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摇起升系统以及起重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6592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摇起升系统以及起重机,属于起重设备领域,包括吊具上架、起升机构、制动装置以及多组滑轮组,每组滑轮组包括滑轮主体以及滑轮支架,滑轮主体枢接于滑轮支架;制动装置安装于滑轮支架;制动装置包括有成对设置的制动端,两个成对设置的制动端之间形成夹紧口,滑轮主体伸入夹紧口内,两个夹紧端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以改变夹紧口的间隙进而选择夹紧或者放开滑轮主体;滑轮支架安装于吊具上架,起升机构转动连接滑轮主体,带动吊具上架往复升降运动。该减摇起升系统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有效缩短取物装置的摇摆时间,提高吊装效率以及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摇起升系统以及起重机
本技术涉及起重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减摇起升系统以及起重机。
技术介绍
目前起重设备上使用的取物装置(吊具、吊钩等)减防摇方式主要有刚性防摇、电子防摇、柔性防摇等。刚性防摇效果虽好但对设备的空间要求较高,重量重,存大较大的资源浪费;电子防摇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防摇方式,主要是通过控制对应运行机构速度的方式实现,对设备或外围要求较高,操作人员舒适性较差,只适合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使用;而柔性防摇因结构相对简单、便于实施,效果大多情况可满足使用要求而广泛使用。现柔性防摇方式中主要以独立的八根钢丝绳交叉布置方式防摇效果最佳,但其对起升机构设置有一定要求,导致成本较高,机构布置相对复杂。而采用四根独立的钢丝绳通过设置一定的滑轮组与将钢丝绳按照特定的缠绕方式所形成的防摇装置是近几年出现的新形式,但现有的形式从使用效果上看依然存在较多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摇起升系统,以改善传统的起重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取物装置的防摇晃结构防摇效果差以及存在安全隐患、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重机,以改善传统的起重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取物装置的防摇晃结构防摇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减摇起升系统以及起重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摇起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吊具上架、起升机构、制动装置以及多组滑轮组,每组所述滑轮组包括滑轮主体以及滑轮支架,所述滑轮主体枢接于所述滑轮支架;所述制动装置安装于所述滑轮支架;所述制动装置包括有成对设置的制动端,两个成对设置的所述制动端之间形成夹紧口,所述滑轮主体伸入所述夹紧口内,两个所述夹紧端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以改变所述夹紧口的间隙进而选择夹紧或者放开所述滑轮主体;所述滑轮支架安装于所述吊具上架,所述起升机构转动连接所述滑轮主体,带动所述吊具上架往复升降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摇起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吊具上架、起升机构、制动装置以及多组滑轮组,每组所述滑轮组包括滑轮主体以及滑轮支架,所述滑轮主体枢接于所述滑轮支架;所述制动装置安装于所述滑轮支架;所述制动装置包括有成对设置的制动端,两个成对设置的所述制动端之间形成夹紧口,所述滑轮主体伸入所述夹紧口内,两个所述夹紧端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以改变所述夹紧口的间隙进而选择夹紧或者放开所述滑轮主体;所述滑轮支架安装于所述吊具上架,所述起升机构转动连接所述滑轮主体,带动所述吊具上架往复升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摇起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多组起升组件,每组所述起升组件包括有起升卷筒、钢丝绳以及超载保护装置,同一组所述起升组件的从所述起升卷筒上绕出的所述钢丝绳绕过对应的所述滑轮主体后固定在所述超载保护装置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摇起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起升组件包括两根所述钢丝绳以及两套所述超载保护装置,所述滑轮组设置有四组,所述起升组件设置有两组,两件所述起升卷筒同轴设置,且所述起升卷筒的轴线与所述吊具上架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垂直,四组所述滑轮组位于吊具上架的四个角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摇起升系统,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滑轮组成对设置,两对所述滑轮组沿着吊具上架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同一对所述滑轮组的滑轮主体的轴线的延长线相交于一点,四组所述滑轮组位于两个相交点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摇起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载保护装置包括固定组件以及传感器组件,所述钢丝绳固定在所述固定组件上,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传感器组件相连,所述传感器组件用于检测所述钢丝绳作用在所述固定组件上的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军辉何永旺李平辉张志国韦乃详郭亚楠杨恢政雷发兵袁严冬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铁五新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