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人工湿地模块
本技术涉及人工湿地
,尤其涉及一种立式人工湿地模块。
技术介绍
由于农村等生活污水,尤其是养蓄禽场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沟、河塘造成了大面积的黑臭水体的形成,为了控制源头人工湿地模块可在透水治理中起到关键作用,而且经济实惠。还有传统的河道、湖滨等护坡、护岸工程隔绝了土壤与水体之间的物质交换,在湖滨带生长的湿生植物和水生植物难以在硬化的堤岸上继续生存,湖滨带的一体化使水生动物丧失栖息场所,同时,污水未经任何消减沿堤岸坡面直接进入湖泊,造成水质污染、富营养化。随着人们环境意识及经济实力的增强,生态护坡护岸技术被逐渐应用到工程建设中。生态护坡护岸是指在湖滨带改造形成边坡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土壤的根系锚固作用对边坡表面进行防护、加固的护坡方式。生态护坡护岸技术可防止湖滨带边坡的水土流失,减缓水体对堤岸的冲刷侵蚀,又可分为植物护坡和植物工程措施复合护坡两种技术,包括人工种草护坡、液压喷播植草护坡、客土植生植物护坡、平铺草皮、生态袋护坡、网格生态护坡等。选择合适的护坡方式是生态护岸技术的关键。人工湿地技术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人工湿地模块,包括底板(5)和外框板构成的带有上开口的外轮廓为长方体的模块箱,外框板围绕在底板上的四周,外框板包括均为网格结构的左端面(1)、右端面(2)、前侧面(3)和后侧面(4),左端面(1)和右端面(2)左右设置,前侧面(3)和后侧面(4)前后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箱内还设置有上隔板(6)和下隔板(7),上隔板(6)和下隔板(7)均不透水,上隔板(6)和下隔板(7)的前端均和前侧面(3)的内壁相连接,上隔板(6)和下隔板(7)的后端均和后侧面(4)的内壁相连接,下隔板(7)的底部和底板(5)相连接,上隔板(6)的底部不和底板(5)相连接,所述上隔板(6)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人工湿地模块,包括底板(5)和外框板构成的带有上开口的外轮廓为长方体的模块箱,外框板围绕在底板上的四周,外框板包括均为网格结构的左端面(1)、右端面(2)、前侧面(3)和后侧面(4),左端面(1)和右端面(2)左右设置,前侧面(3)和后侧面(4)前后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箱内还设置有上隔板(6)和下隔板(7),上隔板(6)和下隔板(7)均不透水,上隔板(6)和下隔板(7)的前端均和前侧面(3)的内壁相连接,上隔板(6)和下隔板(7)的后端均和后侧面(4)的内壁相连接,下隔板(7)的底部和底板(5)相连接,上隔板(6)的底部不和底板(5)相连接,所述上隔板(6)和下隔板(7)相互间隔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人工湿地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板(6)的上端面和外框板的上端面相平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人工湿地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板(6)和下隔板(7)在右端面(2)内壁上的正投影有部分重叠。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人工湿地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面(1)、右端面(2)、上隔板(6)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佰兴,赵亚乾,周敏宏,周敏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河马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