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生产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6682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LNG生产冷却装置。包括进气管和原料气压缩机,换热器和电箱,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有原料气压缩机,所述原料气压缩机远离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输气管,第一输气管远离原料气压缩机的一端连接有原料气进气口,原料气出气口连接有第二输气管,降温管道远离降温气进气口的一端连接有集风罩,集风罩的开口连接有负压风机,负压风机连接有湿帘,湿帘的顶部设有增湿盖,负压风机的排风面靠近集风罩,增湿盖通过管道连接有抽水泵,抽水泵通过抽水管连接有蓄水池,第二输气管远离原料气出气口的一端连接有脱碳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较为有效地降低了天然气的温度,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NG生产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液化天然气生产的
,尤其涉及LNG生产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天然气是一种优质洁净燃料,在能源、交通等领域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近二十年来,随着人类绿色意识的觉醒,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它作为清洁能源,重要化工原料,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利用,世界各国把推广利用天然气,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作为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液化天然气生产装置运行过程中,原料天然气首先要经过压缩机压缩后再进入脱碳装置,原料天然气经过压缩机压缩后,天然气温度会升高到110。C左右,因此,需要将压缩后的原料天然气的温度降低,再进行脱碳处理,以保证脱碳效果。现阶段的换热方式多为水冷却,但在一些缺水的地区使用不便成本较高,设备也较为的繁琐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LNG生产冷却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LNG生产冷却装置包括进气管和原料气压缩机,换热器和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有原料气压缩机,所述原料气压缩机远离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输气管,所述换热器外壁上设有原料气进气口,原料气出气口,降温气进气口和降温气出气口,所述第一输气管远离原料气压缩机的一端连接有原料气进气口,所述原料气出气口连接有第二输气管,所述换热器通过降温气进气口和降温气出气口连接有降温管道,所述降温管道远离降温气进气口的一端连接有集风罩一,所述集风罩一的开口远离降温管道,所述集风罩一的开口连接有负压风机一,所述负压风机一远离集风罩一的一面连接有湿帘一,所述湿帘一的顶部设有增湿盖一,所述负压风机一的排风面靠近集风罩一,所述增湿盖一通过管道连接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通过抽水管连接有蓄水池,所述降温管道远离降温气出气口的一端连接有集风罩二,所述集风罩二的开口远离降温管道,所述集风罩二的开口连接有湿帘二,所述湿帘二的顶部设有增湿盖二,所述湿帘二远离集风罩二的一面连接有负压风机二,所述负压风机二的吸风面靠近湿帘二,所述增湿盖二通过管道连接有抽水泵,所述第二输气管远离原料气出气口的一端连接有脱碳装置。优选的,所述增湿盖一和增湿盖二底部设有分水口。优选的,所述换热器采用U型管式换热器。优选的,所述降温管道采用波纹管。优选的,所述电箱分别与负压风机一,负压风机二和抽水泵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均为无缝钢管,型号为GB/T1497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湿帘和负压风机的组合,可以较为有效的对空气进行降温然后给予原料天然气进行换热降温;通过利用自然空气进行降温处理可以节省大量地成本,而且机械设备的使用的减少可以降低空气的污染;通过降温气出气口设置的湿帘,负压风机的组合,可以使高温空气得到降温,防止周围的工作人员受到伤害,通过增湿盖的设置可以使水流更均匀快速的流入湿帘。本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较为有效地降低了天然气的温度,节省成本,满足人们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LNG生产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LNG生产冷却装置的湿帘和负压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LNG生产冷却装置的增湿盖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气管、2原料气压缩机、3换热器、4电箱、5第一输气管、6原料气进气口、7原料气出气口、8降温气进气口、9降温气出气口、10第二输气管、11降温管道、12集风罩一、13负压风机一、14湿帘一