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接有端子的电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4907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16:40
一种装接有端子的电线,包括电线和端子件。电线包括芯线。芯线由铝或铝合金制成,并且由被覆部覆盖。芯线在电线的端部处露出。端子件由铜或铜合金制成,并且连接于电线的端部。具有比铝高的电离倾向的牺牲层设置于端子件的除了与其它部件连接的电气连接部分之外的部分。

A wire connected to a terminal

A wire connected to a terminal, including wires and terminals. The wire includes the core line. The core wire is made of aluminum or aluminum alloy and covered by the overlay. The core line is exposed at the end of the wire. The terminal parts are made of copper or copper alloy and are connected to the end of the wire. The sacrificial layer with a higher ionization tendency than the aluminum is set on the part of the terminal part except the electrical connection part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接有端子的电线现有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基于2016年8月1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6-158822),该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端部装接有端子件的装接有端子的电线。
技术介绍
例如,对于布置在车辆中的线束,使用了一种装接有端子的电线,以减轻重量,该装接有端子的电线使由铜或铜合金制成的端子件压接连接于具有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的芯线的电线。顺便提及,存在这样的担心:在装接有端子的电线中,附着于作为不同金属的电线的芯线与端子件之间的水将用作电解液,并从而将发生电化学腐蚀。因此,将被覆材料附着在压接于电线的端子件的压接区域的预定位置处,使得在电线与芯线的连接位置处减少腐蚀的发生(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JP2013-149598A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做出了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抑制成本的同时具有高耐腐蚀性的装接有端子的电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接有端子的电线具有下面的(i)至(iii)。(i)一种装接有端子的电线,包括:电线,该电线包括由铝或铝合金制成并且由被覆部覆盖的芯线,所述芯线在所述电线的端部处露出;和端子件,该端子件由铜或铜合金制成,并且连接于所述电线的所述端部,其中,具有比铝高的电离倾向的牺牲层设置在所述端子件的除了与其它部件连接的电气连接部分之外的部分上。(ii)根据以上(i)的装接有端子的电线,其中,所述牺牲层是由锌制成的镀层。(iii)根据以上(i)的装接有端子的电线,其中,所述端子件包括压接于所述芯线的导体压接部,并且所述牺牲层形成在所述导体压接部的与所述芯线压接在其上的表面相反的表面上。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该实施例的装接有端子的电线的立体图。图2是沿着图1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图3是沿着图1中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图4A和4B是图示出对端子件的基材进行镀锡的过程的视图,图4A是基材的示意性侧视图,并且图4B是基材的示意性后视图。图5A和5B是示出对端子件的基材进行镀锌的过程的视图。图5A是基材的示意性侧视图,并且图5B是基材的示意性后视图。图6是压力加工之后的链状端子件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专利文献1中的技术中,当被覆材料未精确地附着在诸如压接片的缘部与芯线之间的接触面这样的预定位置处时,需要时间和精力来加工,从而导致成本的升高。鉴于上述情况做出了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抑制成本的同时具有高耐腐蚀性的装接有端子的电线。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实例。图1是根据该实施例的装接有端子的电线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根据实施例的装接有端子的电线1包括电线10和端子件20。端子件20压接并且电气连接到电线10的端部。