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5713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吸附单元、氧化单元和第一换热器(12),吸附单元包括第一风机(2)、吸附转轮(5)和第一排放管(6);氧化单元包括第二风机(8)、氧化反应器和第二排放管(13);第一换热器(12)的一条管路连通第二排放管(13)和氧化反应器,另一条管路连通脱附支路(7);第一风机(2)的出气口与并联的冷却支路(3)和吸附支路(4)连通;脱附支路(7)的一端和冷却支路(3)均与吸附转轮(5)的冷却区连通,脱附支路(7)的另一端和第二风机(8)的进气口均与吸附转轮(5)的再生区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能够高效节能地对VOC废气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有机废气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光电企业制程VOC(VolatileOrganicCompound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超标时会造成环境污染,并对人体有害,目前,处理VOC废气的工艺普遍存在耗能大、投资高的弊端,因此,如何高效节能地对VOC废气进行处理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该有机废气处理系统能够高效节能地对VOC废气进行处理。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吸附单元、氧化单元和第一换热器,所述吸附单元包括第一风机、吸附转轮和第一排放管,所述氧化单元包括第二风机、氧化反应器和第二排放管;所述吸附转轮包括吸附区、再生区和冷却区,所述第一风机的进气口与废气管连通,出气口与并联的冷却支路和吸附支路连通;所述吸附支路与所述吸附转轮的吸附区连通,所述吸附区远离所述吸附支路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排放管连通;所述冷却支路与所述吸附转轮的冷却区连通,所述再生区远离所述冷却支路的一侧与脱附支路连通,所述脱附支路远离所述再生区的一端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单元、氧化单元和第一换热器(12),所述吸附单元包括第一风机(2)、吸附转轮(5)和第一排放管(6),所述氧化单元包括第二风机(8)、氧化反应器和第二排放管(13);所述吸附转轮(5)包括吸附区、再生区和冷却区,所述第一风机(2)的进气口与废气管(1)连通,出气口与并联的冷却支路(3)和吸附支路(4)连通;所述吸附支路(4)与所述吸附转轮(5)的吸附区连通,所述吸附区远离所述吸附支路(4)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排放管(6)连通;所述冷却支路(3)与所述吸附转轮(5)的冷却区连通,所述再生区远离所述冷却支路(3)的一侧与脱附支路(7)连通,所述脱附支路(7)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单元、氧化单元和第一换热器(12),所述吸附单元包括第一风机(2)、吸附转轮(5)和第一排放管(6),所述氧化单元包括第二风机(8)、氧化反应器和第二排放管(13);所述吸附转轮(5)包括吸附区、再生区和冷却区,所述第一风机(2)的进气口与废气管(1)连通,出气口与并联的冷却支路(3)和吸附支路(4)连通;所述吸附支路(4)与所述吸附转轮(5)的吸附区连通,所述吸附区远离所述吸附支路(4)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排放管(6)连通;所述冷却支路(3)与所述吸附转轮(5)的冷却区连通,所述再生区远离所述冷却支路(3)的一侧与脱附支路(7)连通,所述脱附支路(7)远离所述再生区的一端与所述冷却区远离所述冷却支路(3)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二风机(8)的进气口与所述再生区远离所述脱附支路(7)的一侧连通,出气口与所述氧化反应器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12)的一条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排放管(13)和所述氧化反应器,另一条管路连通所述脱附支路(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反应器为催化氧化反应器(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催化氧化反应器(11)与所述第二风机(8)之间的加热器(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明何军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盛剑环境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