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795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2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旨在解决给植物墙供水通过电机将水抽送到植物墙体上,对植物进行浇灌,耗费较多电能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房子、安装在房子一侧墙面上的种植有植物的植物墙和为所述植物墙上的植物提供水源的供水系统;所述植物墙具有透水功能;所述供水系统包括安装在植物墙内具有渗水功能并通过渗透作用对植物供水的渗水组件和盛接雨水并为渗水组件提供水源的蓄水槽。本方案中的墙体具有渗水功能,利用渗水组件和输水线的渗透功能对植物进行供水,能很好的节约能源,方便对种植在墙体上的植物提供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建筑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绿色建筑。
技术介绍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煤烟型污染。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工趋势。人们长期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对人们的呼吸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人类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目前人们针对空气被污染问题,在房间内安装空气净化器对空气进行清洁,空气净化器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多种空气污染物,保证在室内可以呼吸到较洁净的空气。但是室外环境中空气被污染、空气质量差的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针对上述问题,目前,授权公告日为2014年4月9日,授权公告号为CN20353112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绿色建筑,在建筑大楼的外墙上固定设置有多层网架,每层网架上设置有用于种植植物的植物台,网架上、植物台上设置有工人行道和灌溉水槽,通过水泵向灌溉水槽内提供水源,对种植在植物墙上的植物进行灌溉。上述方案通过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能很好的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但是由于是通过水泵对种植在墙体上的植物进行灌溉的,需要消耗较多的电能,很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种植在植物墙体上的植物供水时不需要消耗电能,避免资源浪费的一种绿色建筑。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绿色建筑,包括房子、安装在房子墙面上的种植有植物的具有渗水功能的植物墙和为所述植物墙上的植物提供水源的供水系统;植物墙包括能透水的墙体,所述供水系统包括安装在植物墙内具有渗水功能并通过渗透作用对植物供水的渗水组件和盛接雨水并为渗水组件提供水源的蓄水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输水线对渗水组件提供水源时,输水线与渗水组件接触的部分首先被水润湿,水分含量高,水分逐步向未被润湿的渗水组件扩散,使整个渗水组件充满水,渗水组件将水传送给植物。利用渗水组件的渗透功能,对种植在墙体上的植物进行浇灌,通过渗水组件的渗透作用对植物进行供水,供水方式缓慢,温和,与直接浇灌方式相比,能很好避免植物被水压冲击,对植物造成伤害;同时通过渗透方式供水,不需要提供额外的动力源,如电机,能很好的节约能源。蓄水槽盛接雨水,并对渗水组件供水,能很好的节约水资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渗水组件包括若干根一端与植物相连相对另一端遇水向植物渗水的输水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水线具有渗透作用,利用的是毛细管扩散原理,水分会从输水线浓度高的一端向浓度低的一端扩散,从而将水输送给植物,对植物进行直接供水。连接若干根输水线同时对植物进行供水,增大输水线对植物的供水能力,保证植物能吸收到生长所必需的足够水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渗水组件包括由海绵制成的卡接入墙体内向植物渗水的插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海绵具有无数的细小孔隙,当用水将海绵润湿时,首先被水润湿部分的水压较高,从而水沿着海绵的孔隙向未被润湿的部分流动,慢慢的将整块海绵润湿。植物吸收与插板接触部分的水分,此时与植物接触部分的插板的水压低于未与植物相连的部分,在压力差的存在下,水通过插板的细小孔隙形成流通状态,达到不断为植物输水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渗水组件还包括一端伸入蓄水槽内向植物渗透水的输水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水线具有渗透作用,利用的是毛细管扩散原理,水分会从输水线浓度高的一端向浓度低的一端扩散,从而将盛接的雨水水输送给植物,对植物进行直接供水,能很好的节约水资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槽内设有限制输水线自由滑出蓄水槽的固定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限制输水线滑出蓄水槽,保证输水线固定在蓄水槽内,防止输水线脱离蓄水槽水面,导致输水线对墙体供水不正常,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供水系统包括安装在墙体上为输水线提供水源的供水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供水槽安装在墙体上,缩短水源到墙体的距离,减少因输水线输送路程过远,在输送过程中水分蒸发,造成水资源的损失。