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筒、用于安装连接棒的辅助装置及连接棒的安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5327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7 2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套筒、用于安装连接棒的辅助装置及连接棒的安装方法,该套筒包括筒体,该筒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筒体的第二端设有用于与椎弓根螺钉的尾帽卡扣连接的夹持头,筒体设有贯穿第一端及第二端的通孔,通孔的侧壁设有第一导向通槽、与第一导向通槽相对设置的第二导向通槽、限位通槽及导向壁,第一导向通槽从第一端贯穿至第二端设置,第二导向通槽贯穿第二端设置,限位通槽贯穿第一端设置,导向壁设置于第二导向通槽及限位通槽之间。该套筒、用于安装连接棒的辅助装置及连接棒的安装方法利用筒体的各个导向特征提高了连接棒的安装准确性,进而也提高了脊柱微创外科手术效率。

Sleeve, auxiliary device for installing connecting rod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of connecting rod

The installation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xiliary device for installing sleeve, connecting rod and connecting rod, the sleeve comprises a cylinder body, the cylinder includes a first end and a two opposite end of the cylinder, and the second end is provided with pedicle screws for the tail cap card buckle head clamp connection, cylinder a through hole which passes through the first end and the two end of the side wall of the via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uide groove, the first guide groove arranged opposite the second guide groove, and groove spacing through the guiding wall, the first guide slot through the end of second set from the first end, second guide slot through the second end and the limit groove through the first end, the guide wall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guide groove and between the spacing groove. The sleeve, the auxiliary device for installing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installation metho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mprove the installation accuracy of the connecting rod by using the guid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ylinder,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inimally invasive spinal surg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套筒、用于安装连接棒的辅助装置及连接棒的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套筒、用于安装连接棒的辅助装置及连接棒的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脊柱钉棒内固定系统已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脊柱微创外科手术医疗器械,其广泛应用于治疗脊柱损伤和相关脊柱疾病。而微创手术因其能够减轻术中组织损伤和出血、降低患者手术病痛、缩短伤口愈合时间而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关注。在脊柱钉棒内固定系统中,常需使用用于安装连接棒的辅助装置进行连接棒的安装。传统的用于安装连接棒的辅助装置使用时,其具体操作方法为:持棒器固定于连接棒一端,持棒器沿横向放置(此时持棒器与椎弓根螺钉近似垂直),并将连接棒以横向穿棒形式置于第一个椎弓根螺钉U型槽中,而后通过持棒器推动连接棒向第二个椎弓根螺钉U型槽靠近,当靠近U型槽时,翻转持棒器至与椎弓根螺钉平行,此时可将连接棒插入第二个椎弓根螺钉U型槽中。以此往复,可将连接棒插入跟多椎弓根螺钉U型槽中。传统的用于安装连接棒的辅助装置用于安装连接棒时,需横向(与椎弓根螺钉轴线方向相交方向)置棒,安装过程中容易偏离正确路线,使连接棒的一端无法置于第二个椎弓根螺钉U型槽内,需要多次穿棒操作,安装效率低;同时导致传统的用于安装连接棒的辅助装置应用于脊柱微创外科手术治疗时,对医生操作经验有较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套筒、用于安装连接棒的辅助装置及连接棒的安装方法,能提高连接棒的安装准确性,提高连接棒的安装效率。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套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筒体的第二端设有用于与椎弓根螺钉的尾帽卡扣连接的夹持头,所述筒体设有贯穿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侧壁设有第一导向通槽、与所述第一导向通槽相对设置的第二导向通槽、限位通槽及导向壁,所述第一导向通槽从所述第一端贯穿至第二端设置,所述第二导向通槽贯穿所述第二端设置,所述限位通槽贯穿所述第一端设置,所述导向壁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通槽及所述限位通槽之间。上述套筒可应用于连接棒的导向安装时,连接棒可套筒的通孔的深度方向向下移动,并通过连接棒的自由端与导向壁导向配合,使连接棒的自由端通过套筒的导向壁导入套筒的第二导向通槽中,然后翻转、移动连接棒使连接棒的自由端穿过套筒的第二导向通槽、并向另一个套筒的第二导向通槽移动,进而可使接棒设置于两个套筒中。本专利技术的套筒应用于连接棒的导向安装时,能够使连接棒沿套筒的长度方向纵向进入,相对于现有的横向置棒方式,提供一种新的置棒方式;应用于脊柱微创外科手术时,此纵向进入置棒方式能够降低连接棒进入第一个套筒的穿棒处的创伤面积,更加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通槽与所述导向壁之间设有圆滑过渡的第一导入部,所述第二导向通槽与所述导向壁之间设有圆滑过渡的第二导入部。进而利用套筒进行连接棒的安装时,便于利用该第一导入部与持棒器的限位体抵压配合、且该限位体可绕该第一导入部转动;该第二导入部的设置,便于连接棒绕第二导入部平稳转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筒体的第一端设有外螺纹结构,或所述筒体的第二端设有内螺纹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头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夹体及设置于所述夹体上的弹片,两个所述夹体之间设有所述第一导向通槽及所述第二导向通槽,所述夹体设有夹槽,所述弹片设有凸起。