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治疗术后皮肤修复生物纤维素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3541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7 2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激光治疗术后皮肤修复生物纤维素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将菌液加入到培养乳液中均匀分散后静置培养得到生物纤维素膜,经后处理后与药物成分复合得到激光治疗术后皮肤修复生物纤维素敷料,菌液为菌株在水中分散的体系,培养乳液为水包油型乳液,其中水相为菌株培养液,菌株是指能够生物合成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微生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激光治疗术后皮肤修复生物纤维素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方便、成本低且绿色无污染,制备过程中材料自身结构易调控,最终得到的激光治疗术后皮肤修复生物纤维素敷料的含水率高、载药率高,保水性好,与皮肤的贴敷性极佳,有极好的推广价值。

A kind of skin repair biological cellulose dressing after laser treatmen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治疗术后皮肤修复生物纤维素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材料领域,涉及一种生物纤维素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激光治疗术后皮肤修复生物纤维素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激光治疗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普及,20世纪90年代初期,激光治疗术在我国一些大城市逐步开展起来,激光治疗前景被不断看好。目前,我国各大医院均已建立了激光医疗中心,80%的中小型医院成立了激光医疗科室。激光治疗有传统手术治疗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具有出血少、痛苦小、手术精度高、时间短和疤痕少等优点,是一种快速、高效且安全的治疗手段。激光治疗聚焦精确,激光为具有一定穿透力的单色光,主要作用于人体组织同时在人体组织的局部产生高热量,从而达到去除或破坏目标组织的目的,各种不同波长的脉冲激光可治疗各种血管性及色素沉着等皮肤病,如太田痣、鲜红斑痣、雀斑、老年斑和毛细血管扩张等,同时还可以用于去纹身、洗眼线、洗眉和治疗疤痕等,也可以针对不同年龄的患者解决色素增生类和血管类的皮肤疾病,改善或恢复先天造成的皮肤缺陷。随着激光治疗的普及,与之相关的激光治疗耗材也将具有广阔的市场。目前在激光治疗过程中激光会与皮肤组织产生强烈的热效应,越靠近组织表面,皮肤升温越高,在1mm的深度范围内,温度可相差达几十度,这样往往会不可避免的造成皮肤表面及附近组织大面积的灼伤。通常在临床上表现为激光治疗手术后,治疗部位会出现轻微红肿及产生灼热感,同时,治疗部位的皮肤还会出现干燥和缺水现象,如不及时补水将加速皮肤老化。因此激光治疗术后对于皮肤的降温和补水是术后修复的关键,目前国内激光治疗术后为缓解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皮肤发热等不适症状,一般采用简单的冷水或温水清洗治疗部位或涂抹皮肤护理产品的方法。这些方法虽然能够缓解不适症状,但由于皮肤冷却时间过短,有效性差,且易造成细菌感染等问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现在用于激光治疗术后皮肤修复的普遍的产品为水凝胶类降温贴。例如申请号为201310141257.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采用细菌纤维素制备的激光治疗术后修复面膜,具有上表面致密向下逐渐过渡到下表面疏松的结构。但该结构缺少微米级大孔,使用时的载药量与持水量较少,通常难以满足使用时间的要求;专利CN102973985B公开了一种具备疏密结构的多孔细菌纤维素皮肤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控制细菌纤维素的培养条件并在培养过程中加入缓释微球制备出一种具有类似人体皮肤“上密下疏”结构的多孔细菌纤维素皮肤修复材料。该方法首次提出了细菌纤维素双层疏密结构的原位发酵制备,但该方法中氧气分压的控制与缓释微球的制备,均较为复杂,且材料结构的控制参数复杂多变。因此,研究一种含水率高、载药量高、保水性好、制备简便且制备过程中材料自身结构易调控的激光治疗术后皮肤修复生物纤维素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激光治疗术后皮肤修复生物纤维素敷料含水率低、载药量低、保水性差、制备工艺复杂和制备过程中材料自身结构难以调控的问题,提供一种含水率高、载药量高、保水性好、制备简便且制备过程中材料自身结构易调控的激光治疗术后皮肤修复生物纤维素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激光治疗术后皮肤修复生物纤维素敷料的制备方法,将菌液加入到培养乳液中均匀分散后静置培养得到生物纤维素膜,经后处理后与药物成分复合得到激光治疗术后皮肤修复生物纤维素敷料;所述菌液为菌株在水中分散的体系,所述培养乳液为水包油型乳液,其中水相为菌株培养液,所述菌株是指能够生物合成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微生物。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如上所述的一种激光治疗术后皮肤修复生物纤维素敷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配制菌株培养液;将不同组分混合均匀后得到菌株培养液,所述菌株培养液中各组分及其含量为:糖或糖醇2~5wt%,蛋白胨0.05~0.5wt%,酵母膏0.05~0.5wt%,柠檬酸0.01~0.1wt%,磷酸氢二钠0.02~0.2wt%,磷酸二氢钾0.01~0.1wt%,余量为水,所述糖为葡萄糖、果糖或蔗糖,所述糖醇为甘露醇;(2)配制培养乳液和菌液;将不同组分均质乳化后得到pH值为5~7的培养乳液,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培养乳液中各组分及其含量为:菌株培养液50~80份,油5~30份,乳化剂3~15份,增稠稳定剂5~22份;将冷藏的菌株在室温解冻,并置于菌株培养液中,在28~32℃条件下摇床培养6~24h,补充加入菌株培养液并混合均匀,在28~32℃条件下静置培养5~9天得到菌液,所述摇床培养时摇床的转速为50~150r/min,补充加入的菌株培养液为原菌株培养液体积的10~100倍;(3)静置培养;将菌液加入到培养乳液中均匀分散后在28~32℃条件下静置培养3~9天得到生物纤维素膜,所述菌液与培养乳液的体积比为1:10~100;(4)后处理;将生物纤维素膜浸泡至浓度为1~10wt%的氢氧化钠溶液煮沸保持0.5~2小时,用纯净水清洗至pH值为7.0且材料内毒素<0.5EU/mL得到生物纤维素敷料基材;(5)复合;将生物纤维素敷料基材脱水至含水量为50~60wt%,然后浸泡在含10~30wt%药物成分的水溶液、精华液或乳液中,静置处理10~30min,经包装和灭菌得到激光治疗术后皮肤修复生物纤维素敷料。