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于综合管廊内的街区污水接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6791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2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置于综合管廊内的街区污水接入系统,在管廊的底部分布有检查井,检查井的下方过流部分与上、下游的污水管道直线顺接,管廊内靠近检查井的位置设置有跌水井,跌水井旁设置有闸门井,闸门井的深度低于跌水井的深度,跌水井和闸门井的上端井口与地面齐平,闸门井与跌水井之间共用一侧壁,检查井和跌水井之间也共用一侧壁,街区污水支管与闸门井连接,闸门井与跌水井共用的侧壁上设上溢流孔,上溢流孔的孔口上设置有闸门,跌水井的底面设置有卵石层,卵石层的上方设置有水垫层,跌水井和检查井共用的侧壁上设置有下溢流孔,检查井内靠下溢流孔下方的侧壁设置有阶梯消能坎,跌水井的顶端与大气连通。结构紧凑、布置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设置于综合管廊内的街区污水接入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设置于综合管廊内的街区污水接入系统,属于市政设施领域。
技术介绍
综合管廊为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综合管廊的建设可有效消除城市“拉链路”,保障道路交通通畅,同时保证地下管线安全运营。为此,根据地形条件和排水系统满足污水纳入的情况,需要将污水系统以管道形式纳入综合管廊内。但是,目前对污水管道纳入综合管廊时通风、检修设施的布置未进行详细说明。街区污水支管以什么样的方式接入管廊内,检查井如何布置,以避免对管廊内其它管线的敷设,如何方便检修人员检修成为我们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设置于综合管廊内的街区污水接入系统,实现街区污水接入综合管廊内,不影响管廊内其它管线的敷设,便于检修、疏通,不产生有害气体散逸。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设置于综合管廊内的街区污水接入系统,包括管廊,在管廊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设置于综合管廊内的街区污水接入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置于综合管廊内的街区污水接入系统,包括管廊(1),在管廊(1)的底部分布有检查井(3),所述检查井(3)的下方过流部分与上、下游的污水管道(2)直线顺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1)内靠近检查井(3)的位置设置有跌水井(4),所述跌水井(4)旁设置有闸门井(5),所述闸门井(5)的深度低于跌水井(4)的深度,所述跌水井(4)和闸门井(5)的上端井口与地面齐平,所述闸门井(5)与跌水井(4)之间共用一侧壁,所述检查井(3)和跌水井(4)之间也共用一侧壁,街区污水支管(6)与所述闸门井(5)连接,所述闸门井(5)与跌水井(4)共用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闸门井(5)和跌水井(4)的上溢流孔(7),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于综合管廊内的街区污水接入系统,包括管廊(1),在管廊(1)的底部分布有检查井(3),所述检查井(3)的下方过流部分与上、下游的污水管道(2)直线顺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1)内靠近检查井(3)的位置设置有跌水井(4),所述跌水井(4)旁设置有闸门井(5),所述闸门井(5)的深度低于跌水井(4)的深度,所述跌水井(4)和闸门井(5)的上端井口与地面齐平,所述闸门井(5)与跌水井(4)之间共用一侧壁,所述检查井(3)和跌水井(4)之间也共用一侧壁,街区污水支管(6)与所述闸门井(5)连接,所述闸门井(5)与跌水井(4)共用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闸门井(5)和跌水井(4)的上溢流孔(7),所述上溢流孔(7)的孔口上设置有闸门(8),所述闸门(8)位于闸门井(5)内,所述跌水井(4)的底面设置有卵石层(9),所述卵石层(9)的上方设置有水垫层(10),所述跌水井(4)和检查井(3)共用的侧壁上设置有下溢流孔(11),所述下溢流孔(11)位于水垫层(10)上方,所述检查井(3)内靠下溢流孔(11)下方的侧壁设置有阶梯消能坎(16),从下溢流孔(11)出来的污水通过阶梯消能坎(16)后流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敖良根蔡岚周江毕生兰陈雨陶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