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侃专利>正文

一种升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610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升降机构,包括一个拥有伸缩支腿,用以提供最小和最大稳定性的稳定台座总成;一个升降系统固定在稳定台座总成上;一个平台总成安装在升降系统顶端随升降系统升高或降低。该升降系统利用互相穿插套接并彼此可做相对伸缩运动的3级套笼总成实现升降运动。一个具有可牵引升降系统的牵引驱动总成被安装在稳定台座总成上,用于牵引各级套笼总成的相对运动。一个可调节的护栏被安装在平台总成的工作平台上,为使用者提供安全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机构
本技术涉及升降机构,尤其是涉及提高稳定性以及改善刚性骨架的升降机构。
技术介绍
多种现有的升降机构都是协助使用者到达那些体能或爬梯等传统方式难以启达的高空作业区域。在人力可及的应用中,任何想到达期望区域的行动都会受到操作者体能持久力的限制。在应用中,多数爬梯都必须斜靠在一个支撑面用以维持必要的稳定性,因此爬梯就稳固性而言前景并不理想。依靠地面的水平伸展,爬梯的稳定性还受制于地面的平整度,这样就需要在爬梯上增加另外的稳定支撑或者其他辅助支撑。动力升降机构也同样适用于工业承载用途。这些类型的装置由于有一定的承重能力,而用以承载多种运输工具或者货物,这类大型升降机构拥有自己的支撑平台及升降系统。但是,这类升降机构的体积过大并采用相对复杂的升降系统,例如剪叉式升降机构,或者伸缩套筒的直臂升降。这类升降机构缺乏结构整体性,且稳定性适时性差。另外,多数这类动力升降机构由于结构设计相对较大且笨重而不适合个人使用。综上所述,提供一款尺寸简洁,配置合理,刚性稳定适合个人使用的升降机构将是一种市场需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用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升降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刚性稳定的升降机构,使其克服现有升降机构存在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升降机构,包括一个拥有伸缩支腿,用以提供最小和最大稳定性的稳定台座总成;一个升降系统固定在稳定台座总成上;一个平台总成安装在升降系统顶端随升降系统升高或降低。该升降系统利用互相穿插套接并彼此可做相对伸缩运动的3级套笼总成。一个具有可牵引升降系统的牵引驱动总成被安装在稳定台座总成上,用于牵引驱动各级套笼总成的相对运动。一个可调节的护栏被安装在平台总成的工作平台上,为使用者提供安全保障。该技术的以上描述及其他特点将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上述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升降机构的一个三维透视图。图2为图1所示升降机构的立体透视图。图3为图1中升降机构的多级套笼总成套装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多级套笼总成的套装拆解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升降机构的仰视三维图。图6为图1所示升降机构的一个动力驱动总成透视图。图7为图1所示的升降机构的可调节护栏透视图。图8A为图1所示升降机构的稳定台座总成中支腿伸展状态的透视图,为清晰起见,将封盖摘除。图8B为8A所示的支腿伸展状态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图1所示升降机构的一个平台总成透视图。图10为图1所示升降机构台座稳定支腿伸展的另一实施例透视图。全部附图中的参考标识与相关特点一一对应。具体实施方式升降机构,参考号为10的第一个实施例,是一个稳固的、安全的并且构造相对简单小巧的多功能升降机构。升降机构10包括一个稳定台座总成20,一个可以从稳定台座总成20向上伸展的可自由伸缩的升降系统30,及一个固连在升降系统30顶部的平台总成70。从附图1、2、8A及8B可见,稳定台座总成20支撑升降系统30,并包括一个可移动台座21。一组可自由伸缩脚轮24与可移动台座21铰接使得升降机构10可移动至需要位置。可移动台座21采用圆形结构以期在制作和操作上更简单,但也可以根据要求制作成其他几何形状。一组可外伸的条型支撑杆件22从一个可移动台座21内的中心榖架21a中以预设的角度间距径向伸出。每个条型支撑杆件22采用一个定长度的空心管并且开有一个可拉伸的导向槽22a。一个可拉伸的实心杆或支腿23的一端与一个对应的脚轮24固连。一个动杆或驱动销轴23a从支腿23的对应端径向伸出。每个支腿23在对应的条型支撑杆件22内滑动同时驱动销轴23a从导向槽22a中伸出。当驱动销轴23a在导向槽内时脚轮24可自由的沿着导向槽22a往复运动。导向槽22a决定了相对应的驱动销轴23a的运动范围。驱动销轴23a还可以限制运动以防止对应运动的支腿23由于意外脱离条型支撑杆件22。脚轮24相对于可移动台座21的自由伸展扩大了稳定台座总成20地面或支撑面的接触范围,从而增加了升降机构的稳定性。除了图中描述的条型支撑杆件22和支腿23的圆形结构,这些设计还可以是任何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或其他几何形状及组合,只要确保支腿23可以在条型支撑杆件22内往复运动。每个脚轮24也可以添加锁定机构(图中未示出),用以当升降机构10在静位状态时避免不安全的移动。为了使脚轮24相对于可移动台座21自由伸缩,稳定台座总成20包括一个环形的,安装在可移动台座21上并相对于中心榖架21a可以转动的稳定驱动装置25。稳定驱动装置25首选为拥有一组弧形导引槽25a的圆盘。