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1431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装置,包括从股骨的大粗隆顶端打入股骨髓腔内的髓内钉主钉和从股骨的大粗隆处打入并斜行置入髓内钉主钉上的两组套筒,套筒内装设有前部带螺纹、后部不带螺纹的中空加压螺钉,且前部带螺纹处固定在股骨头内,后部不带螺纹处与股骨颈和套筒滑动连接;髓内钉主钉远端设有两组锁定螺钉孔,通过固定远端锁钉将髓内钉主钉下部固定在股骨干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髓内钉主钉和套筒,并在套筒管内装设有中空加压螺钉的方式固定股骨颈骨折,同时中空加压螺钉具有了角稳定和活动加压的特性,采用髓内固定方式使内固定可以达到微创植入的目的,对股骨头血运破坏降到最小,减少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可能性,临床应用效果好。

An internal fixation device for fracture of the neck of femu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emoral neck fracture internal fixation device, including femoral trochanteric tip into the bone marrow cavity of the intramedullary nail and the femoral greater trochanter and oblique insertion into the intramedullary nail group on the two main nail sleeve, sleeve is arranged in the front. The rear lines and non threaded hollow compression screw, and the front part is provided with thread fixation within the femoral head back without screw thread connected with the femoral neck and sliding sleeve; intramedullary nail and nail distal locking screw hole is provided with two groups, by fixing the distal 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and nail is fixed 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femoral shaft on. The main screw and the sleeve of the utility model using intramedullary nail, and the sleeve pipe is arranged in the hollow compression screw fixation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 and hollow compression screws with characters of angle stability and active pressing, using intramedullary fixation to fixation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minimally invasive implantation, the blood circulation of femoral head damage to minimize,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good clinical eff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股骨颈骨折是指自股骨头以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约占股骨近端骨折的53%,占全身骨折的约3.6%。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但近年来由于交通事故等高能量损伤所致年轻病人股骨颈骨折也很常见。股骨颈骨折由于骨折部位特殊,骨折后血供容易破坏,局部产生剪力大,易发生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治疗难度较大。