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接线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573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式接线柱结构,包括接线盒、内绝缘套、外绝缘套、密封圈、接线柱、六角螺母、螺栓、紧固螺母、平垫圈和接线鼻子,所述接线盒上设有接线孔,接线柱穿接于接线孔中,内绝缘套、外绝缘套和密封圈均套设于接线柱上,且内绝缘套和外绝缘套分别置于接线盒的内、外两侧,密封圈置于接线孔内,六角螺母螺纹连接在接线柱上,旋紧六角螺母,六角螺母将外绝缘套密封抵触于接线孔内,接线柱将内绝缘套密封抵触于接线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密封效果好,接线鼻子与接线柱之间的连接由线鼻子套接线柱结构改成板式结构,电机线不需弯折,可在较小接线盒空间内使用。

A plate type terminal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erminal plate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junction box and the inner insulating sleeve, an insulating sleeve, a sealing ring, six terminals, nut, bolt, nut, washer and wiring nose, the junction box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hole, the terminal penetrates connection hole, inner insulation the outer sleeve, an insulating sleeve and the sealing ring are sheathed on the terminal, on both sides of the insulation sleeve and the outer and inner insulating sleev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terminal box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ealing ring is arranged in the wiring hole, six nut is in threaded connection with the terminal six, tighten the nut, the nut will be six corners of the outer insulating sleeve seal resistance in the connecting hole, the terminal will be sealed against the inner insulating sleeve connecting hole. The sealing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good,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wiring nose and the terminal post is changed from a line nose sleeve terminal column structure to a plate structure, and the motor line needs no bending, and can be used in the small junction box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式接线柱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式接线柱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膨胀发电机电机线与接线柱的连接方式是通过线鼻子压紧电机线,然后将线鼻子套在接线柱上,用螺栓和垫片压紧的方式进行连接。该种方式使得电机线需要弯折,因此需要求较大的接线盒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板式接线柱结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板式接线柱结构,包括包括接线盒、内绝缘套、外绝缘套、密封圈、接线柱、六角螺母、螺栓、紧固螺母、平垫圈和接线鼻子,所述接线盒上设有接线孔,接线柱穿接于接线孔中,内绝缘套、外绝缘套和密封圈均套设于接线柱上,且内绝缘套和外绝缘套分别置于接线盒的内、外两侧,密封圈置于接线孔内,六角螺母螺纹连接在接线柱上,旋紧六角螺母,六角螺母将外绝缘套密封抵触于接线孔内,接线柱将内绝缘套密封抵触于接线孔内;在接线柱上的内末端的圆周壁上对称设有两连接平台部,在平台部上设有通孔,螺栓穿接于通孔内,两平垫圈和两接线鼻子套设于螺栓上,紧固螺母螺纹连接在螺栓上,旋紧紧固螺母,一平垫圈对应将一接线鼻子压紧于一平台部上。