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小龙专利>正文

一种土木工程用升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610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用升降机,包括:底座,其下端面设有行走轮;两个第一升降装置,其分别包括枢接在所述底座上端面的升降支撑杆和液压缸;第一防护装置,其包括枢接在其中一个升降支撑杆顶端的第一矩形升降台和围设在所述第一矩形升降台的第一防护围栏;第二防护装置,其包括枢接在另一个升降支撑杆顶端的第二矩形升降台和固定在所述第二矩形升降台的第二防护围栏;第二升降装置,其连接所述第一矩形升降台和所述第二矩形升降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土木工程用升降机能够在一次升降过程中将多个施工人员上升至不同高度,以便对不同高度处的建筑进行施工,并且能够实现低处和高处的施工人员自由交换位置,提高了土木工程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木工程用升降机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设备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土木工程用升降机。
技术介绍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的土地或地下、陆上或者水中,直接或者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运输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以及排水、防护工程等,升降机是土木工程比较常用的设备之一,升降机是在垂直上下通道上载运人或货物升降的平台或半封闭平台的提升机械设备或装置,由平台以及操控他们的设备即其他辅助设备构成的一个整体,然而现有的升降机在结构设计上还存在着不合理处,例如,一个升降机对应一个升降平台,当同时需要对不同高度的建筑进行施工时,为了增加施工效率,需要使用至少两个升降机将施工人员载送至不同的高处,当不同高处的施工人员需要进行人员交换时,需要将高处的升降平台降至与低处的施工平台位于同等高度,以实现不同高处的施工人员进行交换,或者当低处的施工人员完成作业后需要去高处进行作业时,需要将低处的升降平台升至与高处的施工平台相齐平的位置,这样无形之中增加了设备的占地面积,并耽误了土木施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土木工程用升降机,其通过一次上升过程能够将多个施工人员载送至不同的高处,当不同高处的施工人员需要进行交换时,不需要再次启动第一升降装置,通过第二升降装置就能实现施工人员的上下自由运动,提高了土木工程的施工效率,并且保证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土木工程用升降机,包括:底座,其下端面设有行走轮,两端设有固定装置;两个第一升降装置,其分别包括枢接在所述底座上端面的升降支撑杆和驱动所述升降支撑杆进行升降的液压缸;第一防护装置,其包括枢接在其中一个升降支撑杆顶端的第一矩形升降台和围设在所述第一矩形升降台其中三个侧壁的第一防护围栏;第二防护装置,其包括枢接在另一个升降支撑杆顶端的第二矩形升降台和围设在所述第二矩形升降台其中三个侧壁的第二防护围栏;第二升降装置,其连接所述第一矩形升降台和所述第二矩形升降台,并呈竖直设置,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两根间隔排列的竖直伸缩杆和焊接在两根竖直伸缩杆之间的多根相互平行的水平踏杆,所述竖直伸缩杆的下端焊接在所述第一矩形升降台的剩余侧壁上,另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二矩形升降台的剩余侧壁上,所述竖直伸缩杆包括依次插装的两个以上的套筒,所述水平踏杆的一端焊接在其中一个竖直伸缩杆的套筒的外侧壁并靠近上端的位置,另一端焊接在与该套筒相对设置的另一个竖直伸缩杆的套筒的外侧壁并靠近上端的位置,所述竖直伸缩杆伸长后的最大长度等于所述另一个升降支撑杆伸长后的最大长度。优选的是,所述的土木工程用升降机,组成竖直伸缩杆的两个以上的套筒的长度均相同,且等于所述第一防护围栏的高度。优选的是,所述的土木工程用升降机,所述第一防护围栏的高度与所述第二防护围栏的高度相同。优选的是,所述的土木工程用升降机,所述第一矩形升降台的尺寸与所述第二矩形升降台的尺寸相同。优选的是,所述的土木工程用升降机,所述套筒的高度为50~80cm。优选的是,所述的土木工程用升降机,两个竖直伸缩杆之间的距离为50~100cm。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土木工程用升降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移动方便、通过启动两个第一升降装置能够将多名施工人员载送至不同的高度,同时位于下层的其中几个施工人员需要去高处或者高处的施工人员需要去低处时,不需要再次启动两个第一升降装置,直接通过第二升降装置即可完成人员的上下移动。2、本技术提供的土木工程用升降机提高了土木施工的施工效率,保证了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了成本。