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三轮车的前保险杠组件,所述前保险杠组件固定在车辆前端的主梁和边梁上,包括:横撑,所述横撑与所述车辆的前主梁固定连接;竖撑,所述竖撑对称设于所述横撑的两侧,且与所述车辆的边梁固定连接;弯管,所述弯管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管部、第二管部和过渡部,且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横撑的两侧;以及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多个,且设于所述横撑的下端,以固定和限制所述弯管,当所述弯管打开时,所述第一管部与所述连接板相止抵,当所述弯管关闭时,所述第二管部与所述连接板相止抵,该组件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前保险杠组件具有承载能力,且方便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动三轮车的前保险杠组件和电动三轮车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动三轮车的前保险杠组件和电动三轮车。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特别是受石油资源枯竭、油价飞涨、通货膨胀等环境与社会因素的推动,更使电动车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正开始形成新的、空前巨大的市场与研发、设计及生产制造、使用热潮。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市场对电动车的款式、性能、结构等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前保险杠结构复杂,安全性不高,且不具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电动三轮车的前保险杠组件,该组件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前保险杠组件具有承载能力,方便运输。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用于电动三轮车的前保险杠组件的电动三轮车。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电动三轮车的前保险杠组件,包括:横撑,所述横撑与所述车辆的前主梁固定连接;竖撑,所述竖撑对称设于所述横撑的两侧,且与所述车辆的边梁固定连接;弯管,所述弯管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管部、过渡部和第二管部,且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横撑的两侧;以及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多个,且设于所述横撑的下端,以固定和限制所述弯管,当所述弯管打开时,所述第一管部与所述连接板相止抵,当所述弯管关闭时,所述第二管部与所述连接板相止抵。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横撑的两端设置活动的弯管,可以旋转弯管使弯管达到不同的状态来实现弯管的打开和关闭,使保险杠组件具有承载力,而且这种旋转式保险杠组件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能够方便运输。另外,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电动三轮车的前保险杠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竖撑与所述横撑之间的夹角A为锐角。进一步地,所述弯管与所述横撑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优选地,所述弯管与所述横撑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栓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横撑上,所述弯管上设有定位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定位孔,螺母旋拧于所述螺栓的另一端。优选地,所述弯管为90度弯管。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上还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为块状结构,所述缓冲垫固定于所述连接板的上端。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垫的下端一体形成有凸起,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上下贯通的固定孔,所述凸起适于与所述固定孔相配合。优选地,所述缓冲垫为橡胶件。进一步地,所述前保险杠组件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分别设于所述横撑、所述竖撑和所述弯管的自由端。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电动三轮车,由于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电动三轮车的前保险杠组件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能够增大保险杠组件的承载能力,方便运输等优点,故而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电动三轮车具有安全性高、承载空间大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电动三轮车的前保险杠组件弯管打开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3为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弯管关闭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横撑1;竖撑2;弯管3;第一管部31;过渡部32;第二管部33;连接板4;缓冲垫41;凸起411;紧固件5;螺栓51;螺母52;端盖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电动三轮车的前保险杠组件包括横撑1、竖撑2、弯管3和连接板4。