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坤旺专利>正文

弹性垫体之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579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弹性垫体之结构改良。其系一环片状的本体,其断面呈扁平状,上方形成上表面,下方形成下表面,且在该上表面与该下表面之间,形成压缩空间;此外,在该上表面更开设有复数个穿孔。如此一来,该上表面配合复数个穿孔而具有更佳的弹性效果,另变形而不易破裂,以达到吸震的作用。另外,该压缩空间内更可配设弹性件及在本体外包覆弹性胶层以提高该弹性垫体的吸震作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性垫体之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专利说明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弹性垫体之结构改良,尤指用以安装于鞋体内,提供吸震作用之弹性垫体。传统上,鞋子是以美观性为设计的主要重点,但随着使用观念的改变,鞋子愈来愈重视舒适性与安全性,因此提高鞋体的吸震功效的设计,已成为目前的设计重点。常见的吸震设计为在鞋体内安装弹性垫体来达成吸震的作用。以往有专利揭示一种避震结构,其主要包含一上盖板、一下盖板以及复数个组设在上下盖板间的弹簧。如此利用弹簧受力而压缩的情形,可以达到吸震的作用。然而以往专利案中,其组成构件必须具备上盖板,下盖板及复数个弹簧,就构件数量而言是相当多的,材料成本高,而且组装结构复杂、组装不方便。其次,鞋子大小不一,所以所需要的吸震程度也不相同。以往专利的吸震效果由弹簧数量决定,对于仅需要较小吸震作用的鞋子而言(如小孩子的鞋子),若装设一、二个弹簧容易产生不平衡的状态,而装设太多弹簧则弹力系数过大,吸震效果不明显。所以以往专利所揭示的结构的适应性不够广泛。当然,也可以利用弯折的片体来作为弹性组件,但是弯折的片体容易受力而断裂,所以也不是很符合实际使用的需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垫体之结构改良,其解决了以往产品构件数量多、材料成本高及组装结构复杂之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一环状片体构成一本体,该本体的断面呈扁平状,上方形成上表面,下方形成下表面,在该上表面与该下表面之间形成压缩空间,且至少该上表面开设有复数个穿孔。且在本体内可以随使用需要配设弹性件,以及在本体外包裹弹性胶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精简、容易组装之弹性垫体,其可以轻易调整弹性范围,以符合更广泛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俯视平面图。图2为本技术之侧视平面图。图3为本技术之实施例图。图4为本技术之实施例图。图5为本技术之实施例图。图6为本技术之实施例图。图7为本技术之实施例图。图8为本技术之实施例图。图9为本技术之实施例图。图10为本技术之实施例图。图11为本技术之实施例图。元件及符号说明(11)本体(12)上表面(13)下表面 (14)压缩空间(15)穿孔(16)穿孔(17)弹性胶层(18)弹性件(19)弹簧[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系由一环状片体构成本体(11),该本体的断面呈现扁平状,上方为上表面(12),下方为下表面(13),在该上表面(12)与下表面(13)之间形成压缩空间(14)。此外,在该上表面(12)系开设有复数个贯穿的穿孔(15),而该下表面(13)也开设有复数个贯穿的穿孔(16)。如此一来,当本体(11)组装在鞋子内部,且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时,该上表面(12)可以移向该下表面(13)而产生缓衡作用,以达到吸震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该上表面(12)开设有复数个穿孔(15),所以该上表面12具有较佳的弹性,不但可以产生较佳的吸震作用,还可因此降低上表面(12)破裂的情形。请参阅图3所示,系在该本体(11)的外表面封装一弹性胶层(17)。由于该弹性胶层(17)自身具有挠性,所以可据此提高本体(11)的弹性系数。且该弹性胶层(17)与该压缩空间(14)恰共同形成气囊,有助于提高吸震效果。请参阅图4,在该本体(11)之压缩空间(14)内系可配设一个弹性件(18)。该弹性件(18)可以是橡胶材料所制成之弹性体,而且可以制成一端外径小,另一端外径大的锥状构造。据此,可以增加本体(11)在受力时的吸震能力。图5所示,则是针对图4所揭示的结构,在本体(11)外封设一层弹性胶层(17)以提高吸震效果。请参阅图6所示(在图中所示方向为图1中图示6-6剖线的方向),在本体(11)内可以配设二个弹性件(18),而图7所示为依照图6所示结构,于本体(11)外封设一弹性胶层(17)。请参阅图8所示,图中系揭示在弹性件(18)的外围套设弹簧(19)。如此,该本体(11)与弹性件(18)及弹簧(19)的组合,具有更大的弹力系数,适用于需要较大吸震功效的鞋体。请参阅图9所示,图中系依据图8的结构,于本体(11)外封装一层弹性胶层(17),据此更进一步地提高吸震作用。请参阅图10所示,系在本体(11)之压缩空间(14)内组设二个弹簧(19),藉以提高该本体(11)的吸震效果。请参阅图11,图中所示系依图10结构,于本体(11)的外围封设一层弹性胶层(17),以进一步地提高吸震作用。是以,由以上结构可知,本技术利用一片状之本体(11),配合至少在上表面(12)所开设之穿孔(15)即可提供弹性吸震的作用,因此结构相当精简,组装上并不需要额外的元件。至于需要更高的吸震效果时,可以在本体(11)的压缩空间(14)内安装弹性件(18)、弹簧(19),或是弹性件(18)与弹簧(19)的组合,或是以封设在该本体(11)外表之弹性胶层(17)配合压缩空间(14)形成气囊结构,来增加弹性吸震作用。所以本技术所能提供的弹性范围较广,更符合实用所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垫体之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它系由一环状片体构成一本体,该本体的断面呈扁平状,上方形成上表面,下方形成下表面,在该上表面与该下表面之间形成压缩空间,且至少该上表面开设有复数个穿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垫体之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它系由一环状片体构成一本体,该本体的断面呈扁平状,上方形成上表面,下方形成下表面,在该上表面与该下表面之间形成压缩空间,且至少该上表面开设有复数个穿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垫体之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下表面更开设有穿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垫体之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坤旺
申请(专利权)人:洪坤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