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钛酸钾晶须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36002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0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六钛酸钾晶须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含钛废料于1000~1300℃热处理,粉磨,得粉磨料A。将50~70wt%的粉磨料A、10~20wt%的钛白粉和10~30wt%的热固性树脂混匀,压制成型;于1200~1400℃和还原气氛中热处理,破碎,粉磨,得粉磨料B。将40~60wt%的粉磨料B、10~30wt%的无水碳酸钾和10~30wt%的醋酸钾混匀,研磨,得研磨料。将10~20wt%的粉磨料B、30~50wt%的研磨料、10~30wt%的石灰石颗粒、10~20wt%的石英砂颗粒和1~10wt%的热固性树脂混匀,压制成型;先后于600~800℃和900~1100℃分别热处理,制得六钛酸钾晶须隔热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和生产成本低,所制制品导热系数低、耐压强度大和体积密度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六钛酸钾晶须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六钛酸钾晶须
具体涉及一种六钛酸钾晶须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六钛酸钾晶须因独特的连锁隧道式结构,使其具有优良的高强度、耐高温、化学稳定性、绝缘性及红外反射率高等特性,因而在隔热材料、增强材料、摩擦材料、过滤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助熔剂法、熔融-骤冷法、燃烧法、水热法、烧结法等,上述方法虽各自具有不同的优点,但都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助熔剂法制备的晶须虽长径比大和尺寸可控,但由助熔剂引入的杂质易夹杂在产物中,很难清除干净,影响晶须的性能;熔融-骤冷法需要把原料高温熔融、骤冷后,将随后的物料经过多次高温煅烧处理,制得的晶须在结晶过程中容易结团和成块,能耗大,生产成本过高;水热法需要高温高压,条件苛刻;烧结法则存在晶须尺寸不易控制、晶须分离困难等问题。六钛酸钾晶须隔热材料是以六钛酸钾晶须为主要原料制备的隔热材料,因存在以下不足使其应用受到影响:⑴制备过程中引入的添加剂、结合剂或填料多为有机物,在产品制备及使用过程中,由于发生分解、氧化而产生有毒或污染性气体排放,影响环境;⑵晶须在与其他原料混合、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六钛酸钾晶须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是:第一步、将含钛废料于1000~1300℃条件下热处理2~4小时,粉磨至粒度小于0.045mm,得到粉磨料A;第二步、将50~70wt%的所述粉磨料A、10~20wt%的钛白粉和10~30wt%的热固性树脂混合均匀,在50~100MPa条件下压制成型;再于1200~1400℃条件下和还原气氛中热处理1~3小时,破碎,粉磨至粒度小于0.088mm,得到粉磨料B;第三步、将40~60wt%的所述粉磨料B、10~30wt%的无水碳酸钾和10~30wt%的醋酸钾混合均匀,研磨0.5~1小时,得到研磨料;第四步、将10~20wt%的所述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六钛酸钾晶须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是:第一步、将含钛废料于1000~1300℃条件下热处理2~4小时,粉磨至粒度小于0.045mm,得到粉磨料A;第二步、将50~70wt%的所述粉磨料A、10~20wt%的钛白粉和10~30wt%的热固性树脂混合均匀,在50~100MPa条件下压制成型;再于1200~1400℃条件下和还原气氛中热处理1~3小时,破碎,粉磨至粒度小于0.088mm,得到粉磨料B;第三步、将40~60wt%的所述粉磨料B、10~30wt%的无水碳酸钾和10~30wt%的醋酸钾混合均匀,研磨0.5~1小时,得到研磨料;第四步、将10~20wt%的所述粉磨料B、30~50wt%的所述研磨料、10~30wt%的石灰石颗粒、10~20wt%的石英砂颗粒和1~10wt%的热固性树脂混合均匀,在50~100MPa条件下压制成型;然后于600~800℃条件下热处理1~3小时,再于900~1100℃条件下热处理1~3小时,制得六钛酸钾晶须隔热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六钛酸钾晶须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钛废料:Ti含量大于52wt%,Al、Ni、V、Co、Cr、Ca、Si的含量之和小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浩熊洵王周福王玺堂马妍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