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外空气优化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1573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24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室内外空气优化交换器,包括具有内腔的呈十字结构的壳体、进风通道、出风通道、热交换器;所述进风通道与出风通道互相垂直,且二者连通处安装有热交换器;所述进风通道上沿新风流经方向依次设有新风进口、初过滤模块、精过滤模块、第一风机、新风出口;所述出风通道上沿污风流经方向依次设有污风进口、第二风机、污风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新型将空气净化、热交换的功能融合在一起,在提供干净室外空气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热交换,设有保温板Ⅰ、保温板Ⅱ,可明显降低热交换的热量损失,提高热交换效率,同时具有结构合理、安装方便、热交换效率高、空气净化率高的优点,符合绿色环保理念,可推广使用。

An indoor and outdoor air optimization exchang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door air exchanger with an optimization, including a shell structure, cross inlet passage and outlet channel, a heat exchanger; the air inlet channel and an outlet channel perpendicular to each other, and the two is provided with a heat exchanger; the air inlet channel along the new the air is fresh air inlet, followed by first filtering module, fine filtering module, a first fan and a fresh air outlet; the air outlet channel along the airflow direction are arranged by the sewage water air inlet, a fan, a waste air outlet secon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new air purification, heat exchange function together to exchange heat on the basis of outdoor air clean, with insulation board insulation board I, II, and can reduce the heat loss of heat exchange, improve heat exchange efficiency,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the high efficiency of heat exchange, air purification rate is high, in line with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an be widely u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外空气优化交换器
本技术涉及室内空气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室内外空气优化交换器。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前进,空气污染问题逐渐显现,引发了人们对室内外的空气质量的强烈关注。目前城市建筑物的室内普遍存在缺氧或甲醛、苯、氨、VOC等污染物超标等问题,而室外空气经常会发生PM2.5、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超标的情况,造成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空气环境。目前的空气净化设备安装有全热交换器,全热交换器的功能是进行室内外的空气交换,并同时交换室内外空气的热量,然而进入热交换器的冷、热空气最理想状况只能变成相同温度,仍然有大量热量伴随污风排出室外,热量保存有限。综上所述,专利技术一种可有效净化室内空气,降低热交换的热量损失的室内外空气优化交换器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可有效净化室内空气,降低热交换的热量损失的室内外空气优化交换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室内外空气优化交换器,包括具有内腔的呈十字结构的壳体、进风通道、出风通道、热交换器;所述进风通道与出风通道互相垂直,且二者连通处安装有热交换器;所述进风通道上沿新风流经方向依次设有新风进口、初过滤模块、精过滤模块、第一风机、新风出口;所述新风进口位于室外,新风出口位于室内;所述初过滤模块包括沿新风流经方向依次设置的粗网眼初效滤网、F7中效滤网、HEPA高效滤网;所述精过滤模块位于热交换器上游,精过滤模块包括沿新风流经方向依次设置的光触媒发泡陶瓷板、LED灯,所述LED灯安装在光触媒发泡陶瓷板的背风面;第一风机位于热交换器下游;所述出风通道上沿污风流经方向依次设有污风进口、第二风机、污风出口,所述污风进口位于室内,污风出口位于室外;第二风机位于热交换器下游;所述污风进口处分别设有CO2传感器、VOC传感器,所述CO2传感器与VOC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安装在室内。进一步优化,所述进风通道设有保温板Ⅰ,所述保温板Ⅰ设置在热交换器下游。进一步优化,所述出风通道上设有保温板Ⅱ,所述保温板Ⅱ设置在热交换器下游。进一步优化,所述初过滤模块包括沿新风方向依次设置的粗网眼初效滤网、F7中效滤网、HEPA高效滤网。进一步优化,所述初效滤网上设有金属加强筋。进一步优化,所述初过滤模块上设有计时器。进一步优化,所述光触媒发泡陶瓷板与LED灯数量均为3个,所述LED灯安装在光触媒发泡陶瓷板的背风面。进一步优化,所述光触媒发泡陶瓷板背风面设有光传感器,所述光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接。进一步优化,所述进风通道上安装有活性炭过滤网,所述活性炭过滤网设置在保温板Ⅰ与第一风机之间。进一步优化,所述新风出口处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且二者均置于室内。进一步优化,所述新风进口设有PM2.5传感器,所述PM2.5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PM2.5传感器置于室外。