、15增湿盖一、16抽水泵、17蓄水池、18集风罩二、19湿帘二、20增湿盖二、21负压风机二、22脱碳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LNG生产冷却装置包括进气管1和原料气压缩机2,换热器3和电箱4,所述进气管1的一端连接有原料气压缩机2,原料气压缩机2远离进气管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输气管5,换热器3外壁上设有原料气进气口6,原料气出气口7,降温气进气口8和降温气出气口9,第一输气管5远离原料气压缩机2的一端连接有原料气进气口6,原料气出气口7连接有第二输气管10,换热器3通过降温气进气口8和降温气出气口9连接有降温管道11,降温管道11远离降温气进气口8的一端连接有集风罩一12,集风罩一12的开口远离降温管道11,集风罩一12的开口连接有负压风机一13,负压风机一13远离集风罩一12的一面连接有湿帘一14,湿帘一14的顶部设有增湿盖一15,负压风机一13的排风面靠近集风罩一12,增湿盖一15通过管道连接有抽水泵16,抽水泵16通过抽水管连接有蓄水池17,降温管道11远离降温气出气口9的一端连接有集风罩二18,集风罩二18的开口远离降温管道11,集风罩二18的开口连接有湿帘二19,湿帘二19的顶部设有增湿盖二20,湿帘二19远离集风罩二18的一面连接有负压风机二21,负压风机二21的吸风面靠近湿帘二19,增湿盖二20通过管道连接有抽水泵16,第二输气管10远离原料气出气口7的一端连接有脱碳装置22。所述增湿盖一15和增湿盖二20底部设有分水口。所述换热器3用U型管式换热器。所述降温管道11采用波纹管。所述电箱4分别与负压风机一13,负压风机二21和抽水泵16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输气管5和第二输气管10均为无缝钢管,型号为GB/T14976。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进气管1输入原料天然气,经过原料气压缩机2进行压缩,然后经过换热器3,利用负压风机一13吸入空气,空气经过湿帘一14进行降温,负压风机一13吹动冷气进入降温管道11,进入换热器3与原料气天然气进行换热,负压风机二21吸出换热后的空气,然后经过换热的空气排出至湿帘二19部位进行降温排放至自然环境中,经过降温的原料气天然气进入到脱碳装置22。本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较为有效地降低了天然气的温度,节省成本,满足人们的需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LNG生产冷却装置

【技术保护点】
LNG生产冷却装置,包括进气管(1),原料气压缩机(2),换热器(3)和电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的一端连接有原料气压缩机(2),所述原料气压缩机(2)远离进气管(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输气管(5),所述换热器(3)的外壁设有原料气进气口(6),原料气出气口(7),降温气进气口(8)和降温气出气口(9),所述第一输气管(5)远离原料气压缩机(2)的一端连接有原料气进气口(6),所述原料气出气口(7)连接有第二输气管(10),所述换热器(3)通过降温气进气口(8)和降温气出气口(9)连接有降温管道(11),所述降温管道(11)远离降温气进气口(8)的一端连接有集风罩一(12),所述集风罩一(12)的开口远离降温管道(11),所述集风罩一(12)的开口连接有负压风机一(13),所述负压风机一(13)远离集风罩一(12)的一面连接有湿帘一(14),所述湿帘一(14)的顶部设有增湿盖一(15),所述负压风机一(13)的排风面靠近集风罩一(12),所述增湿盖一(15)通过管道连接有抽水泵(16),所述抽水泵(16)通过抽水管连接有蓄水池(17),所述降温管道(11)远离降温气出气口(9)的一端连接有集风罩二(18),所述集风罩二(18)的开口远离降温管道(11),所述集风罩二(18)的开口连接有湿帘二(19),所述湿帘二(19)的顶部设有增湿盖二(20),所述湿帘二(19)远离集风罩二(18)的一面连接有负压风机二(21),所述负压风机二(21)的吸风面靠近湿帘二(19),所述增湿盖二(20)通过管道连接有抽水泵(16),所述第二输气管(10)远离原料气出气口(7)的一端连接有脱碳装置(22)。...

【技术特征摘要】
1.LNG生产冷却装置,包括进气管(1),原料气压缩机(2),换热器(3)和电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的一端连接有原料气压缩机(2),所述原料气压缩机(2)远离进气管(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输气管(5),所述换热器(3)的外壁设有原料气进气口(6),原料气出气口(7),降温气进气口(8)和降温气出气口(9),所述第一输气管(5)远离原料气压缩机(2)的一端连接有原料气进气口(6),所述原料气出气口(7)连接有第二输气管(10),所述换热器(3)通过降温气进气口(8)和降温气出气口(9)连接有降温管道(11),所述降温管道(11)远离降温气进气口(8)的一端连接有集风罩一(12),所述集风罩一(12)的开口远离降温管道(11),所述集风罩一(12)的开口连接有负压风机一(13),所述负压风机一(13)远离集风罩一(12)的一面连接有湿帘一(14),所述湿帘一(14)的顶部设有增湿盖一(15),所述负压风机一(13)的排风面靠近集风罩一(12),所述增湿盖一(15)通过管道连接有抽水泵(16),所述抽水泵(16)通过抽水管连接有蓄水池(17),所述降温管道(11)远离降温气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钰卞俊明
申请(专利权)人:益通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