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合并压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4920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双线合并压端机,包括机座、第一送线装置、第二送线装置、旋转机构、第一端子压着机构、第二端子压着机构、第一剥切装置、第二剥切装置和换向机构;第一剥切装置与第一送线装置对接,第二剥切装置与第二送线装置对接;换向机构包括第一机械手、第一夹紧送料装置、第二机械手、第二夹紧送料装置;第一端子压着机构和第一剥切装置均安装于机座上并位于旋转机构的旁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线合并压端机,结构非常紧凑,合理在机座上布局各个装置或机构,以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整个结构体积较小、占用面积也较小,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自动化程度较高,运行顺畅,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Double wire combined press end mach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mbined double pressure end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the first wire feeding device, second wire feeding device, a rotating mechanism, a first terminal crimping mechanism, second terminal crimping mechanism, the first stripping device, second stripping and cutting device and a reversing mechanism; the first stripping device and the first wire feeding device docking, second stripping cutting device and second wire feeding device docking; the revers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first manipulator, the first clamping feeding device, second hands, second mechanical clamping feeding device; the first terminal crimping mechanism and a first peeling device are installed on the base and is located in the side of the rotating mechanism. The double line combined end press of the invention has a compact structure, and reasonably layout various devices or mechanisms on the machine seat, so that the whole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is small in volume and small in occupied area, and it is more convenient to use. High automation and smooth oper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market competitive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线合并压端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束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双线合并压端机。
技术介绍
线束广泛用于电脑、通讯设备、数码产品的信号传输或电源连接,为了更方便的实现电连接,一般情况在两端固定连接有端子。目前存在这样一种结构的线束,由两根导线组成,两根导线的一端并在一起后并通过一个端子压着固定,其中一根导线的另一端同样压着固定一个端子,而另一根导线的另一端不连接端子。在制作这种结构的线束时,最原始的方式为手工加工,即将两根导线的一端剥皮穿在同一个端子上,再利用端子钳将端子铆接到两根导线的一端上,然后再将一根导线的另一端剥皮穿上端子,利用端子钳将端子铆接到导线的另一端上,形成上述线束。但是此类加工方式效率较低,人工成本高,且加工质量不够理想,以致渐渐不能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现在只有少量订单时仍然使用。后来,一些厂商在人工剥线以后,通过冲压机将端子与导线端部进行冲压,此类加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端子压着的效率,但是人工剥线的效率依然很低,而且一致性不佳,所以逐渐被自动端子压着机取代。然而,现有的自动端子压着机采用一个送线装置进行传送导线,然后对导线进行剥皮处理、切断处理以及压着端子,以致制作形成线束,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该自动端子压着机一般均针对单线材加工,对于上述结构的线束,自动端子压着机还无法实现,一般都是先单根加工然后在进行后期的结合装配,这样的装配方式难以满足上述结构的线束的装配要求,对生产者造成极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的双线合并压端机。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双线合并压端机,包括机座、第一送线装置、第二送线装置、旋转机构、第一端子压着机构、第二端子压着机构、第一剥切装置、第二剥切装置和换向机构;所述第一剥切装置与第一送线装置对接,所述第二剥切装置与第二送线装置对接;所述换向机构包括安装于机座上并用于使经第一剥切装置加工后的导线沿送线方向脱离第一剥切装置的第一机械手、安装于机座上并用于将脱离第一剥切装置后的导线传送至第二剥切装置的第一夹紧送料装置、用于将经第二剥切装置加工后的另一导线沿送线方向脱离第二剥切装置的第二机械手、用于将第一夹紧送料装置传送的导线和脱离第二剥切装置后的另一导线一起传送至第二端子压着机构的第二夹紧送料装置;所述第一机械手位于第一夹紧送料装置的上方,所述第二机械手位于第二夹紧送料装置的上方;所述第一端子压着机构和第一剥切装置均安装于机座上并位于旋转机构的旁侧;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机座上的基座、安装于第一基座中的旋转架以及驱动旋转架转动的步进电机,所述旋转架上铰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可在竖直方向转动,第一端子压着机构上设有压接在安装块上并使安装块向下摆动的压杆组件;所述第一送线装置包括用于传动导线的送线对轮,所述送线对轮安装在安装块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送线装置包括第一矫直机构以及第二矫直机构,第一矫直机构、第二矫直机构和送线对轮沿送线方向依次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矫直机构包括快速压紧件、第一压板、设置在第一压板上的一组平行设置的第一上压线轮、第一支撑板、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的一组平行设置的第一下压线轮;所述快速压紧件压接在第一压板并驱动第一压板朝第一支撑板移动;所述第一压板设有导向孔,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与导向孔配合的导向柱,第一压板与第一支撑板之间设有套设在导向柱上的弹簧;所述第一上压线轮和第一下压线轮交错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紧送料装置和第一夹紧送料装置呈前后两排平行分布;所述的第一夹紧送料装置包括通过滑轨安装于机座上的第一移动座、用于驱动第一移动座往返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的第二夹紧送料装置包括通过滑轨安装于机座上的第二移动座、用于驱动第二移动座往返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剥切装置包括安装于机座上的第一机架、安装于第一机架中并相互配合的上切刀和下切刀及用于驱动上切刀向下移动以配合下切刀实现对导线进行剥线处理和切断处理的第一驱动装置。