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桥施工用道路铺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6758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桥施工用道路铺平装置,其结构包括坐垫、护栏、座椅、方向盘、进口、桶颈、置料桶、壳体、前轮、后轮、支架、固定块、铺平结构,坐垫与护栏机械连接,护栏设于壳体上表面,壳体与护栏机械连接,座椅设于壳体上表面左上角,方向盘设于座椅前方,置料桶与壳体机械连接,进口设于置料桶顶部,进口、桶颈、置料桶为一体化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设有置料桶、固定块、铺平结构,置料桶中的混凝土等物料投放到地上,固定块可以将混凝土推平,铺平结构滚过,使道路更为平整严实,不需要人工进行混凝土的投放和推平,减少了人力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桥施工用道路铺平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路桥施工用道路铺平装置,属于道路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现在修路的过程中有一些路面存在一些小的坑洼处,如果小的坑洼处长时间存水,会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增加了路面维修次数,这样既浪费了人力也浪费了物力。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0863914的路桥施工用道路铺平装置,其组成包括:水平轨道、横梁,所述的横梁的左侧连接左圆轴,所述的左圆轴通过轴承连接左圆轮,所述的横梁的右侧连接右圆轴,所述的右圆轴通过轴承连接右圆轮,所述的水平轨道包括水平左轨道和水平右轨道,所述的左圆轮放在水平左轨道上,所述的右圆轮放在水平右轨道上,所述的横梁的底部连接挂平板,所述的横梁连接材料导出板,所述的材料导出板连接材料左传送带和材料右传送带,所述的横梁的左侧连接左拉杆,所述的左拉杆连接左连接环,所述的横梁的右侧连接右拉杆,所述的右拉杆连接右连接环,现有技术道路铺平需要结合人力铺设速度缓慢,工作效率低,实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路桥施工用道路铺平装置,以解决技术道路铺平需要结合人力铺设速度缓慢,工作效率低,实用性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路桥施工用道路铺平装置,其结构包括坐垫、护栏、座椅、方向盘、进口、桶颈、置料桶、壳体、前轮、后轮、支架、固定块、铺平结构,所述的坐垫与护栏机械连接,所述的护栏设于壳体上表面,所述的壳体与护栏机械连接,所述的座椅设于壳体上表面左上角,所述的方向盘设于座椅前方,所述的置料桶与壳体机械连接,所述的进口设于置料桶顶部,所述的进口、桶颈、置料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前轮设有两个并且设于壳体前面两侧底部,所述的后轮设有两个并且分别设于壳体后面两侧底部,所述的支架的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铺平结构机械连接,所述的固定块设于壳体与铺平结构之间,所述的固定块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的铺平结构由面板、环形边缘面板、连接轴、螺丝、滚体组成,所述的面板设有两个并且分别设于滚体两侧,所述的环形边缘面板设有两个并且分别设于滚体两侧,所述的面板、环形边缘面板、滚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连接轴贯穿滚体,所述的螺丝贯穿支架并且与连接轴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后轮由轮胎、轮毂、轴、固定片组成。进一步地,所述的轮胎设于轮毂外,所述的轮胎与轮毂相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片设有两个并且分别设于轮胎两侧。进一步地,所述的轴贯穿固定片和轮毂。进一步地,所述的轴设于轮毂中央。进一步地,所述的置料桶底部设有出口。进一步地,所述的轮胎表面设有螺纹,增大摩擦。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架由不锈钢材料制成,防腐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设有置料桶、固定块、铺平结构,置料桶中的混凝土等物料投放到地上,固定块可以将混凝土推平,铺平结构滚过,使道路更为平整严实,不需要人工进行混凝土的投放和推平,减少了人力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用性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路桥施工用道路铺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路桥施工用道路铺平装置的铺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路桥施工用道路铺平装置的后轮结构示意图。图中:坐垫-1、护栏-2、座椅-3、方向盘-4、进口-5、桶颈-6、置料桶-7、壳体-8、前轮-9、后轮-10、支架-11、固定块-12、铺平结构-13、轮胎-1001、轮毂-1002、轴-1003、固定片-1004、面板-1301、环形边缘面板-1302、连接轴-1303、螺丝-1304、滚体-130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路桥施工用道路铺平装置:其结构包括坐垫1、护栏2、座椅3、方向盘4、进口5、桶颈6、置料桶7、壳体8、前轮9、后轮10、支架11、固定块12、铺平结构13,所述的坐垫1与护栏2机械连接,所述的护栏2设于壳体8上表面,所述的壳体8与护栏2机械连接,所述的座椅3设于壳体8上表面左上角,所述的方向盘4设于座椅3前方,所述的置料桶7与壳体8机械连接,所述的进口5设于置料桶7顶部,所述的进口5、桶颈6、置料桶7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前轮9设有两个并且设于壳体8前面两侧底部,所述的后轮10设有两个并且分别设于壳体8后面两侧底部,所述的支架11的一端与