横撑1,横撑1为管状结构与车辆的前主梁固定连接,例如,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横撑1焊接到前主梁上;竖撑2,竖撑2对称设于横撑1的两侧,且与车辆的边梁固定连接,也就是说,竖撑2为两个,对称的焊接在横撑1的两端,与车辆的边梁也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通过这种焊接的方式可以使保险杠组件更加牢固的固定在车辆的前端,当车辆发生撞击时,对车辆起到保护的作用;弯管3,弯管3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管部31、过渡部32和第二管部33,且可活动地设于横撑1的两侧,也就是说,弯管3为两个,对称连接在横撑1的两侧,而且弯管3与横撑1之间活动连接;以及连接板4,连接板4为多个,且设于横撑1的下端,以固定和限制弯管3,当弯管3打开时,第一管部31与连接板4相止抵,当弯管3关闭时,第二管部33与连接板4相止抵,具体地,连接板4可以为四个,每个弯管3对应两个连接板4,当弯管3打开时,第一管部31与其中一个连接板4相止抵,这样可以使保险杠的承载力增大,例如,当使用电动车运输块状物体时,可以将被运输物搭载在打开的弯管3上,当使用电动车运输环状物体时,可以将环状物体通过搭载在弯管3和电动车后座上运输;当弯管3关闭时,第二管部33与另一个连接板4相止抵,使弯管3回收,以减小其所占用的空间,并对电动车起到保护作用。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横撑1的两端设置活动的弯管3,可以旋转弯管3使弯管3达到不同的状态来实现弯管3的打开和关闭,使保险杠组件具有承载力,而且这种旋转式保险杠组件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能够方便运输。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竖撑2与横撑1之间的夹角A为锐角,也就是说,在保险杠组件安装在电动三轮车上时,由于竖撑2与横撑1之间的夹角呈锐角,这样可以使横撑1接近地面,减小保险杠组件占用的空间。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弯管3与横撑1之间通过紧固件5连接,例如,弯管3与横撑1之间通过螺栓51连接,螺栓51的头部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横撑1上,弯管3上设有定位孔,螺栓51的螺杆穿过定位孔,螺母旋拧于螺杆上的外螺纹处,通过这种连接方式可以将弯管3活动地与横撑1相连接,连接方便可靠。值得说明的是,当需要将弯管3打开时,旋松螺母,使弯管3的第一管部31抵止在连接板4上,此时旋紧螺母,固定弯管3的打开状态;当需要将弯管3关闭时,旋松螺母,使弯管3的第二管部33抵止在连接板4上,此时旋螺母,固定弯管3的关闭状态。优选地,如图1和图4所示,弯管3为90度弯管3,也就是说,当弯管3打开时,第二管部33垂直于横撑1,这样可以增大车辆的承载空间,当弯管3关闭时,第二管部33抵止在连接块上,这样可以使在不需要增大车辆承载空间时,使弯管3呈收缩状态,即关闭状态。通过使用90度弯管3这样可以方便打开和关闭弯管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连接板4的上还设有缓冲垫41,缓冲垫41为块状结构,缓冲垫41固定于连接板4的上端,即在与第二管部33相抵止的连接板4上设有缓冲垫41,这样可以使弯管3在处于关闭状态时,对弯管3起到缓冲作用,尤其是当车辆发生撞击时,弯管3部先与被撞物体相接触,通过设置缓冲垫41也可以对冲击力起到缓冲的作用。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缓冲垫41的下端一体形成有凸起411,连接板4上设有上下贯通的固定孔,凸起411适于与固定孔相配合。具体地,凸起411包括圆柱状的第一凸起和形成在第一凸起下端的第二凸起,第一凸起适于与定位孔配合,第二凸起的周向尺寸大于第一凸起和固定孔的直径,在缓冲垫41与固定孔配合的过程中,第二凸起通过自身的变形穿过固定孔,依靠第二凸起将缓冲垫41固定在连接板4上。通过在连接板4上形成有凸起411可以方便安装缓冲垫41,使缓冲垫41固定的更加牢固,防止发生脱落。优选地,缓冲垫41为橡胶件,由于橡胶是一种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可以很好的缓冲冲击力,而且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动三轮车的前保险杠组件,所述前保险杠组件固定在车辆前端的主梁和边梁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撑(1),所述横撑(1)与所述车辆的前主梁固定连接;竖撑(2),所述竖撑(2)对称设于所述横撑(1)的两侧,且与所述车辆的边梁固定连接;弯管(3),所述弯管(3)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管部(31)、过渡部(32)和第二管部(33),且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横撑(1)的两侧;以及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为多个,且设于所述横撑(1)的下端,以固定和限制所述弯管(3),当所述弯管(3)打开时,所述第一管部(31)与所述连接板(4)相止抵,当所述弯管(3)关闭时,所述第二管部(33)与所述连接板(4)相止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动三轮车的前保险杠组件,所述前保险杠组件固定在车辆前端的主梁和边梁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撑(1),所述横撑(1)与所述车辆的前主梁固定连接;竖撑(2),所述竖撑(2)对称设于所述横撑(1)的两侧,且与所述车辆的边梁固定连接;弯管(3),所述弯管(3)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管部(31)、过渡部(32)和第二管部(33),且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横撑(1)的两侧;以及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为多个,且设于所述横撑(1)的下端,以固定和限制所述弯管(3),当所述弯管(3)打开时,所述第一管部(31)与所述连接板(4)相止抵,当所述弯管(3)关闭时,所述第二管部(33)与所述连接板(4)相止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三轮车的前保险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撑(2)与所述横撑(1)之间的夹角A为锐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三轮车的前保险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3)与所述横撑(1)之间通过紧固件(5)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动三轮车的前保险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3)与所述横撑(1)之间通过螺栓(51)连接,所述螺栓(5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鹿世敏,严翠敏,刘珍珍,魏志,朱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彭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