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保险杠吸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6320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保险杠吸能装置,具体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碰撞面、加强面和固定面,碰撞面和固定面分别设置在加强面的两侧,碰撞面和加强面之间通过两个支架连接,加强面上还设置有吸能块,加强面包括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之间通过金属瓦楞板连接,加强面和固定面之间通过矩形管连接,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均为U形,且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内均设置有缓冲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逐级多次对撞击时产生的撞击力进行吸收,且可改变撞击力传递方向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保险杠吸能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保险杠吸能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保险杠吸能盒是车辆发生碰撞时重要的吸能装置。理想的吸能盒需具备以下特点:低速碰撞中自身充分变形以吸收大部分碰撞能量,保护轿车车身主体结构以及底盘和电器系统昂贵零部件不收损伤;高速碰撞中,吸能盒充分变形,尽可能吸收更多能量,同时变形后残体能够平稳地传递后期的碰撞载荷。现有的吸能盒一般通过两块金属钣金焊接成中空结构,两块钣金上分布诱导变形结构,如:开孔、诱导槽等;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种吸能盒受力后压溃力不均匀,变形的稳定性较差,从而导致吸能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逐级多次对撞击时产生的撞击力进行吸收,且可改变撞击力传递方向的汽车保险杠吸能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保险杠吸能装置,包括碰撞面、加强面和固定面,碰撞面和固定面分别设置在加强面的两侧,碰撞面和加强面之间通过两个支架连接,加强面上还设置有吸能块,加强面包括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之间通过金属瓦楞板连接,加强面和固定面之间通过矩形管连接,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均为U形,且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内均设置有缓冲块。优选的,所述吸能块包括第一吸能块和第二吸能块,第一吸能块和第二吸能块相间隔且等距设置在加强面上,当受到撞击时,碰撞面首先变形,第一吸能块和第二吸能块再次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吸收。优选的,所述吸能块与支架设置在加强面的同一面上,便于吸能块与支架均能对撞击时产生的冲击力缓冲吸收。优选的,所述第一吸能块为网格状长方体结构,当第一吸能块受到撞击时会产生形变,从而吸收撞击力。优选的,所述第二吸能块为聚氨酯材料制成,具有很好的减震效果。优选的,所述金属瓦楞板设置在两个支架之间的加强面上,便于受到一定的撞击力时,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之间的金属瓦楞板首先变形、断裂,其次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分别在支架的作用下向固定面两侧变形,从而吸收冲击力和改变撞击力方向保护固定面。优选的,所述支架为V形或X形,且支架为蜂窝状,使得支架更容易吸收撞击力。优选的,所述缓冲块为吸能缓冲材料制成,能更好的吸收撞击力和起到缓冲作用。本技术的优点:具有逐级多次对撞击时产生的撞击力进行吸收,且可改变撞击力传递方向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汽车保险杠吸能装置的支架为V形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汽车保险杠吸能装置的支架为X形时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碰撞面;2、加强面;21、第一加强板;22、第二加强板;23、金属瓦楞板;3、固定面;4、支架;5、吸能块;51、第一吸能块;52、第二吸能块;6、矩形管;7、缓冲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汽车保险杠吸能装置,包括碰撞面1、加强面2和固定面3,碰撞面1和固定面3分别设置在加强面2的两侧,碰撞面1和加强面2之间通过两个支架4连接,加强面2上还设置有吸能块5,加强面2包括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之间通过金属瓦楞板23连接,加强面2和固定面3之间通过矩形管6连接,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均为U形,且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内均设置有缓冲块7。吸能块5包括第一吸能块51和第二吸能块52,第一吸能块51和第二吸能块52相间隔且等距设置在加强面2上,当受到撞击时,碰撞面1首先变形,第一吸能块51和第二吸能块52再次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吸收,吸能块5与支架4设置在加强面2的同一面上,便于吸能块5与支架4均能对撞击时产生的冲击力缓冲吸收,第一吸能块51为网格状长方体结构,当第一吸能块51受到撞击时会产生形变,从而吸收撞击力,第二吸能块52为聚氨酯材料制成,具有很好的减震效果,金属瓦楞板23设置在两个支架4之间的加强面2上,便于受到一定的撞击力时,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之间的金属瓦楞板23首先变形、断裂,其次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分别在支架4的作用下向固定面3两侧变形,从而吸收冲击力和改变撞击力方向保护固定面3,支架4为V形或X形,且支架4为蜂窝状,使得支架4更容易吸收撞击力,缓冲块7为吸能缓冲材料制成,能更好的吸收撞击力和起到缓冲作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受到撞击时,碰撞面1首先变形,第一吸能块51和第二吸能块52再次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吸收,支架4为V形或X形,且支架4为蜂窝状,可在收到外力时逐渐变形,大大减少撞击力,再由第一吸能块51和第二吸能块52对撞击时产生的冲击力再次缓冲吸收,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之间的金属瓦楞板23变形、断裂,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分别在支架4的作用下向固定面3两侧变形,从而吸收冲击力和改变撞击力方向保护固定面3。本技术的优点:具有逐级多次对撞击时产生的撞击力进行吸收,且可改变撞击力传递方向等优点。以上所述仅为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创造,凡在本技术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保险杠吸能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保险杠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碰撞面(1)、加强面(2)和固定面(3),碰撞面(1)和固定面(3)分别设置在加强面(2)的两侧,碰撞面(1)和加强面(2)之间通过两个支架(4)连接,加强面(2)上还设置有吸能块(5),加强面(2)包括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之间通过金属瓦楞板(23)连接,加强面(2)和固定面(3)之间通过矩形管(6)连接,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均为U形,且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内均设置有缓冲块(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保险杠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碰撞面(1)、加强面(2)和固定面(3),碰撞面(1)和固定面(3)分别设置在加强面(2)的两侧,碰撞面(1)和加强面(2)之间通过两个支架(4)连接,加强面(2)上还设置有吸能块(5),加强面(2)包括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之间通过金属瓦楞板(23)连接,加强面(2)和固定面(3)之间通过矩形管(6)连接,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均为U形,且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2)内均设置有缓冲块(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保险杠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吸能块(5)包括第一吸能块(51)和第二吸能块(52),第一吸能块(51)和第二吸能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强钱文琴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巨豪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