每个弧形导引槽25a首选为一个弧形槽用于接收驱动销轴23a。操控稳定驱动装置25的转动,使得每个驱动销轴23a被限制在对应的弧形导引槽25a内在全伸展和全收缩之间运动。弧形导引槽25a的曲率、大小及位置首选为阿基米德螺线用以设定一个稳定驱动装置25的旋转角度,使每个支腿23的伸缩长度都有对应这个角度的恒定变化率。这个变化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取决于上述角度及单一支腿23的长度关系。但是,驱动销轴23a与稳定驱动装置25的连接可以确保脚轮24的瞬时同步转动或往复运动。其他类似于阿基米德螺线的近似曲线也可以被使用。为了使稳定驱动装置25可控转动,稳定驱动装置25包括一个从稳定驱动装置25的上表面伸出的,固定的且靠近台座21中心榖架的偏心边缘的手柄26。一个台座封盖27遮盖稳定驱动装置25,其上开有一个弧形导向槽27a。手柄26从导向槽27a中伸出。弧形导向槽27a相对于台座转向轴线的开角为预先设定,手柄26沿台座21的径向布置。该角度决定转动行程使得支腿23可以自由伸缩。用户可在导向槽27a的两个止点之间自由手工操作手柄26使稳定驱动装置25转动从而使脚轮24相对于台座21径向伸缩。尽管是人工操作,但类似操作也可以采用其他动力或自动控制。由附图1和3-6可见,稳定台座总成20支撑升降系统30,升降系统30沿台座轴向伸出。升降系统30能够控制平台总成70从图2所示的最低高度到图1所示的最高高度之间的任何离地高度运行。升降系统30包括一个多级套笼总成40,一个动力驱动总成50,及一个固连在多级套笼总成40上的牵引驱动总成60。随机操作动力驱动总成50可控制平台总成70的升降运动。多级套笼总成40的第一个实施例如图3和4所示。多级套笼总成40包括一级套笼总成41,二级套笼总成44相对滑动的套连在一级套笼总成41上,三级套笼总成47可滑动的套连在二级套笼总成44上。一级、二级、三级套笼总成41、44、47套连后形成一个笼式结构,因此称为“套笼”。一级套笼总成41的下端盖42a是一级套笼总成的底板。下端盖42a优选为圆盘形状,尽管其他几何形状或辐板形式也可以被使用。同心中孔42c允许动力驱动总成50的部分从中通过。一组按照一定角度间隔排列的第一组笼骨支撑杆43从下端盖42a的一面轴向伸出形成一个整体的桶形笼式形状。第一组笼骨支撑杆43首选为等直径和等长的中空管。这一结构使得套笼结构轻便且坚固。在这个实施例中,一级套笼总成41使用了三个笼骨支撑杆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升降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稳定台座总成,该稳定台座总成包括一组可外展延伸的轮系支腿,用于调整所述升降机构的稳定性;一个升降系统,安装在所述稳定台座总成上;和一个平台总成,安装于所述升降系统的顶部,所述平台总成有一个承载使用者以及随载物品的工作平台,所述升降系统由一组多级套笼总成相互套拉组成并与所述平台总成相连从而可根据需要调节工作平台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8.04 US 15/229,0961.一种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稳定台座总成,该稳定台座总成包括一组可外展延伸的轮系支腿,用于调整所述升降机构的稳定性;一个升降系统,安装在所述稳定台座总成上;和一个平台总成,安装于所述升降系统的顶部,所述平台总成有一个承载使用者以及随载物品的工作平台,所述升降系统由一组多级套笼总成相互套拉组成并与所述平台总成相连从而可根据需要调节工作平台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构,所述稳定台座总成包括;一个移动台座,该移动台座包括中心毂架;一组从所述中心毂架径向辐射出的、彼此按照预定角度间隔排列的条形支撑杆件,其中至少有一个条形支撑杆件具有成型的导向槽;一个条型支腿,该支腿装于所述条形支撑杆件的内部并可延其长度方向滑动,该条型支腿的一端装有滚动轮组中的一个脚轮,该支腿的另一端上带有一个沿径向方向伸出的驱动销轴,该驱动销轴在至少一个条形支撑杆件的导向槽内滑动以带动所述脚轮做径向往复运动;一个回转稳定驱动装置可回转地安装于所述中心毂架上,该稳定驱动装置具有一组弧形导引槽,所述驱动销轴在与之相对应的弧形导引槽内滑动以带动所述脚轮做径向往复运动;一个台座封盖用以遮盖所述稳定驱动装置;所述稳定驱动装置选择性的旋转可相应地驱动所述驱动销轴带动所述支腿及脚轮进行外张或内缩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机构,所述稳定驱动装置包含一个基础扁型碟状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机构,还包括一个从所述稳定驱动装置上表面轴向设置的条形操作把手,所述台座封盖上设有一个弧形槽,所述操作把手穿过所述封盖的弧形槽,变换所述操作把手的方向可实现所述稳定驱动装置的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机构,所述条形支撑杆件、所述条型支腿以及所述弧形导引槽中至少有一个条形支撑杆件、条型支腿以及弧形导引槽的长度较其他条形支撑杆件、条型支腿以及弧形导引槽的长度长。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机构,所述稳定驱动装置的弧形导引槽实质是采用阿基米德螺旋线形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系统还包括:一个动力驱动总成,安装于所述稳定台座总成上,该动力驱动总成包括作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侃玛格丽特·崔·刘赛米欧·侃·刘
申请(专利权)人:崔侃玛格丽特·崔·刘赛米欧·侃·刘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