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向流通风系统的交叉管路热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向流通风系统的交叉管路热回收装置。更具体地,涉及利用新风系统中的送风/回风管路交叉进行送风和回风间的热交换,单独作为通风系统的热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通风系统中的热回收装置可以完成送入室内和排出室外的空气间的热量交换,从而使得新风在送入房间之间即可获得适宜的温湿度,从而达到增加舒适性及降低采暖/制冷系统能耗的目的。目前的新风系统均采用在主机内设置热回收器的方法实现这一功能。现有技术方案中主机内置热回收器的方法决定了热回收器的结构和体积受到主机结构和体积的限制,从而难以在热交换效率上取得进一步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为突破这一限制,提升热交换效率,从而取得更好的节能效果,本专利技术采取了在整个新风系统中,利用送、回风管道交叉部分实现热交换的方案达到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一体式送、回风交叉管道热回收装置,在通风系统送、回风交叉的处内使用本装置,可在交叉处内完成送风与回风的热交换过程。根据需要在多个送、回风交叉处使用本装置,因此可以实现更大的热交换面积,使得热交换过程更为充分,从而实现更高的热回收效率。I、直通式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通式双向流通风系统的交叉管路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壳体(1)和热交换芯(2),其中壳体(1)为四通形式,具有位于其中部的空腔和侧面的四个端口,四个端口对称设置且分别与管道接驳;热交换芯(2)为立方体形式,包括片材和一定机械强度导流条(2‑1),其中片材和导流条(2‑1)交替层叠设置,相邻层的片材由导流条(2‑1)隔开,相邻层导流条垂直交错排列,每一层导流条(2‑1)截面为波浪形,导流条(2‑1)与相邻的片材之间构成密闭的气体流通的气道;热交换芯(2)的四个侧面设置有端头,每个端头由多个端头单元构成,端头单元沿着平行于气道的方向固定设置在每层导流条(2‑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通式双向流通风系统的交叉管路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壳体(1)和热交换芯(2),其中壳体(1)为四通形式,具有位于其中部的空腔和侧面的四个端口,四个端口对称设置且分别与管道接驳;热交换芯(2)为立方体形式,包括片材和一定机械强度导流条(2-1),其中片材和导流条(2-1)交替层叠设置,相邻层的片材由导流条(2-1)隔开,相邻层导流条垂直交错排列,每一层导流条(2-1)截面为波浪形,导流条(2-1)与相邻的片材之间构成密闭的气体流通的气道;热交换芯(2)的四个侧面设置有端头,每个端头由多个端头单元构成,端头单元沿着平行于气道的方向固定设置在每层导流条(2-1)的两端,端头单元的立面形状为外突“V”型三角体(2-2),外突“V”型三角体(2-2)的上下两侧边与相邻的片材粘接固定;热交换芯(2)设置于壳体的空腔中,热交换芯的四个端头分别朝向壳体(1)四个端口,从而使得热交换芯(2)的气道与相应的端口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通式双向流通风系统的交叉管路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1)由具有保温性能的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通式双向流通风系统的交叉管路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端口(1-1)与管道接驳的方式为插接、粘接或法兰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通式双向流通风系统的交叉管路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片材为具有较好导热性的金属膜或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通式双向流通风系统的交叉管路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片材为具有较好导热性和导湿性的纸。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翔,侯悦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