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土木工程用升降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土木工程用升降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土木工程用升降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土木工程用升降机,包括:底座1,其下端面设有行走轮,两端设有固定装置;两个第一升降装置,其分别包括枢接在所述底座上端面的升降支撑杆2和驱动所述升降支撑杆2进行升降的液压缸3;第一防护装置,其包括枢接在其中一个升降支撑杆2顶端的第一矩形升降台4和围设在所述第一矩形升降台4其中三个侧壁的第一防护围栏5;第二防护装置,其包括枢接在另一个升降支撑杆2顶端的第二矩形升降台6和固定在所述第二矩形升降台6其中三个侧壁的第二防护围栏7;第二升降装置,其连接所述第一矩形升降台4和所述第二矩形升降台6,并呈竖直设置,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两根间隔排列的竖直伸缩杆8和焊接在两根竖直伸缩杆8之间的多根相互平行的水平踏杆9,所述竖直伸缩杆8的下端焊接在所述第一矩形升降台4的剩余侧壁上,另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二矩形升降台6的剩余侧壁上,所述竖直伸缩杆8包括依次插装的两个以上的套筒,所述水平踏杆9的一端焊接在其中一个竖直伸缩杆的套筒的外侧壁并靠近上端的位置,另一端焊接在与该套筒相对设置的另一个竖直伸缩杆的套筒的外侧壁并靠近上端的位置,所述竖直伸缩杆8伸长后的最大长度等于第二矩形升降台6下方的另一个升降支撑杆伸长后的最大长度,组成竖直伸缩杆8的两个以上的套筒的长度均相同,例如套筒的高度为50~80cm,且等于所述第一防护围栏5的高度。两个竖直伸缩杆8之间的距离为50~100cm。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防护围栏5的高度与第二防护围栏7的高度相同。第一矩形升降台4的尺寸与第二矩形升降台6的尺寸相同。如图3所示,当竖直伸缩杆8位于收缩状态时,第二矩形升降台6位于第一矩形升降台4的上方。在使用本技术所述的土木工程用升降机进行施工作业时,施工人员分别站立在第一防护装置和第二防护装置内,启动两个第一升降装置至第一矩形升降台4和第二矩形升降台6处于不同的高度,随着第二矩形升降台6和第一矩形升降台4之间距离的拉大,第二升降装置中的两个竖直伸缩杆进行伸长,当不同高处的施工人员需要进行人员交换时,只需要通过第二升降装置即可完成交换,不必再次启动两个第一升降装置,并且当下层的施工人员施工完成后,位于下层施工人员中的一部分人通过第二升降装置进入第二矩形升降台6,然后单独启动与第一矩形升降台4连接的第一升降装置,即可将第一矩形升降平台4上的剩余施工人员载送至地面上,大大减少了两个第一升降装置的启动次数,降低了设备损耗,提高了施工效率,并且保证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在不使用时,将两个升降支撑杆收缩于底座1上,降低了占地面积。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土木工程用升降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土木工程用升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其下端面设有行走轮,两端设有固定装置;两个第一升降装置,其分别包括枢接在所述底座上端面的升降支撑杆和驱动所述升降支撑杆进行升降的液压缸;第一防护装置,其包括枢接在其中一个升降支撑杆顶端的第一矩形升降台和围设在所述第一矩形升降台其中三个侧壁的第一防护围栏;第二防护装置,其包括枢接在另一个升降支撑杆顶端的第二矩形升降台和围设在所述第二矩形升降台其中三个侧壁的第二防护围栏;第二升降装置,其连接所述第一矩形升降台和所述第二矩形升降台,并呈竖直设置,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两根间隔排列的竖直伸缩杆和焊接在两根竖直伸缩杆之间的多根相互平行的水平踏杆,所述竖直伸缩杆的下端焊接在所述第一矩形升降台的剩余侧壁上,另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二矩形升降台的剩余侧壁上,所述竖直伸缩杆包括依次插装的两个以上的套筒,所述水平踏杆的一端焊接在其中一个竖直伸缩杆的套筒的外侧壁并靠近上端的位置,另一端焊接在与该套筒相对设置的另一个竖直伸缩杆的套筒的外侧壁并靠近上端的位置,所述竖直伸缩杆伸长后的最大长度等于所述另一个升降支撑杆伸长后的最大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木工程用升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其下端面设有行走轮,两端设有固定装置;两个第一升降装置,其分别包括枢接在所述底座上端面的升降支撑杆和驱动所述升降支撑杆进行升降的液压缸;第一防护装置,其包括枢接在其中一个升降支撑杆顶端的第一矩形升降台和围设在所述第一矩形升降台其中三个侧壁的第一防护围栏;第二防护装置,其包括枢接在另一个升降支撑杆顶端的第二矩形升降台和围设在所述第二矩形升降台其中三个侧壁的第二防护围栏;第二升降装置,其连接所述第一矩形升降台和所述第二矩形升降台,并呈竖直设置,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两根间隔排列的竖直伸缩杆和焊接在两根竖直伸缩杆之间的多根相互平行的水平踏杆,所述竖直伸缩杆的下端焊接在所述第一矩形升降台的剩余侧壁上,另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二矩形升降台的剩余侧壁上,所述竖直伸缩杆包括依次插装的两个以上的套筒,所述水平踏杆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龙李明轩
申请(专利权)人:陈小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