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双线合并压端机,送料装置为两组,分别为第一送线装置和第二送线装置,其中,第一送线装置中的送线对轮可以在旋转机构的作用下实现转动,将导线转动并移动至第一端子压着机构中,并通过第一端子压着机构进行压着端子,完成后,送线对轮在旋转机构的作用下转动复位,并将导线传送至第一剥切装置。而第二送线装置同样将另一根导线传送至第二剥切装置,以便后期对两根导线并在一起且压着在同一个端子上,形成所述的线束。随后,第一夹紧送料装置将经过第一剥切装置剥线处理和切断处理后的细导线夹紧传送至第二剥切装置,而第二夹紧送料装置的第三机械手将细导线和粗导线夹紧并传送至换向装置,换向装置则对细导线和粗导线进行换向,令细导线位于粗导线的上方,以呈上下叠合状态。于此同时,所述的第二夹紧送料装置复位,第三机械手重新回到第二剥切装置处,第四机械手夹紧经换向装置换向后的细导线和粗导线传送至第一端子压着机构进行压着端子,以满足生产上述结构的线束的要求。第一机械手夹住经第一剥切装置加工后的导线,使其沿送线方向脱离第一剥切装置;第一夹紧送料装置再将该导线传送至第二剥切装置;第二机械手夹住经第二剥切装置加工后的另一导线,使其沿送线方向脱离第二剥切装置;第二夹紧送料装置上述两根导线一起传送至第二端子压着机构,经第二端子压着机构压接端子后形成所需的线束。本方案的双线合并压端机结构非常紧凑,合理在机座上布局各个装置或机构,以致本专利技术的整个结构体积较小、占用面积也较小,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自动化程度较高,运行顺畅,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双线合并压端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旋转机构与第一端子压着机构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端子压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放线机构与第一送线装置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放线机构中刹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剥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双线合并压端机,包括机座、第一送线装置1、第二送线装置2、旋转机构8、第一端子压着机构3、第二端子压着机构4、第一剥切装置5、第二剥切装置6和换向机构;所述第一剥切装置5与第一送线装置1对接,所述第二剥切装置6与第二送线装置2对接;所述换向机构包括安装于机座上并用于使经第一剥切装置5加工后的导线沿送线方向脱离第一剥切装置5的第一机械手71、安装于机座上并用于将脱离第一剥切装置5后的导线传送至第二剥切装置6的第一夹紧送料装置72、用于将经第二剥切装置6加工后的另一导线沿送线方向脱离第二剥切装置6的第二机械手73、用于将第一夹紧送料装置72传送的导线和脱离第二剥切装置6后的另一导线一起传送至第二端子压着机构4的第二夹紧送料装置74;所述第一机械手71位于第一夹紧送料装置72的上方,所述第二机械手73位于第二夹紧送料装置74的上方;所述第一送线装置1靠近第一剥切装置5的一端通过旋转机构8安装于机座上;所述第一端子压着机构3和第一剥切装置5均安装于机座上并位于旋转机构8的旁侧;所述旋转机构8包括安装于所述机座上的基座81、安装于第一基座81中的旋转架82以及驱动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线合并压端机

【技术保护点】
双线合并压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第一送线装置、第二送线装置、旋转机构、第一端子压着机构、第二端子压着机构、第一剥切装置、第二剥切装置和换向机构;所述第一剥切装置与第一送线装置对接,所述第二剥切装置与第二送线装置对接;所述换向机构包括安装于机座上并用于使经第一剥切装置加工后的导线沿送线方向脱离第一剥切装置的第一机械手、安装于机座上并用于将脱离第一剥切装置后的导线传送至第二剥切装置的第一夹紧送料装置、用于将经第二剥切装置加工后的另一导线沿送线方向脱离第二剥切装置的第二机械手、用于将第一夹紧送料装置传送的导线和脱离第二剥切装置后的另一导线一起传送至第二端子压着机构的第二夹紧送料装置;所述第一机械手位于第一夹紧送料装置的上方,所述第二机械手位于第二夹紧送料装置的上方;所述第一端子压着机构和第一剥切装置均安装于机座上并位于旋转机构的旁侧;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机座上的基座、安装于第一基座中的旋转架以及驱动旋转架转动的步进电机,所述旋转架上铰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可在竖直方向转动,第一端子压着机构上设有压接在安装块上并使安装块向下摆动的压杆组件;所述第一送线装置包括用于传动导线的送线对轮,所述送线对轮安装在安装块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双线合并压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第一送线装置、第二送线装置、旋转机构、第一端子压着机构、第二端子压着机构、第一剥切装置、第二剥切装置和换向机构;所述第一剥切装置与第一送线装置对接,所述第二剥切装置与第二送线装置对接;所述换向机构包括安装于机座上并用于使经第一剥切装置加工后的导线沿送线方向脱离第一剥切装置的第一机械手、安装于机座上并用于将脱离第一剥切装置后的导线传送至第二剥切装置的第一夹紧送料装置、用于将经第二剥切装置加工后的另一导线沿送线方向脱离第二剥切装置的第二机械手、用于将第一夹紧送料装置传送的导线和脱离第二剥切装置后的另一导线一起传送至第二端子压着机构的第二夹紧送料装置;所述第一机械手位于第一夹紧送料装置的上方,所述第二机械手位于第二夹紧送料装置的上方;所述第一端子压着机构和第一剥切装置均安装于机座上并位于旋转机构的旁侧;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机座上的基座、安装于第一基座中的旋转架以及驱动旋转架转动的步进电机,所述旋转架上铰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可在竖直方向转动,第一端子压着机构上设有压接在安装块上并使安装块向下摆动的压杆组件;所述第一送线装置包括用于传动导线的送线对轮,所述送线对轮安装在安装块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线合并压端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昭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欧布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