进一步地,所述接线柱上设有第一圆台部和第二圆台部,第一圆台部位于第二圆台部的内侧,且第一圆台部的直径大于第二圆台部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内绝缘套和外绝缘套均为T形状。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接线鼻子与接线柱之间的连接由线鼻子套接线柱结构改成板式结构,电机线不需弯折,可在较小接线盒空间内使用;2)接线鼻子在接线柱的平台部上旋转,可以用于接来自不同、任意方向的电机线,无须弯折电机线,适用多方向电机线出线方式;3)本专利技术使用时,旋转六角螺母即可实现内、外绝缘套的密封,避免在狭窄的空间内进行困难的操作,同时也能保证密封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接线柱的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内、外绝缘套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板式接线柱结构,包括接线盒11、内绝缘套12、外绝缘套13、密封圈14、接线柱15、六角螺母16、螺栓21、紧固螺母22、平垫圈23和接线鼻子24,在接线盒11上设有接线孔111,接线柱15穿接于接线孔111中,内绝缘套12、外绝缘套13和密封圈14均套设于接线柱15上,且内绝缘套12和外绝缘套13分别置于接线盒11的内、外两侧,密封圈14置于接线孔111内,六角螺母16螺纹连接在接线柱15上,旋紧六角螺母16,六角螺母16将外绝缘套13密封抵触于接线孔111内,接线柱15将内绝缘套12密封抵触于接线孔111内。在接线柱15上的内末端的圆周壁上对称设有两连接平台部150,在平台部150上设有通孔153,螺栓21穿接于通孔153内,两平垫圈23和两接线鼻子24套设于螺栓21上,紧固螺母22螺纹连接在螺栓21上,旋紧紧固螺母22,一平垫圈23对应将一接线鼻子24压紧于一平台部150上。在接线柱15上设有第一圆台部151和第二圆台部152,第一圆台部151位于第二圆台部152的内侧,且第一圆台部151的直径大于第二圆台部152的直径。内绝缘套12套设于第二圆台部152上,旋紧六角螺母16时,第一圆台部151将内绝缘套12密封抵触于接线孔111内。本专利技术中的内绝缘套12上设有第一台阶部121,在外绝缘套13上设有第二台阶部131,接线盒11上的接线孔111为台阶孔,外绝缘套13的第二台阶部131将密封圈14抵触于接线孔111的台阶面上。本专利技术使用时,旋转六角螺母16即可实现内、外绝缘套的密封,避免在狭窄的空间内进行困难的操作,同时也能保证密封效果。接线鼻子24与接线柱15之间的连接由线鼻子套接线柱结构改成板式结构,电机线不需弯折,可在较小接线盒空间内使用。接线鼻子24在接线柱15的平台部150上旋转,可以用于接来自不同、任意方向的电机线,无须弯折电机线,适用多方向电机线出线方式。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板式接线柱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式接线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盒(11)、内绝缘套(12)、外绝缘套(13)、密封圈(14)、接线柱(15)、六角螺母(16)、螺栓(21)、紧固螺母(22)、平垫圈(23)和接线鼻子(24),所述接线盒(11)上设有接线孔(111),接线柱(15)穿接于接线孔(111)中,内绝缘套(12)、外绝缘套(13)和密封圈(14)均套设于接线柱(15)上,且内绝缘套(12)和外绝缘套(13)分别置于接线盒(11)的内、外两侧,密封圈(14)置于接线孔(111)内,六角螺母(16)螺纹连接在接线柱(15)上,旋紧六角螺母(16),六角螺母(16)将外绝缘套(13)密封抵触于接线孔(111)内,接线柱(15)将内绝缘套(12)密封抵触于接线孔(111)内;在接线柱(15)上的内末端的圆周壁上对称设有两连接平台部(150),在平台部(150)上设有通孔(153),螺栓(21)穿接于通孔(153)内,两平垫圈(23)和两接线鼻子(24)套设于螺栓(21)上,紧固螺母(22)螺纹连接在螺栓(21)上,旋紧紧固螺母(22),一平垫圈(23)对应将一接线鼻子(24)压紧于一平台部(15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式接线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盒(11)、内绝缘套(12)、外绝缘套(13)、密封圈(14)、接线柱(15)、六角螺母(16)、螺栓(21)、紧固螺母(22)、平垫圈(23)和接线鼻子(24),所述接线盒(11)上设有接线孔(111),接线柱(15)穿接于接线孔(111)中,内绝缘套(12)、外绝缘套(13)和密封圈(14)均套设于接线柱(15)上,且内绝缘套(12)和外绝缘套(13)分别置于接线盒(11)的内、外两侧,密封圈(14)置于接线孔(111)内,六角螺母(16)螺纹连接在接线柱(15)上,旋紧六角螺母(16),六角螺母(16)将外绝缘套(13)密封抵触于接线孔(111)内,接线柱(15)将内绝缘套(12)密封抵触于接线孔(11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吴立华董继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磁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