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件铸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1475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铸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件铸件,包括主箱体、沿着所述主箱体的径向穿设于所述主箱体的下部的一侧的第一连接座、沿着所述主箱体的径向穿设于所述主箱体的下部的另一侧的第二连接座、沿着所述主箱体的径向穿设于所述主箱体的上部的进料管、设置于所述进料管的上端的第二加强件、沿着所述第二加强件的径向穿设于所述第二加强件的上侧的第一旋接头、沿着所述主箱体的径向穿设于所述主箱体内的隔离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件铸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件
,尤其涉及一种连接件铸件。
技术介绍
传统的管道连接用的连接件其结构单一,不可以实现多个方向上的连接和输送水;且传动的连接件其内部结构简单,不可以对水流进行缓冲,容易造成冲击;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多方向连接和输送水且内部具有缓冲结构的管道连接铸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件铸件,解决传统的连接件铸件的结构单一不可以实现多个方向上的连接和输送水,内部结构简单不可以对水流进行缓冲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接件铸件,包括主箱体、沿着所述主箱体的径向穿设于所述主箱体的下部的一侧的第一连接座、沿着所述主箱体的径向穿设于所述主箱体的下部的另一侧的第二连接座、沿着所述主箱体的径向穿设于所述主箱体的上部的进料管、设置于所述进料管的上端的第二加强件、沿着所述第二加强件的径向穿设于所述第二加强件的上侧的第一旋接头、沿着所述主箱体的径向穿设于所述主箱体内的隔离板、设置于所述隔离板的一侧且压紧于所述主箱体的内壁上的第一固定件和设置于所述隔离板的另一侧且压紧于所述主箱体的内壁上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旋接头、所述第二加强件、所述进料管、所述隔离板、所述主箱体、所述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座均通过铸造方式连接;所述主箱体为球状;沿着所述主箱体的径向于其上部穿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进料管相适应;所述第二加强件为半球状,所述第二加强件的横截面的尺寸和所述进料管的上端横截面尺寸一致;所述第一旋接头为圆管状,沿着所述第一旋接头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三输送孔,所述第三输送孔和所述第二加强件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三输送孔和所述进料管的内腔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座的结构和所述第一连接座的结构一致;沿着所述主箱体的径向于其侧壁内穿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座相适应;所述第一连接座为圆台状,沿着所述第一连接座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一输出孔,所述第一输出孔和所述主箱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座的轴向和所述隔离板的轴向所成夹角为60度;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关于所述隔离板轴对称;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板和所述进料管的中心对齐;所述隔离板将所述主箱体的内腔分割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一连接座对应;所述第二空间和所述第二连接座对应;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结构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结构一致;述第一固定件的外表面为内凹的曲面;于所述隔离板的侧壁内凹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第一固定件相适应;所述第一固定件处于第一空间内,所述第二固定件处于第二空间内。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连接件铸件,包括主箱体、沿着所述主箱体的径向穿设于所述主箱体的下部的一侧的第一连接座、沿着所述主箱体的径向穿设于所述主箱体的下部的另一侧的第二连接座、沿着所述主箱体的径向穿设于所述主箱体的上部的进料管、设置于所述进料管的上端的第二加强件、沿着所述第二加强件的径向穿设于所述第二加强件的上侧的第一旋接头、沿着所述主箱体的径向穿设于所述主箱体内的隔离板、设置于所述隔离板的一侧且压紧于所述主箱体的内壁上的第一固定件和设置于所述隔离板的另一侧且压紧于所述主箱体的内壁上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旋接头、所述第二加强件、所述进料管、所述隔离板、所述主箱体、所述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座均通过铸造方式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连接件铸件可以实现多个方向上的连接和输送水,可以对水流进行缓冲。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件铸件的主视图。1-第一旋接头;2-第二加强件;3-进料管;4-隔离板;5-主箱体;6-第一连接座;7-第一固定件;8-第二固定件;9-第二连接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结合图1对本专利技术的管件连接件铸件进行详细说明。