内固定仍然是股骨颈骨折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随着髋部生物力学研究的深入及内固定物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空心钉的出现,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改善。但仍有6%的患者发生骨折不愈合现象,即使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率仍较高,约占22.5%;因此对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治疗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时股骨颈骨折端所受剪切力较大,为不稳定型骨折,此时平行打入空心钉固定并不可靠,容易发生剪切移位。有学者提出在向股骨头内拧入3枚平行螺钉后,应在股骨距垂直于骨折线方向拧入1枚直径3.5mm或4.5mm非平行拉力螺钉,既可对抗剪切力,又能有效防止股骨颈短缩,但如果螺钉在股骨头内交叉,则会增加内固定失败的风险;生物力学研究显示:向股骨头内拧入非平行拉力螺钉后其内固定强度显著低于平行螺纹松质骨螺钉。有的病例报道中使用空心钉固定PauwelsⅢ型骨折不愈合率为19%,而使用角稳定装置(DHS、DCS、PFN等)固定组不愈合为8%,并认为目前尚不确定哪一种内固定装置治疗PauwelsⅢ型骨折更理想。通过生物力学研究比较了空心钉、DHS、DCS、锁定钢板四种内固定方法固定PauwelsⅢ型骨折的稳定性,四者呈升序排列,锁定钢板最稳定,与空心钉相比锁定钢板能提高骨折的稳定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研究认为选择具有活动加压作用又能维持角稳定的内固定,将有助于改善内固定的疗效。传统的内固定方式多枚空心钉固定存在固定不牢靠、缺乏角稳定特性、抗剪切力差的缺点;而动力髋螺钉虽然为角稳定装置但抗旋转力差,但其植入股骨颈内的螺钉直径过大对股骨头血运破坏严重,容易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锁定钢板目前临床应用结果也不理想,发生骨不愈合及股骨头切割的现象较多等问题。因此需要对现有内固定方式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装置,利用髓内钉主钉和套筒,并在套筒管内装设有中空加压螺钉的方式固定股骨颈骨折,同时中空加压螺钉具有了角稳定和活动加压的特性。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装置,包括从股骨的大粗隆顶端打入股骨髓腔内的髓内钉主钉和从股骨的大粗隆处打入并斜行置入髓内钉主钉上的两组套筒,所述套筒内装设有前部带螺纹、后部不带螺纹的中空加压螺钉,且中空加压螺钉的前部带螺纹处固定在股骨头内,中空加压螺钉的后部不带螺纹处与股骨颈和套筒滑动连接;所述髓内钉主钉远端设有两组锁定螺钉孔,能够通过固定远端锁钉将髓内钉主钉下部固定在股骨干上。作为优选,所述髓内钉主钉上设有两组斜锁钉孔,每组斜锁钉孔内设有内螺纹,套筒前部5mm长度内不带外螺纹,以方便于套入髓内钉主钉近端的斜锁钉孔内,套筒后部均带外螺纹,套筒前端从斜锁钉孔穿过,套筒拧入斜锁钉孔内使套筒与髓内钉主钉能够锁紧,且套筒后端能与股骨近端外侧皮质相锁定。作为优选,所述中空加压螺钉是由前端的螺纹段、中间的螺杆段和后端的限位段组成,且限位段的外径尺寸等于螺纹段的外径尺寸,螺纹段的外径尺寸大于螺杆段的外径尺寸。作为优选,所述螺纹段、螺杆段和限位段一体成型,且套筒前端内部周向上设有三组能够允许螺纹段旋转穿过套筒但限制限位段穿过套筒的阻挡部,因此在拧紧中空螺钉时可以对骨折端起到加压固定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髓内钉主钉为空心设计,以利于微创植入;髓内钉主钉由上到下依次由套筒连接段、过渡段和髓内段组成,所述套筒连接段和髓内段均为圆柱体结构,过渡段为圆锥体结构,且套筒连接段的外径尺寸大于髓内段的外径尺寸。作为优选,所述髓内段的下端设有倒圆角结构。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远端锁钉垂直植入股骨干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髓内固定方式使内固定可以达到微创植入的目的;植入股骨颈内的中空加压螺钉为两枚直径为7.3mm的空心加压螺钉,植入的中空加压螺钉可以达到固定股骨颈骨折的力学稳定性的基础上做到直径最小化,对股骨头血运破坏尽可能降到最小,减少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可能性。