进而可利用夹体的夹槽与椎弓根螺钉的尾帽套接配合,在利用弹片上的凸起与尾帽的限位孔相卡合,进而将夹持头固定在尾帽上,实现套筒与椎弓根螺钉的固定连接;当二者需要拆卸时,只需使弹片的凸起弹出、与限位孔分离,该夹持头即可从尾帽上抽出,实现套筒与椎弓根螺钉的分离。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安装连接棒的辅助装置,包括上述的套筒,所述套筒至少为两个,还包括持棒器,所述持棒器包括套接部及限位体,所述套接部设置于所述限位体的自由端,所述限位体能够与至少两个套筒的所述限位通槽及所述第一导向通槽限位配合,所述持棒器通过所述套接部与连接棒可拆卸连接。上述用于安装连接棒的辅助装置,可以利用持棒体的限位体分别与两个套管的限位槽限位配合、使两个所述套筒的第二导向通槽相对称,连接棒可通过所述持棒器插入其中一个所述套筒的通孔内,通过驱动持棒器、使所述连接棒沿其中一根所述套筒的通孔的深度方向向下移动,所述连接棒的自由端通过所述套筒的导向壁导入所述套筒的第二导向通槽中、并向另一个所述套筒的第二导向通槽移动,进而可将连接棒准确的设置于两个套筒中。该用于安装连接棒的辅助装置,能够使连接棒沿套筒的长度方向纵向进入,同时准确的从一个套筒插入到另一个套筒中,将连接棒准确的设置于两个套筒,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相对于现有的横向置棒方式,提供一种新的置棒方式;应用于脊柱微创外科手术时,此纵向进入置棒方式能够降低连接棒进入第一个套筒的穿棒处的创伤面积,更加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无需多次穿帮操作,可减少患者组织损伤和出血,也降低对医生手术经验的要求,便于脊柱微创外科手术的推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辅助装置还包括压筒组件,所述压筒组件包括压筒及与所述压筒的一端可转动连接的驱动套,所述压筒设有套设所述套筒的配合孔,所述压筒的一端设有凸出设置的抵压体,所述抵压体用于抵压所述连接棒,所述驱动套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结构连接配合的内螺纹孔,且所述驱动套的旋转能够带动所述压筒沿所述套筒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进而可通过旋转驱动套,将驱动套的旋转动力转换成直线驱动力,驱动压筒沿所述套筒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当然,具体的,该驱动套可为螺母套,该外螺纹结构为丝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套内设可转动的卡套件,所述卡套件与所述压筒固定,所述卡套件内设有第一导向凸台,所述第一导向凸台与所述限位通槽或/及所述第一导向通槽导向配合;或所述配合孔的内壁设有第二导向凸台,所述第二导向凸台与所述限位通槽或/及所述第一导向通槽导向配合。进而利用第一导向凸台或第二导向凸台来与限位通槽或/及第一导向通槽导向配合,使得驱动套驱动压筒移动运动时,压筒不发生旋转;同时该第一导向凸台或第二导向凸台嵌入限位通槽或/及第一导向通槽后,对中空、开槽的筒体起到一定支撑作用,防止套筒受力变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连接棒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两根椎弓根螺钉间隔固设于预设位置,两个套筒分别固定于对应的所述椎弓根螺钉的尾帽上,所述尾帽的两卡槽分别与所述套筒的第一导向通槽及第二导向通槽相通;(2)使两个所述套筒的第二导向通槽相对称,同时使连接棒沿其中一根所述套筒的通孔的深度方向向下移动,所述连接棒的自由端与导向壁导向配合;(3)继续移动所述连接棒,使所述连接棒的自由端通过所述套筒的导向壁导入所述套筒的第二导向通槽中;(4)再翻转所述连接棒使所述连接棒的自由端穿过所述套筒的第二导向通槽、并向另一个所述套筒的第二导向通槽移动,使所述连接棒设置于两个所述套筒中。上述连接棒的安装方法,使连接棒可沿套筒的长度方向纵向进入的方法,相对于现有的横向置棒方式,提供一种新的置棒方式;应用于脊柱微创外科手术时,此纵向进入置棒方式能够降低连接棒进入第一个套筒的穿棒处的创伤面积,更加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无需多次穿帮操作,可减少患者组织损伤和出血。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套筒、用于安装连接棒的辅助装置及连接棒的安装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筒体的第二端设有用于与椎弓根螺钉的尾帽卡扣连接的夹持头,所述筒体设有贯穿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侧壁设有第一导向通槽、与所述第一导向通槽相对设置的第二导向通槽、限位通槽及导向壁,所述第一导向通槽从所述第一端贯穿至第二端设置,所述第二导向通槽贯穿所述第二端设置,所述限位通槽贯穿所述第一端设置,所述导向壁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通槽及所述限位通槽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筒体的第二端设有用于与椎弓根螺钉的尾帽卡扣连接的夹持头,所述筒体设有贯穿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侧壁设有第一导向通槽、与所述第一导向通槽相对设置的第二导向通槽、限位通槽及导向壁,所述第一导向通槽从所述第一端贯穿至第二端设置,所述第二导向通槽贯穿所述第二端设置,所述限位通槽贯穿所述第一端设置,所述导向壁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通槽及所述限位通槽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通槽与所述导向壁之间设有圆滑过渡的第一导入部,所述第二导向通槽与所述导向壁之间设有圆滑过渡的第二导入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第一端设有外螺纹结构,或所述筒体的第二端设有内螺纹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头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夹体及设置于所述夹体上的弹片,两个所述夹体之间设有所述第一导向通槽及所述第二导向通槽,所述夹体设有夹槽,所述弹片设有凸起。5.一种用于安装连接棒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套筒,所述套筒至少为两个,还包括持棒器,所述持棒器包括套接部及限位体,所述套接部设置于所述限位体的自由端,所述限位体能够与至少两个套筒的所述限位通槽及所述第一导向通槽限位配合,所述持棒器通过所述套接部与连接棒可拆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安装连接棒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筒组件,所述压筒组件包括压筒及与所述压筒的一端可转动连接的驱动套,所述压筒设有套设所述套筒的配合孔,所述压筒的一端设有凸出设置的抵压体,所述抵压体用于抵压所述连接棒,所述驱动套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峰邬春晖田康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