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池及复合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6640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湿地池,其防水湿地池壁包括一分水区池壁,分水区池壁为向外凸起的弧形池壁,湿地池进水口后方设置有两分水墙,两分水墙一端相连,另一端与分水区池壁相连,分水墙上布设有分水进水孔,分水区的池底上设有一分流板,分水区池壁与植被区池壁连接,植被区池壁的与一出水区池壁的一端连接,出水区池壁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两出水区池壁的连接处设有湿地池出水口,湿地池出水口前设有一出水墙,出水墙的两端连接于两植被区池壁的末端,出水墙上布设有多个均流出水孔。还公开了一种复合污水处理系统,该人工湿地池和复合污水处理系统使得水流分布均匀,且水流速度减慢,水利停留时间增长,污水净化时间更长,污染物降解更彻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湿地池及复合污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人工湿地池及复合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水资源分布具有南多北少之特征,北方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全国人均水平的1/3。水资源短缺与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离开客水资源仅仅靠节水与挖掘当地水资源潜力已达到难以解决的地步。治污净水作为解决我国乃至全球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国策。人工湿地工艺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是对天然湿地系统的模拟与强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壤,使其经常处于水饱和状态,并生长有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的土地上,污水在沿一定方向的流动过程中经耐水植物和土壤联合作用而得到净化的一种土地处理系统。但是目前的人工湿地水处理工艺或其他方式的水处理工艺,对水中的污染物的降解能力不足,不能进行有效可靠的废水处理,污染物处理效率低,处理不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湿地池及复合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和处理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人工湿地池及复合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工湿地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湿地池底和设置于所述防水湿地池底上的防水湿地池壁;所述防水湿地池壁包括:一分水区池壁,所述分水区池壁上设有一湿地池进水口,所述分水区池壁为向外凸起的弧形池壁,所述湿地池进水口后方对称设置有两分水墙,且两所述分水墙的一端相连,两所述分水墙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分水区池壁的两端相连,所述分水墙上均匀布设有多个分水进水孔,两所述分水墙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所述分水区池壁与两所述分水墙之间的池内空间为分水区,两所述分水墙的连接处与所述湿地池进水口之间在所述分水区的池底上设有一分流板,所述分流板垂直于所述防水湿地池底设置;两植被区池壁,所述分水区池壁的两端各连接有一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湿地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湿地池底和设置于所述防水湿地池底上的防水湿地池壁;所述防水湿地池壁包括:一分水区池壁,所述分水区池壁上设有一湿地池进水口,所述分水区池壁为向外凸起的弧形池壁,所述湿地池进水口后方对称设置有两分水墙,且两所述分水墙的一端相连,两所述分水墙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分水区池壁的两端相连,所述分水墙上均匀布设有多个分水进水孔,两所述分水墙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所述分水区池壁与两所述分水墙之间的池内空间为分水区,两所述分水墙的连接处与所述湿地池进水口之间在所述分水区的池底上设有一分流板,所述分流板垂直于所述防水湿地池底设置;两植被区池壁,所述分水区池壁的两端各连接有一所述植被区池壁的起始端,单个所述分水墙与单个所述植被区池壁的夹角为(90,180)度;以及两出水区池壁,单个所述植被区池壁的末端均与一所述出水区池壁的一端连接,两所述出水区池壁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且两所述出水区池壁的连接处设有一湿地池出水口,所述湿地池出水口前设有一出水墙,所述出水墙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植被区池壁的末端,所述出水墙上均匀布设有多个均流出水孔,所述分水墙与所述出水墙之间的池内空间为植被区,所述出水墙与所述出水区池壁之间的池内空间为出水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地池进水口设置于所述分水区池壁沿周向方向的中部位置,且所述湿地池进水口高于所述分水区池底;所述分流板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湿地池进水口的轴向方向,两所述植被区池壁的长度相同,两所述出水区池壁的长度相同,且两所述分水墙的长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湿地池,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分水墙之间的夹角为[120,135]度,单个所述分水墙与单个所述植被区池壁的夹角为[120,135]度,所述出水区池壁与所述植被区池壁的夹角为[120,135]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湿地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进水孔与所述均流出水孔的设置个数相同,所述分水进水孔与所述均流出水孔处均设置有格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湿地池,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分水进水孔的两侧沿平行于所述植被区池壁的方向分别设有第一进水孔导流墙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沂珍路成刚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