如上所述的一种激光治疗术后皮肤修复生物纤维素敷料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述油为花生油、椰子油、大豆油、葵花籽油或矿油中的一种以上;所述乳化剂为聚山梨酯、蔗糖脂肪酸酯、氢化卵磷脂或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中的一种以上;所述增稠稳定剂为卡波姆、明胶、海藻酸钠、琼脂、果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或变性淀粉中的一种以上。如上所述的一种激光治疗术后皮肤修复生物纤维素敷料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述菌株为葡糖醋杆菌、产醋杆菌、醋化杆菌、巴氏醋杆菌、葡萄糖杆菌、农杆菌、根瘤菌、八叠球菌、洋葱假单胞菌、椰毒假单胞菌或空肠弯曲菌中的一种以上;本专利技术中菌株的种类包括但不限于此,能够生物合成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微生物都可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菌株。所述菌液中单位体积内菌株细胞的数目为1.0×105~3.0×109个/mL。如上所述的一种激光治疗术后皮肤修复生物纤维素敷料的制备方法,步骤(5)中,所述脱水采用的方法为离心沥干、真空干燥或机械压榨;所述药物成分提取物是指黄芩提取物、牡丹皮提取物、母菊花提取物、仙鹤草提取物、木瓜提取物、雪莲提取物、银耳提取物、白芨提取物、益母草提取物、百合提取物、丝瓜提取物、氨甲环酸、抗坏血酸或神经酰胺中的一种以上;所述灭菌指采用高能射线辐照灭菌、压力蒸汽灭菌或电子束灭菌。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激光治疗术后皮肤修复生物纤维素敷料,激光治疗术后皮肤修复生物纤维素敷料具有双层结构,由上层致密部分和下层多孔疏松部分组成,双层结构的孔隙中填充有含药物成分的水溶液、精华液或乳液;所述上层致密部分是由纤维素纳米纤维层状重叠形成的相互交织的纳米纤维网络,上层致密部分的密度为30~50kg/m3;所述下层多孔疏松部分是由纤维素纳米纤维组成的相互连通的多孔结构,同时其孔壁表面存在着纤维素纳米纤维网络,下层多孔疏松部分的密度为10~20kg/m3;相互连通的多孔网络可以保证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激光治疗术后皮肤修复生物纤维素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激光治疗术后皮肤修复生物纤维素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菌液加入到培养乳液中均匀分散后静置培养得到生物纤维素膜,经后处理后与药物成分复合得到激光治疗术后皮肤修复生物纤维素敷料;所述菌液为菌株在水中分散的体系,所述培养乳液为水包油型乳液,其中水相为菌株培养液,所述菌株是指能够生物合成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微生物。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9.14 CN 20161082252331.一种激光治疗术后皮肤修复生物纤维素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菌液加入到培养乳液中均匀分散后静置培养得到生物纤维素膜,经后处理后与药物成分复合得到激光治疗术后皮肤修复生物纤维素敷料;所述菌液为菌株在水中分散的体系,所述培养乳液为水包油型乳液,其中水相为菌株培养液,所述菌株是指能够生物合成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微生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治疗术后皮肤修复生物纤维素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配制菌株培养液;将不同组分混合均匀后得到菌株培养液,所述菌株培养液中各组分及其含量为:糖或糖醇2~5wt%,蛋白胨0.05~0.5wt%,酵母膏0.05~0.5wt%,柠檬酸0.01~0.1wt%,磷酸氢二钠0.02~0.2wt%,磷酸二氢钾0.01~0.1wt%,余量为水,所述糖为葡萄糖、果糖或蔗糖,所述糖醇为甘露醇;(2)配制培养乳液和菌液;将不同组分均质乳化后得到pH值为5~7的培养乳液,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培养乳液中各组分及其含量为:菌株培养液50~80份,油5~30份,乳化剂3~15份,增稠稳定剂5~22份;将冷藏的菌株在室温解冻,并置于菌株培养液中,在28~32℃条件下摇床培养6~24h,补充加入菌株培养液并混合均匀,在28~32℃条件下静置培养5~9天得到菌液,所述摇床培养时摇床的转速为50~150r/min,补充加入的菌株培养液为原菌株培养液体积的10~100倍;(3)静置培养;将菌液加入到培养乳液中均匀分散后在28~32℃条件下静置培养3~9天得到生物纤维素膜,所述菌液与培养乳液的体积比为1:10~100;(4)后处理;将生物纤维素浸泡至浓度为1~10wt%的氢氧化钠溶液煮沸保持0.5~2小时,用纯净水清洗至pH值为7.0且材料内毒素<0.5EU/mL得到生物纤维素敷料基材;(5)复合;将生物纤维素敷料基材脱水至含水量为50~60wt%,然后浸泡在含10~30wt%药物成分的水溶液、精华液或乳液中,静置处理10~30min,经包装和灭菌得到激光治疗术后皮肤修复生物纤维素敷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激光治疗术后皮肤修复生物纤维素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油为花生油、椰子油、大豆油、葵花籽油或矿油中的一种以上;所述乳化剂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顶澜医用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