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系指融合微脂粒,被PH控制之微脂粒融合作用,及这些微脂粒作为制药或类似制剂之载体时的用途。当微脂粒介质之PH被制成酸性时,含有(例如)磷脂酰乙醇胺及棕榈酰高半胱胺酸之微脂粒快速地发生融合。 微脂粒系为含有一个或多个微脂粒双层之囊胞,此微脂粒双层是完全围绕内部的水性空间。它们通常系由磷脂或其他脂族分子以单纯形式或以与其他分子诸如脂醇,长链酸或碱,或膜蛋白质等结合之形式制成。微脂粒之结构可为多层大囊胞(0.5至5微米)至单层小囊胞(250-750埃)形式。习惯上是根据大小来分类微脂粒,并使用三个字的字头语来命名所论及的微脂粒型。多层囊胞一般命名为(MLV)。单层小囊胞一般命名为(SUV)。而单层大囊胞则命名为(LUV)。下列之每一事例中的化学组合物一般是以字头语称之。参见D·Papahadjopoulos,Ann,N·Y·Acad,Sci308 1(1978)and Ann·Rpts·Med·Chem,14 250(1979),其说明已入本文中以供参考。 微脂粒制剂可由多种技术制得,其中包括乙醇注射法,(Batzri et al,Bio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融合微脂粒之方法,其中包括:(1)制造含有至少20摩尔百分比两性分子(含一个或多个弱酸官能基团)之微脂粒;(2)将这些来自步骤(a)之微脂粒的PH降至低于PH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融合微脂粒之方法,其中包括(1)制造含有至少20摩尔百分比两性分子(含一个或多个弱酸官能基团)之微脂粒;(2)将这些来自步骤(a)之微脂粒的PH降至低于PH7。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上述两性分子的弱酸官能基团系为一个或多个羧基团。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上述之两性分子系为长链(C12至C30)脂肪酸。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上述长链脂肪酸系由棕榈酸及油酸所择定。5、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上述两性分子系为棕榈酰高半胱酸。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步骤(b)内,PH值被降至6.0以下。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步骤(b)内,PH值被降低至5.0以下。8、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步骤(b)系使用水性无机酸进行。9、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水性无机酸为盐酸。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此方法又包括形成步骤(a)内之微脂粒而该微脂粒含有可形成六方相趋势之两性分子。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上述六方相两性分子系为磷脂酰乙醇胺或其酸加成性长链(C16-C24)酯。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上述长链酯系为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对上述含一个或多个弱酸官能基团之两性分子之摩尔比约为8∶2。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上述含一个或多个弱酸官能基团之两性分子系由棕榈酰高半胱胺酸,棕榈酸及油酸所择定。15、将外来的物质插至活细胞中之方法,其中此方法包括(a)将外来物料装至由两性分子(含一个多或多个弱酸官能基团)所制成之PH灵敏性微脂粒中;且(b)令上述活细胞与上述已内封之PH灵敏性微脂粒接触,因而发生插入作用。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利夫黄,康纳,
申请(专利权)人:田纳西大学研究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