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宜宾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高安全性能的新型车辆逃生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2860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逃生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安全性能的新型车辆逃生窗,安全性高、结构简单,便于改造安装。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高安全性能的新型车辆逃生窗,包括车窗,所述车窗的底部与车体铰接,顶部朝内的一面设置锁定机构;所述车窗包括窗框和设置在窗框内的两层窗体,所述两层窗体中的一层为与窗框固接的固定窗体,另一层为可沿窗框高度方向滑动活动窗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更加的省时省力,提高了逃生者的逃生几率,减小了事故的伤亡,降低了逃生者受到二次伤害的风险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和普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安全性能的新型车辆逃生窗
本技术涉及车辆逃生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安全性能的新型车辆逃生窗。
技术介绍
目前公交车采用最多的紧急救援措施是乘客自救,而自救的方式大多是使用安全锤破窗逃出,但如今安全锤被盗已成了普遍现象,全国的公交公司都出现了安全锤“配了丢、丢了配”的恶性循环,给公交公司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还造成安全隐患。即使现有部分安全锤有了丢失报警装置,加上国民素质提升,丢失情况有所好转,但因其结构所限,安全锤往往在紧急情况下无法达到逃生目的。经过调查发现,公交车大多是使用的横推式车窗,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难以打开,且长途大巴的车窗更是封闭型的,而车上所备的安全锤需要敲打车窗边缘和四角。大大消耗了乘客们宝贵的逃生时间。况且对于一些身体不便的乘客,要从车窗逃生是件非常困难的事,而且即使能够从车窗逃生,逃生乘客往往也会因车窗离地高度过高而受到二次伤害。现国内针对“应急逃生窗”也开展了大量研究,如遇紧急情况,乘客只要下拉把手,将车窗外推即可,车窗长130厘米,宽120厘米,方便乘客在应急时逃生。但其结构铰链在上,且为上推打开,非常占有逃生空间与浪费逃生时间。且国内外现有的针对“汽车逃生窗”的研究获得大量成果均未能大面积推广,说明其对解决现有的逃生问题仍有不足。因此针对汽车逃生装置的进一步创新研究显得尤为必要,且具有较大的研究前景与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安全性能的新型车辆逃生窗,安全性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大量改变汽车的现有结构,便于改造安装。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高安全性能的新型车辆逃生窗,包括车窗,所述车窗的底部与车体铰接,顶部朝内的一面设置锁定机构;所述车窗包括窗框和设置在窗框内的两层窗体,所述两层窗体中的一层为与窗框固接的固定窗体,另一层为可沿窗框高度方向滑动的活动窗体。优选的,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杆和凹槽,所述凹槽位于车窗下方的车体表面且沿竖向延伸,所述支杆的一端与窗框侧面的中部铰接,另一端位于凹槽内且与凹槽构成滑动配合。优选的,所述支杆与凹槽相对的一端设置与凹槽相配合的滑轮。优选的,所述窗框两侧的内表面设置沿窗框高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活动窗体的两侧设置与滑槽相配合的凸棱,所述凸棱位于滑槽内。优选的,所述固定窗体位于内层,活动窗体位于外层,所述活动窗体顶部朝内的一面沿宽度方向设置窗帘悬挂条。优选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弯勾和设置在车体上的开启把手;所述弯勾位于活动窗体顶部朝内的一面,所述开启把手的中部与车体铰接,且铰接位置的一侧为与弯勾相配合的勾部,另一侧为手持部。优选的,所述勾部由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端部铰接构成,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设置中空的玻璃柱,所述玻璃柱内充填热膨胀介质。优选的,所述活动窗体由边框及玻璃构成,所述活动窗体顶部的边框内设置有气体发生室,活动窗体顶部外表面粘附有沿活动窗体宽度方向延伸的橡胶充气囊,所述橡胶充气囊与气体发生室之间通过进气管连通;所述气体发生室内包括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腔体,所述腔体内分别盛装不同的制剂,所述制剂在车窗倾斜至一定角度时在气体发生室内混合并快速放出气体。优选的,所述气体发生室的底部设置两块相互平行的竖向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高度低于气体发生室的高度;所述分隔板由靠近车内的一侧向靠近车外的一侧斜向上倾斜,并将气体发生室分隔为三个腔体,所述三个腔体中位于两侧的腔体内分别盛装制剂。优选的,所述制剂为盐酸和碳酸钙,所述盐酸盛装在靠近车内的腔体中,所述碳酸钙盛装在靠近车外的腔体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1、在发生事故时,将锁定机构解锁并向外推动车窗,使车窗向车外翻转,由于采用车窗底部与车体铰接的方式,一方面打开后窗口空间更大,另一方面在车窗翻转的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其自身重力,更加的省时省力,提高了逃生者的逃生几率,减小了事故的伤亡。2、翻转后的车窗就构成了一个供逃生者逃生的滑梯,在车窗翻转的同时,由于活动窗体沿着窗框的高度方向滑出,活动窗体直接落在地面上或接近落在地面上,延长了滑梯的整体长度。降低了逃生者受到二次伤害的风险。3、本技术对车体的改造结构简单,不需大量改变汽车的现有结构,且成本低便于推广和普及。