拉螺杆固定在竖向劲板的弯折部上,对拉螺杆依次穿过端板、竖向劲板的弯折部、腹板、竖向劲板的弯折部。进一步,所述钢梁为H型钢梁。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节点构造简洁,传力明确、达到全预制装配,现场无湿作业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灌注了混泥土后的示意图;标号说明钢梁1,端板2,水平拉杆3,腹板4,竖向劲板5,(竖向劲板的)弯折部6,对拉螺杆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所示,一种组合墙钢梁结构,包括钢梁1、端板2、水平拉杆3、腹板4、竖向劲板5,腹板4的上下两侧垂直设置有间隔均匀的竖向劲板5,其中,在预设钢梁1处的两组竖向劲板5的端部相向弯折形成弯折部6,端板2通过对拉螺栓设置在竖向劲板5的弯折部6上,H型钢梁1焊接在端板2上,即端板2是作为H型钢梁1的基座。为了使端板2的连接更加稳固,使对拉螺杆7依次穿过端板2、竖向劲板5的弯折部6、腹板4、竖向劲板5的弯折部6,这样在灌注混凝土后,其结构更加的稳固,足以承受钢梁1造成的剪切力。竖向劲板5的外侧端通过若干水平拉杆3连接,水平拉杆3与腹板4平行,水平拉杆3是为了增加结构的整体稳固性,水平拉杆3的密度视实际需求而定。在上述结构都装配完成之后,最后灌注混凝土完成预制。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同时凡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词,仅作参考用,并非绝对限定,凡利用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组合墙钢梁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墙钢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梁、端板、水平拉杆、腹板、竖向劲板,所述竖向劲板间隔均匀的垂直设置在腹板的上下两侧,预设钢梁处的两组竖向劲板的端部相向弯折,所述端板设置在竖向劲板的弯折部上,所述钢梁固设在端板上,所述竖向劲板的外侧端通过若干水平拉杆连接,所述水平拉杆与腹板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墙钢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梁、端板、水平拉杆、腹板、竖向劲板,所述竖向劲板间隔均匀的垂直设置在腹板的上下两侧,预设钢梁处的两组竖向劲板的端部相向弯折,所述端板设置在竖向劲板的弯折部上,所述钢梁固设在端板上,所述竖向劲板的外侧端通过若干水平拉杆连接,所述水平拉杆与腹板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军马荣奎杨宇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