一种连接件铸件,包括主箱体5、沿着所述主箱体5的径向穿设于所述主箱体5的下部的一侧的第一连接座6、沿着所述主箱体5的径向穿设于所述主箱体5的下部的另一侧的第二连接座9、沿着所述主箱体5的径向穿设于所述主箱体5的上部的进料管3、设置于所述进料管3的上端的第二加强件2、沿着所述第二加强件2的径向穿设于所述第二加强件2的上侧的第一旋接头1、沿着所述主箱体5的径向穿设于所述主箱体5内的隔离板4、设置于所述隔离板4的一侧且压紧于所述主箱体5的内壁上的第一固定件7和设置于所述隔离板4的另一侧且压紧于所述主箱体5的内壁上的第二固定件8;所述第一旋接头1、所述第二加强件2、所述进料管3、所述隔离板4、所述主箱体5、所述第一连接座6、所述第一固定件7、所述第二固定件8和所述第二连接座9均通过铸造方式连接;所述主箱体5为球状;沿着所述主箱体5的径向于其上部穿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进料管3相适应;所述第二加强件2为半球状,所述第二加强件2的横截面的尺寸和所述进料管3的上端横截面尺寸一致;所述第一旋接头1为圆管状,沿着所述第一旋接头1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三输送孔,所述第三输送孔和所述第二加强件2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三输送孔和所述进料管3的内腔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座9的结构和所述第一连接座6的结构一致;沿着所述主箱体5的径向于其侧壁内穿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座6相适应;所述第一连接座6为圆台状,沿着所述第一连接座6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一输出孔,所述第一输出孔和所述主箱体5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座6的轴向和所述隔离板4的轴向所成夹角为60度;所述第一连接座6和所述第二连接座9关于所述隔离板4轴对称;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板4和所述进料管3的中心对齐;所述隔离板4将所述主箱体5的内腔分割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一连接座6对应;所述第二空间和所述第二连接座9对应;所述第一固定件7的结构和所述第二固定件8的结构一致;述第一固定件7的外表面为内凹的曲面;于所述隔离板4的侧壁内凹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第一固定件7相适应;所述第一固定件7处于第一空间内,所述第二固定件8处于第二空间内。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连接件铸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件铸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箱体(5)、沿着所述主箱体(5)的径向穿设于所述主箱体(5)的下部的一侧的第一连接座(6)、沿着所述主箱体(5)的径向穿设于所述主箱体(5)的下部的另一侧的第二连接座(9)、沿着所述主箱体(5)的径向穿设于所述主箱体(5)的上部的进料管(3)、设置于所述进料管(3)的上端的第二加强件(2)、沿着所述第二加强件(2)的径向穿设于所述第二加强件(2)的上侧的第一旋接头(1)、沿着所述主箱体(5)的径向穿设于所述主箱体(5)内的隔离板(4)、设置于所述隔离板(4)的一侧且压紧于所述主箱体(5)的内壁上的第一固定件(7)和设置于所述隔离板(4)的另一侧且压紧于所述主箱体(5)的内壁上的第二固定件(8);所述第一旋接头(1)、所述第二加强件(2)、所述进料管(3)、所述隔离板(4)、所述主箱体(5)、所述第一连接座(6)、所述第一固定件(7)、所述第二固定件(8)和所述第二连接座(9)均通过铸造方式连接;所述主箱体(5)为球状;沿着所述主箱体(5)的径向于其上部穿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进料管(3)相适应;所述第二加强件(2)为半球状,所述第二加强件(2)的横截面的尺寸和所述进料管(3)的上端横截面尺寸一致;所述第一旋接头(1)为圆管状,沿着所述第一旋接头(1)的轴向于其内穿设有第三输送孔,所述第三输送孔和所述第二加强件(2)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三输送孔和所述进料管(3)的内腔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件铸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箱体(5)、沿着所述主箱体(5)的径向穿设于所述主箱体(5)的下部的一侧的第一连接座(6)、沿着所述主箱体(5)的径向穿设于所述主箱体(5)的下部的另一侧的第二连接座(9)、沿着所述主箱体(5)的径向穿设于所述主箱体(5)的上部的进料管(3)、设置于所述进料管(3)的上端的第二加强件(2)、沿着所述第二加强件(2)的径向穿设于所述第二加强件(2)的上侧的第一旋接头(1)、沿着所述主箱体(5)的径向穿设于所述主箱体(5)内的隔离板(4)、设置于所述隔离板(4)的一侧且压紧于所述主箱体(5)的内壁上的第一固定件(7)和设置于所述隔离板(4)的另一侧且压紧于所述主箱体(5)的内壁上的第二固定件(8);所述第一旋接头(1)、所述第二加强件(2)、所述进料管(3)、所述隔离板(4)、所述主箱体(5)、所述第一连接座(6)、所述第一固定件(7)、所述第二固定件(8)和所述第二连接座(9)均通过铸造方式连接;所述主箱体(5)为球状;沿着所述主箱体(5)的径向于其上部穿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进料管(3)相适应;所述第二加强件(2)为半球状,所述第二加强件(2)的横截面的尺寸和所述进料管(3)的上端横截面尺寸一致;所述第一旋接头(1)为圆管状,沿着所述第一旋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明
申请(专利权)人:嘉善金亿精密铸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