附图说明图1为车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C部放大图;图5为车窗的安装示意图;图6为图5中所示结构一种使用状态的立体;图7为锁定机构的安装示意图;图8为一种优选的开启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橡胶充气囊的安装示意图;图10为图9中所示结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10所示的一种具有高安全性能的新型车辆逃生窗,包括车窗1,所述车窗1安装在车体2窗口处,车窗1的形状和尺寸与窗口相配合。所述车窗1的底部与车体2铰接,车窗1可绕铰接处的铰接轴向车外翻转。车窗1顶部朝内的一面设置锁定机构,锁定机构用于将车窗1和车体2锁紧,打开锁定机构后车窗1就可进行翻转,也就是说锁定机构就是打开车窗1的开关。所述锁定机构的具体结构较多,例如:所述锁定机构可以是在车窗1顶部及车体2对应位置分别设置一个耳板,通过一根插销将车窗1和车体2锁定。也可以是车窗1和车体2上对应位置分别设置电磁铁和永磁铁,电磁铁处于常开状态且由按钮进行控制,发生事故时,按下按钮即可解锁。为了简化锁定机构的结构、降低成本,更好的做法是,如图7所示,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弯勾12和设置在车体2上的开启把手13。所述弯勾12位于车窗1的顶部朝车内的一面,所述开启把手13位于车体2上与弯勾12相对处,所述开启把手13的中部与车体2铰接,且铰接位置的一侧为与弯勾12相配合的勾部14,另一侧为手持部。在车窗1处于关闭状态时,勾部14勾住弯勾12实现锁定,需要打开车窗1时,则握着手持部进行旋转,使勾部14与弯勾12脱离,实现解锁。结合图1、5和6所示,所述车窗1包括窗框3和设置在窗框3内的两层窗体,所述两层窗体中的一层为与窗框3固接的固定窗体4,另一层为可沿窗框3高度方向滑动活动窗体5。既可以是固定窗体4在外,活动窗体5在内。也可以是固定窗体4在内,活动窗体5在外。由于固定窗体4直接与窗框3固接,通常无需单独设置框,而是直接以窗框3作为固定窗体4的框,然后安装钢化玻璃构成。所述活动窗体5由于需要沿着窗框3进行滑动,通常还设置有独立的框,并在框内安装钢化玻璃构成。而弯勾12既可以安装在固定窗体4的顶部,也就是窗框3的顶部朝内的一面,也可以安装在活动窗体5的顶部朝内的一面。为了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性能,还可以在所述活动窗体5顶部朝内的一面沿宽度方向设置窗帘悬挂条11,窗帘悬挂条11用于挂设窗帘。本技术对车体的改造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和普及。本技术在车辆发生事故时,将锁定机构解锁并向外推动车窗1,使车窗1向车外翻转,由于采用车窗1底部与车体2铰接的方式,一方面打开后窗口空间更大,另一方面在车窗1翻转的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其自身重力,更加的省时省力,提高了逃生者的逃生几率,减小了事故的伤亡。翻转后的车窗1就构成了一个供逃生者逃生的滑梯,在车窗1翻转的同时,由于活动窗体5沿着窗框3的高度方向滑出,活动窗体5直接落在地面上或接近落在地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高安全性能的新型车辆逃生窗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高安全性能的新型车辆逃生窗,包括车窗(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1)的底部与车体(2)铰接,顶部朝内的一面设置锁定机构;所述车窗(1)包括窗框(3)和设置在窗框(3)内的两层窗体,所述两层窗体中的一层为与窗框(3)固接的固定窗体(4),另一层为可沿窗框(3)高度方向滑动的活动窗体(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安全性能的新型车辆逃生窗,包括车窗(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1)的底部与车体(2)铰接,顶部朝内的一面设置锁定机构;所述车窗(1)包括窗框(3)和设置在窗框(3)内的两层窗体,所述两层窗体中的一层为与窗框(3)固接的固定窗体(4),另一层为可沿窗框(3)高度方向滑动的活动窗体(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安全性能的新型车辆逃生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杆(6)和凹槽(7),所述凹槽(7)位于车窗(1)下方的车体(2)表面且沿竖向延伸,所述支杆(6)的一端与窗框(3)侧面的中部铰接,另一端位于凹槽(7)内且与凹槽(7)构成滑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高安全性能的新型车辆逃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6)与凹槽(7)相对的一端设置与凹槽(7)相配合的滑轮(8)。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高安全性能的新型车辆逃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3)两侧的内表面设置沿窗框(3)高度方向延伸的滑槽(9),所述活动窗体(5)的两侧设置与滑槽(9)相配合的凸棱(10),所述凸棱(10)位于滑槽(9)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高安全性能的新型车辆逃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窗体(4)位于内层,活动窗体(5)位于外层,所述活动窗体(5)顶部朝内的一面沿宽度方向设置窗帘悬挂条(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高安全性能的新型车辆逃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弯勾(12)和设置在车体(2)上的开启把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运好陈守安陶贵兵杨建华李成杰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