壳体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铺平结构13机械连接,所述的固定块12设于壳体8与铺平结构13之间,所述的固定块12与支架11固定连接,所述的铺平结构13由面板1301、环形边缘面板1302、连接轴1303、螺丝1304、滚体1305组成,所述的面板1301设有两个并且分别设于滚体1305两侧,所述的环形边缘面板1302设有两个并且分别设于滚体1305两侧,所述的面板1301、环形边缘面板1302、滚体130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连接轴1303贯穿滚体1305,所述的螺丝1304贯穿支架11并且与连接轴1303固定连接,所述的后轮10由轮胎1001、轮毂1002、轴1003、固定片1004组成,所述的轮胎1001设于轮毂1002外,所述的轮胎1001与轮毂1002相配合,所述的固定片1004设有两个并且分别设于轮胎1001两侧,所述的轴1003贯穿固定片1004和轮毂1002,所述的轴1003设于轮毂1002中央,所述的置料桶7底部设有出口,所述的轮胎1001表面设有螺纹,增大摩擦,所述的支架11由不锈钢材料制成,防腐蚀。置料桶7、壳体8、前轮9、后轮10、支架11、固定块12、铺平结构13构成该道路铺平装置的整体构架,将混凝土由进口5投入,经过桶颈6到达置料桶7中,当设备运行时,置料桶7中的混凝土由出口投放到地表面,车体前进,固定块12将地面上的混凝土推平,滚体1305经过时将推平的混凝土进一步碾压,使道路更为平整严实,不需要人工进行混凝土的投放和推平,减少了人力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用性高。本技术所述的护栏2用于防止工作人员从车上掉下来的防护栏,增加了设备的安全系数。本技术的坐垫1、护栏2、座椅3、方向盘4、进口5、桶颈6、置料桶7、壳体8、前轮9、后轮10、支架11、固定块12、铺平结构13、轮胎1001、轮毂1002、轴1003、固定片1004、面板1301、环形边缘面板1302、连接轴1303、螺丝1304、滚体1305,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技术道路铺平需要结合人力铺设速度缓慢,工作效率低,实用性低,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设有置料桶7、固定块12、铺平结构13,置料桶7中的混凝土等物料投放到地上,固定块12可以将混凝土推平,铺平结构13滚过,使道路更为平整严实,不需要人工进行混凝土的投放和推平,减少了人力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用性高,具体如下所述:所述的面板1301设有两个并且分别设于滚体1305两侧,所述的环形边缘面板1302设有两个并且分别设于滚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路桥施工用道路铺平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路桥施工用道路铺平装置,其结构包括坐垫(1)、护栏(2)、座椅(3)、方向盘(4)、进口(5)、桶颈(6)、置料桶(7)、壳体(8)、前轮(9)、后轮(10)、支架(11)、固定块(12)、铺平结构(13),所述的坐垫(1)与护栏(2)机械连接,所述的护栏(2)设于壳体(8)上表面,所述的壳体(8)与护栏(2)机械连接,所述的座椅(3)设于壳体(8)上表面左上角,所述的方向盘(4)设于座椅(3)前方,所述的置料桶(7)与壳体(8)机械连接,所述的进口(5)设于置料桶(7)顶部,所述的进口(5)、桶颈(6)、置料桶(7)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前轮(9)设有两个并且设于壳体(8)前面两侧底部,所述的后轮(10)设有两个并且分别设于壳体(8)后面两侧底部,所述的支架(11)的一端与壳体(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铺平结构(13)机械连接,所述的固定块(12)设于壳体(8)与铺平结构(13)之间,所述的固定块(12)与支架(1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铺平结构(13)由面板(1301)、环形边缘面板(1302)、连接轴(1303)、螺丝(1304)、滚体(1305)组成,所述的面板(1301)设有两个并且分别设于滚体(1305)两侧,所述的环形边缘面板(1302)设有两个并且分别设于滚体(1305)两侧,所述的面板(1301)、环形边缘面板(1302)、滚体(130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连接轴(1303)贯穿滚体(1305),所述的螺丝(1304)贯穿支架(11)并且与连接轴(1303)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桥施工用道路铺平装置,其结构包括坐垫(1)、护栏(2)、座椅(3)、方向盘(4)、进口(5)、桶颈(6)、置料桶(7)、壳体(8)、前轮(9)、后轮(10)、支架(11)、固定块(12)、铺平结构(13),所述的坐垫(1)与护栏(2)机械连接,所述的护栏(2)设于壳体(8)上表面,所述的壳体(8)与护栏(2)机械连接,所述的座椅(3)设于壳体(8)上表面左上角,所述的方向盘(4)设于座椅(3)前方,所述的置料桶(7)与壳体(8)机械连接,所述的进口(5)设于置料桶(7)顶部,所述的进口(5)、桶颈(6)、置料桶(7)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前轮(9)设有两个并且设于壳体(8)前面两侧底部,所述的后轮(10)设有两个并且分别设于壳体(8)后面两侧底部,所述的支架(11)的一端与壳体(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铺平结构(13)机械连接,所述的固定块(12)设于壳体(8)与铺平结构(13)之间,所述的固定块(12)与支架(1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铺平结构(13)由面板(1301)、环形边缘面板(1302)、连接轴(1303)、螺丝(1304)、滚体(1305)组成,所述的面板(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黔会张挣鑫赵艺璇朱延韦棉凯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