供水槽具有一定的储存水的能力,保证一定时间内持续为输水线提供水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水线靠近供水槽的端部连接有增加输水线重量将输水线一端稳定在供水槽内的配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水线下端设置重量合适的配重块,增大了输水线的重量,使输水线能很好的克服水的浮力,保证输水线能浸泡在供水槽内,即使有风的天气,输水线也不容易脱离供水槽的水中,进一步保证输水线的正常供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槽设置于供水槽的上方,且蓄水槽和供水槽之间连接有输送水的输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供水槽上方设置的蓄水槽能盛接雨水,蓄水槽与供水槽之间连接有输水管,当下雨时,蓄水槽内充满雨水,通过输水管将蓄水槽内的水输送到供水槽内,利用雨水对墙体进行供水,能很好的节约水资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渗水组件远离植物的一侧开设有卡接输水线的卡接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水线卡接于卡接槽,使输水线与卡接槽更好的贴合,使得水源更好的输送到渗水组件。将输水线卡接与卡接槽,方便输水线的快速安装与拆卸。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体包括外壁和开设有通孔的内壁,且所述墙体开设有支撑台,支撑台可拆卸固定有种植植物的种植盘,种植盘的一侧面开设有沿种植盘宽度方向延伸的渗水孔并与内壁相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种植盘可拆卸固定在支撑台上,方便对种植盘的安装,同时当种植盘的植物枯萎时,方便更换新的种植盘。种植盘开设有渗水孔并与内壁相接触,内壁开设有通孔,与种植盘的渗水孔相接触,通过内壁渗透出来的水更好的润湿种植盘内的植物。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通过输水线将水输送到墙体,将墙体湿润,进而对种植在墙体上的植物进行供水,输水过程方便,不需要通过人工浇灌。其二,利用输水线及渗水组件具有渗透作用的性能,通过毛细管扩散原理将水引流到植物盘,对植物进行供水,不需要通过电机等动力源将水抽送到墙体,对植物进行浇灌,能很好的节约能源。其三,墙体上端设置有存储雨水的蓄水槽,并通过输水管与供水槽连通,将雨水存储对植物进行灌溉,能很好的节约水资源,蓄水槽和供水槽同时对墙体的植物供水,达到较高的供水效率,保证植物得到充足的水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植物墙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墙体和渗水组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种植盘与墙体的安装结构图;图5为本实施例中图3的A部放大图;图6为本实例中墙体和棉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施例中供水槽控制组件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施例中蓄水槽和输水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墙体单元;11、墙体;111、螺钉;12、T形块;13、T形槽;14、支撑台;141、插接槽;15、固定板;16、空腔;17、通孔;18、渗水组件;181、支撑板;182、插板;183、载物孔;184、卡接槽;191、左墙面;192、连接墙面;193、内壁;194、外壁;195、种植盘;1951、卡接块;196、前板;197、后板;198、渗水孔;199、种植槽;2、供水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绿色建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房子(4)、安装在房子(4)墙面上的种植有植物的具有渗水功能的植物墙(5)和为所述植物墙(5)上的植物提供水源的供水系统(2);植物墙(5)包括能透水的墙体(11),所述供水系统(2)包括安装在植物墙(5)内具有渗水功能并通过渗透作用对植物供水的渗水组件(18)和盛接雨水并为渗水组件(18)提供水源的蓄水槽(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房子(4)、安装在房子(4)墙面上的种植有植物的具有渗水功能的植物墙(5)和为所述植物墙(5)上的植物提供水源的供水系统(2);植物墙(5)包括能透水的墙体(11),所述供水系统(2)包括安装在植物墙(5)内具有渗水功能并通过渗透作用对植物供水的渗水组件(18)和盛接雨水并为渗水组件(18)提供水源的蓄水槽(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组件(18)包括若干根一端与植物相连相对另一端遇水向植物渗水的输水线(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组件(18)包括由海绵制成的卡接入墙体(11)内向植物渗水的插板(18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组件(18)还包括一端伸入蓄水槽(25)内向植物渗透水的输水线(23)。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槽(25)内设有限制输水线(23)自由滑出蓄水槽(25)的固定块(252)。6.根据权利要求2或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志黄荣辉刘勇王文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奥德斯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