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多功能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371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便携式多功能电动车,包括车身、电池、控制器和开关,车身前端可转动的设有前车架,车身后端固定有后车架,后车架枢接有后轮,前车架枢接有前轮,后轮内置有轮毂电机,电池、开关和轮毂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车身设有可拔出独立使用的车座,所述车身两侧均铰接有一折叠板,所述前车架包括顺次连接的固定座、龙头内杆、龙头外杆和前叉,前轮枢接在前叉内,龙头外杆可伸缩的套设在龙头内杆外且龙头内杆上设有控制龙头内杆伸缩的调节机构,固定座两端分别铰接有一车把,可折叠节省大面积的停车、存储和运输空间;可以伸展开当餐桌使用,座垫可单独拿出作为餐椅使用,绿色环保节能,体现了新时代对环境的友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多功能电动车
本技术属于电动车
,具体涉及便携式多功能电动车。
技术介绍
随着蓄电池技术的发展,电动车以其低成本、绿色环保等优势逐渐成为城市中主要的代步工具之一。但目前市面上的电动车结构普遍过于复杂,不便于生产与维修,体积大且重量重,市面上有出现折叠电动车其特点可折叠、体积小、易存放、便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现有的折叠电动车存在功能单一和用户体验不佳等问题,因而有必要针对现有的折叠电动车的结构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便携式多功能电动车,可折叠节省大面积的停车、存储和运输空间;可以伸展开当餐桌使用,座垫可单独拿出作为餐椅使用,绿色环保节能,体现了新时代对环境的友好。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主要技术解决手段是提供便携式多功能电动车,包括车身、电池、控制器和开关,车身前端可转动的设有前车架,车身后端固定有后车架,后车架枢接有后轮,前车架枢接有前轮,后轮内置有轮毂电机,电池、开关和轮毂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车身设有可拔出独立使用的车座,所述车身两侧均铰接有一折叠板,所述前车架包括顺次连接的固定座、龙头内杆、龙头外杆和前叉,前轮枢接在前叉内,龙头外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便携式多功能电动车

【技术保护点】
便携式多功能电动车,包括车身、电池、控制器和开关,车身前端可转动的设有前车架,车身后端固定有后车架,后车架枢接有后轮(1),前车架枢接有前轮(2),后轮(1)内置有轮毂电机,电池、开关和轮毂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车身设有可拔出独立使用的车座(3),所述车身两侧均铰接有一折叠板(4),所述前车架包括顺次连接的固定座(5)、龙头内杆(6)、龙头外杆(7)和前叉(8),前轮(2)枢接在前叉(8)内,龙头外杆(7)可伸缩的套设在龙头内杆(6)外且龙头内杆(6)上设有控制龙头内杆(6)伸缩的调节机构(9),固定座(5)两端分别铰接有一车把(10)。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多功能电动车,包括车身、电池、控制器和开关,车身前端可转动的设有前车架,车身后端固定有后车架,后车架枢接有后轮(1),前车架枢接有前轮(2),后轮(1)内置有轮毂电机,电池、开关和轮毂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车身设有可拔出独立使用的车座(3),所述车身两侧均铰接有一折叠板(4),所述前车架包括顺次连接的固定座(5)、龙头内杆(6)、龙头外杆(7)和前叉(8),前轮(2)枢接在前叉(8)内,龙头外杆(7)可伸缩的套设在龙头内杆(6)外且龙头内杆(6)上设有控制龙头内杆(6)伸缩的调节机构(9),固定座(5)两端分别铰接有一车把(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包括主车架(11)、主车架(11)两侧均设有的车壳(12)和主车架(11)底部设有的底座,所述两个折叠板(4)分别铰接在两个车壳(12)上,其中一个车壳(12)开设有检修孔(13),检修孔(13)设有盖板(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顶端面后部设有凹陷区(15),车座(3)设在凹陷区(15)内,车座(3)包括坐垫(16)和固定在坐垫(16)底部且插接在主车架(11)内的支撑杆(17),支撑杆(17)上铰接有至少三个支撑腿(18)。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日健牟国清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黄岩博创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