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新型将空气净化、热交换的功能融合在一起,在提供干净室外空气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热交换,设有保温板Ⅰ、保温板Ⅱ,可明显降低热交换的热量损失,提高热交换效率,同时具有结构合理、安装方便、热交换效率高、空气净化率高的优点,符合绿色环保理念,可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1、壳体;2、进风通道;3、出风通道;4、热交换器;5、新风进口;6、初过滤模块;7、精过滤模块;8、第一风机;9、新风出口;10、粗网眼初效滤网;11、F7中效滤网;12、HEPA高效滤网;13、光触媒发泡陶瓷板;14、LED灯;15、污风进口;16、第二风机;17、污风出口;18、CO2传感器;19、VOC传感器;20、控制器;21、控制面板;22、保温板Ⅰ;23、保温板Ⅱ;24、金属加强筋;25、计时器;26、光传感器;27、活性炭过滤网;28、温度传感器;29、湿度传感器(29);30、PM2.5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记载的一种室内外空气优化交换器,包括具有内腔的呈十字结构的壳体1、进风通道2、出风通道3、热交换器4;所述进风通道2与出风通道3互相垂直,且二者连通处安装有热交换器4;所述进风通道2上沿新风流经方向依次设有新风进口5、初过滤模块6、精过滤模块7、第一风机8、新风出口9;所述新风进口5位于室外,新风出口9位于室内;所述初过滤模块6包括沿新风流经方向依次设置的粗网眼初效滤网10、F7中效滤网11、HEPA高效滤网12;所述精过滤模块7位于热交换器4上游,精过滤模块7包括沿新风流经方向依次设置的光触媒发泡陶瓷板13、LED灯14,所述LED灯14安装在光触媒发泡陶瓷板13的背风面;第一风机8位于热交换器4下游;所述出风通道3上沿污风流经方向依次设有污风进口15、第二风机16、污风出口17,所述污风进口15位于室内,污风出口17位于室外;第二风机16位于热交换器4下游;所述污风进口15处分别设有CO2传感器18、VOC传感器19,所述CO2传感器18与VOC传感器19分别与控制器20连接,所述控制器20与控制面板21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21安装在室内。优选的,所述进风通道2设有保温板Ⅰ22,所述保温板Ⅰ22设置在热交换器4下游。优选的,所述出风通道3上设有保温板Ⅱ23,所述保温板Ⅱ23设置在热交换器4下游。优选的,所述粗网眼初效滤网10上设有金属加强筋24。优选的,所述初过滤模块6上设有计时器25。优选的,所述光触媒发泡陶瓷板13与LED灯14数量均为3个。优选的,所述光触媒发泡陶瓷板13背风面设有光传感器26,所述光传感器26与控制器20连接。优选的,所述进风通道2上安装有活性炭过滤网27,所述活性炭过滤网27设置在保温板Ⅰ22与第一风机8之间。优选的,所述新风出口9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28、湿度传感器29,所述温度传感器28、湿度传感器29分别与控制器20连接,且二者均置于室内。优选的,所述新风进口5设有PM2.5传感器30,所述PM2.5传感器30分别与控制器20连接,PM2.5传感器30置于室外。本技术的记载的室内外空气优化交换器,室外空气首先通过新风入口进入进风通过,依次滤模块6、精过滤模块7进行过滤后进入热交换器;室内污染空气通过污风进口进入热交换器,室内污染空气与室外空气在热交换器内发生热交换;室外空气再经活性炭过滤网净化进入室内,室内污染空气通往室外,完成富室内空气优化。本技术记载的初过滤模块6上设有计时器25,用于提醒及时更换初过滤模块6,以免影响净化效果;所述光触媒发泡陶瓷板13背风面设有光传感器26,所述光传感器26与控制器20连接,可对LED灯14进行及时监测,便于及时更换LED灯14;进风通道2上安装有活性炭过滤网27,可对热交换后的室外空气进一步过滤,提高净化效果;新风出口9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28、湿度传感器29,及时监测待通入室内的净化空气,便于调整电机工作速度;所述新风进口5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室内外空气优化交换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内外空气优化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内腔的呈十字结构的壳体(1)、进风通道(2)、出风通道(3)、热交换器(4);所述进风通道(2)与出风通道(3)互相垂直,且二者连通处安装有热交换器(4);所述进风通道(2)上沿新风流经方向依次设有新风进口(5)、初过滤模块(6)、精过滤模块(7)、第一风机(8)、新风出口(9);所述新风进口(5)位于室外,新风出口(9)位于室内;所述初过滤模块(6)包括沿新风流经方向依次设置的粗网眼初效滤网(10)、F7中效滤网(11)、HEPA高效滤网(12);所述精过滤模块(7)位于热交换器(4)上游,精过滤模块(7)包括沿新风流经方向依次设置的光触媒发泡陶瓷板(13)、LED灯(14),所述LED灯(14)安装在光触媒发泡陶瓷板(13)的背风面;第一风机(8)位于热交换器(4)下游;所述出风通道(3)上沿污风流经方向依次设有污风进口(15)、第二风机(16)、污风出口(17),所述污风进口(15)位于室内,污风出口(17)位于室外;第二风机(16)位于热交换器(4)下游;所述污风进口(15)处分别设有CO2传感器(18)、VOC传感器(19),所述CO2传感器(18)与VOC传感器(19)分别与控制器(20)连接,所述控制器(20)与控制面板(21)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21)安装在室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外空气优化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内腔的呈十字结构的壳体(1)、进风通道(2)、出风通道(3)、热交换器(4);所述进风通道(2)与出风通道(3)互相垂直,且二者连通处安装有热交换器(4);所述进风通道(2)上沿新风流经方向依次设有新风进口(5)、初过滤模块(6)、精过滤模块(7)、第一风机(8)、新风出口(9);所述新风进口(5)位于室外,新风出口(9)位于室内;所述初过滤模块(6)包括沿新风流经方向依次设置的粗网眼初效滤网(10)、F7中效滤网(11)、HEPA高效滤网(12);所述精过滤模块(7)位于热交换器(4)上游,精过滤模块(7)包括沿新风流经方向依次设置的光触媒发泡陶瓷板(13)、LED灯(14),所述LED灯(14)安装在光触媒发泡陶瓷板(13)的背风面;第一风机(8)位于热交换器(4)下游;所述出风通道(3)上沿污风流经方向依次设有污风进口(15)、第二风机(16)、污风出口(17),所述污风进口(15)位于室内,污风出口(17)位于室外;第二风机(16)位于热交换器(4)下游;所述污风进口(15)处分别设有CO2传感器(18)、VOC传感器(19),所述CO2传感器(18)与VOC传感器(19)分别与控制器(20)连接,所述控制器(20)与控制面板(21)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21)安装在室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外空气优化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2)设有保温板Ⅰ(22),所述保温板Ⅰ(22)设置在热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纯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鑫友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