本技术在髓内钉主钉上的两个斜锁钉孔内设有内螺纹,通过拧入两个有外螺纹的套筒与髓内钉主钉进行锁定,提供了植入股骨颈内的两枚中空加压螺钉的滑动通道,使两枚中空加压螺钉同时具有了角稳定和活动加压的特性,角稳定提供了内固定的抗纵向剪切力的稳定性需要,而活动加压使股骨颈骨折在骨折愈合过程中一直存在骨折端的持续加压,降低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及螺钉头部从股骨头上方切割出去的可能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之一;图4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之二;图5为本技术的髓内钉主钉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中空加压螺钉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1—股骨;101—大粗隆;102—股骨头;103—股骨颈;104—股骨干;2—髓内钉主钉;201—套筒连接段;202—过渡段;203—髓内段;204—斜锁钉孔;205—锁定螺钉孔;206—倒圆角结构;3—套筒;301—阻挡部;4—中空加压螺钉;401—螺纹段;402—中间的螺杆段;403—限位段;5—固定远端锁钉。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见附图1~8,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装置,包括从股骨1的大粗隆101顶端打入股骨髓腔内的髓内钉主钉2和从股骨的大粗隆处打入并斜行置入髓内钉主钉上的两组套筒3,所述髓内钉主钉为空心设计,以利于微创植入;所述髓内钉主钉由上到下依次由套筒连接段201、过渡段202和髓内段203组成,所述套筒连接段和髓内段均为圆柱体结构,过渡段为圆锥体结构,且套筒连接段的外径尺寸大于髓内段的外径尺寸。髓内钉主钉的结构与股骨干的外形结构相同,也便于髓内钉主钉顺利植入股骨髓腔内,过渡段防止髓内钉主钉的断裂。所述髓内钉主钉上设有两组斜锁钉孔204,每组斜锁钉孔内设有内螺纹,套筒前部5mm长度内不带外螺纹,以方便于套入髓内钉主钉近端的斜锁钉孔内,套筒后部均带外螺纹,通过瞄准器套筒前端从斜锁钉孔穿过,套筒拧入斜锁钉孔内使套筒与髓内钉主钉能够锁紧。这样套筒提供了植入股骨颈内的两枚中空加压螺钉的滑动通道,且套筒后端能与股骨近端外侧皮质相锁定。所述套筒内装设有前部带螺纹、后部不带螺纹的中空加压螺钉4,且中空加压螺钉的前部带螺纹处固定在股骨头102内,中空加压螺钉的后部不带螺纹处与股骨颈103和套筒滑动连接。所述中空加压螺钉是由前端的螺纹段401、中间的螺杆段402和后端的限位段403组成,且限位段的外径尺寸等于螺纹段的外径尺寸,螺纹段的外径尺寸大于螺杆段的外径尺寸。所述螺纹段、螺杆段和限位段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股骨的大粗隆顶端打入股骨髓腔内的髓内钉主钉和从股骨的大粗隆处打入并斜行置入髓内钉主钉上的两组套筒,所述套筒内装设有前部带螺纹、后部不带螺纹的中空加压螺钉,且中空加压螺钉的前部带螺纹处固定在股骨头内,中空加压螺钉的后部不带螺纹处与股骨颈和套筒滑动连接;所述髓内钉主钉远端设有两组锁定螺钉孔,能够通过固定远端锁钉将髓内钉主钉下部固定在股骨干上;所述髓内钉主钉上设有两组斜锁钉孔,每组斜锁钉孔内设有内螺纹,套筒前部5mm长度内不带外螺纹,以方便于套入髓内钉主钉近端的斜锁钉孔内,套筒后部均带外螺纹,套筒前端从斜锁钉孔穿过,套筒拧入斜锁钉孔内使套筒与髓内钉主钉能够锁紧,且套筒后端能与股骨近端外侧皮质相锁定;所述髓内钉主钉为空心设计,以利于微创植入;髓内钉主钉由上到下依次由套筒连接段、过渡段和髓内段组成,所述套筒连接段和髓内段均为圆柱体结构,过渡段为圆锥体结构,且套筒连接段的外径尺寸大于髓内段的外径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股骨的大粗隆顶端打入股骨髓腔内的髓内钉主钉和从股骨的大粗隆处打入并斜行置入髓内钉主钉上的两组套筒,所述套筒内装设有前部带螺纹、后部不带螺纹的中空加压螺钉,且中空加压螺钉的前部带螺纹处固定在股骨头内,中空加压螺钉的后部不带螺纹处与股骨颈和套筒滑动连接;所述髓内钉主钉远端设有两组锁定螺钉孔,能够通过固定远端锁钉将髓内钉主钉下部固定在股骨干上;所述髓内钉主钉上设有两组斜锁钉孔,每组斜锁钉孔内设有内螺纹,套筒前部5mm长度内不带外螺纹,以方便于套入髓内钉主钉近端的斜锁钉孔内,套筒后部均带外螺纹,套筒前端从斜锁钉孔穿过,套筒拧入斜锁钉孔内使套筒与髓内钉主钉能够锁紧,且套筒后端能与股骨近端外侧皮质相锁定;所述髓内钉主钉为空心设计,以利于微创植入;髓内钉主钉由上到下依次由套筒连接段、过渡段和髓内段组成,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晓君张中伟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