例如,装接有端子的电线1构成布置在诸如汽车这样的车辆中的线束。电线10是具有芯线11和覆盖芯线11的由树脂制成的被覆部12的绝缘电线。芯线11由铝或铝合金制成,并且构造成具有多个绞合线。如上所述,电线10的芯线11由铝或铝合金制成,从而装接有端子的电线1轻量化,因此,被构造成具有该装接有端子的电线1的线束轻量化。特别地,轻量化的装接有端子的电线1适合在经常使用线束的诸如尤其是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这样的车辆中使用。端子件20在前部具有电连接部31并且在后部具有电线连接部41。电连接部31与电线连接部41通过连结部35互相连接。端子件20通过对由金属板制成的基材进行压力加工(冲压加工和弯曲加工)而形成。端子件20由与铝或铝合金制成的电线10的芯线11不同的金属材料制成。在实例中,端子件20由作为基材的、铜或铜合金制成的金属板形成。电连接部31形成为筒状,该筒状的末端部是开口的,开口部的连接对方端子件插入且电气连接于电连接部31。电线连接部41压接且电气连接于电线10的端部。电线连接部41具有在前侧的一对导体压接部45,并且具有一对被覆压接部46。电线连接部41的上表面侧作为一个表面,该一个表面是电线10的端部设置在其上的安装表面41a。图2是沿着图1中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如图2所示,在芯线11露出的电线10的端部设置在安装表面41a上的状态下,将一对导体压接部45从两侧压接于电线连接部41。以这种方式,导体压接部45压接且电气连接于电线10的芯线11。另外,被覆压接部46弯曲以围绕设置在安装表面41a上的电线10的端部的被覆部12的区域,并且压接,使得被覆压接部46的端部互相重叠。图3是沿着图2中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如图3所示,端子件20的基材20a在其正面和背面上具有镀锡层50。此外,端子件20在电线连接部41中具有牺牲层51。牺牲层51设置于导体压接部45的外表面并且形成为与镀锡层50重叠,该导体压接部45的外表面是与和芯线11进行接触的内表面侧相反的表面。以这种方式,将牺牲层51设置在连接于电线连接部41的电线10的芯线11的附近。牺牲层51由具有比铝高的电离倾向的卑金属(basemetal)制成,从而在该实例中,牺牲层由锌(Zn)的镀层形成。牺牲层51的厚度是大约10μm至20μm。如上所述,牺牲层51设置在端子件20的除了与诸如连接对方端子件或电线10的芯线11这样的其它部件进行电气连接的电气连接部分之外的区域中。图4图示出对端子件的基材进行镀锡的过程的视图,图4A是基材的示意性侧视图,并且图4B是基材的示意性后视图。图5图示出对端子件的基材进行镀锌的过程的视图,图5A是基材的示意性侧视图,并且图5B是基材的示意性后视图。图6是压力加工之后的链状端子件的后视图。在制备具有牺牲层51的端子件20时,首先,如图4A和4B所示,在拉出由铜或铜合金的金属板制成的端子件20的细长基材20a的同时,将镀锡层50形成在端子件20的正表面和背表面上。如图5A和5B所示,在拉出正表面和背表面上形成有镀锡层50的细长基材20a的同时,进行镀锌(Zn),以在拉出方向上在一个表面上具有带状,从而形成牺牲层51。然后,如图6所示,使上面形成有牺牲层51的基材20a经受压力加工,从而端子件20在连结位置21a连结到带状的载体21,因此形成了链状连结的端子件。此时,进行压力加工,使得将牺牲层51设置在作为电线连接部41的安装表面41a的相反侧表面的端子件20的背表面上。在载体21的连结位置21a处切割具有牺牲层51的端子件20,从而使端子件20从载体21分离,并且在电线10的端部设置在电线连接部41的安装表面41a上的状态下压接导体压接部45和被覆压接部46。以这种方式,将导体压接部45压接于电线10的芯线11,并且将被覆压接部46压接于电线10的被覆部12。以这种方式,在其中端子件20被压接成连接于电线10的端部的装接有端子的电线1中,由具有比铝高的电离倾向的卑金属的锌的镀层制成的牺牲层51设置于芯线11的附近。因此,当水附着于端子件20时,牺牲层51在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的芯线11之前腐蚀,并从而抑制电线10的芯线11的腐蚀。如上所述,在根据该实施例的装接有端子的电线1中,在端子件20的除了与其它部件连接的电气连接部分之外的区域中设置的牺牲层51在电线10的芯线11之前腐蚀,并从而能够抑制芯线11的腐蚀,使得能够抑制由于电线10的芯线11的腐蚀而引起的阻抗的增大。另外,与将被覆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装接有端子的电线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接有端子的电线,包括:电线,该电线包括由铝或铝合金制成并且由被覆部覆盖的芯线,所述芯线在所述电线的端部处露出;以及端子件,该端子件由铜或铜合金制成,并且连接于所述电线的所述端部,其中,牺牲层设置在所述端子件的除了与其它部件电气连接的电气连接部分之外的部分上,所述牺牲层的电离倾向比铝的电离倾向高。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8.12 JP 2016-1588221.一种装接有端子的电线,包括:电线,该电线包括由铝或铝合金制成并且由被覆部覆盖的芯线,所述芯线在所述电线的端部处露出;以及端子件,该端子件由铜或铜合金制成,并且连接于所述电线的所述端部,其中,牺牲层设置在所述端子件的除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田洋人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