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升降式智能交通导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4767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升降式智能交通导流装置,包括底座、升降装置、导向装置和伸缩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用于所述交通导流装置在上下方向的升降,所述伸缩装置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的顶端,用于所述交通导流装置的信号灯在水平面内的伸缩,所述导向装置安装在所述伸缩装置下表面两侧并向下延伸至所述升降装置的两侧,用于对所述交通导流装置升降时的导向,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自动交通导流装置上升和信号安装板的伸缩,既可以防止出现信号盲区,又可以较小的尺寸以便于运输。

A new type of lift type intelligent traffic diversion devi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novel lifting type intelligent traffic guid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lifting device, a guide device and a telescopic device, the lifting device is fix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se, the lifting device for traffic flow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expansion device is installed in the top of the lift the telescopic device, signal lamp for traffic diversion device described in the horizontal plane, the guide device is mounted on the telescopic device under both sides of the surface and extends to both sides of the lifting device, used for traffic diversion device of the lifting of the guid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Telescopic automatic traffic guiding device and signal rise of the mounting plate can prevent signal blind area, and smaller size for easy transpor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升降式智能交通导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交通
,特别是一种新型的升降式智能交通导流装置。
技术介绍
在道路维修或建设过程中,在交通要道的十字路口往往需要临时设置移动式的交通导流装置,然而由于一般交通导流装置高度较低,使信号装置可见的范围小,且在交通导向方向转换的几秒钟内,若前面的车辆高度较高时或交通路口处于低洼时,后面的车辆看不到信号灯而导致发生交通事故,因此需要一种能及时调整高度的交通导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升降式智能交通导流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的升降式智能交通导流装置,包括底座、升降装置、导向装置和伸缩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伸缩装置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的顶端,所述导向装置安装在所述伸缩装置下表面两侧并向下延伸至所述升降装置的两侧;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隔板、板簧和升降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套筒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表面,所述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均为上端开口的圆筒,第二套筒套装在第一套筒内,所述第三套筒套装在第二套筒内,所述隔板前后方向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套筒靠近顶端的内腔内,所述第二套筒的前后壁上设置两条狭长槽,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安装在安装在所述第一套筒内的底座上表面,并向上延伸穿过所述第二套筒底部后穿过所述隔板中部设置的孔、并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三套筒底部并与第三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板簧的台阶,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中还设置有承护装置。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锥齿轮传动、中空的第一丝杠、第二丝杠和传动转换装置,第一丝杠与所述第一套筒同心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表面,所述驱动电机固定第一丝杠的一侧的所述底座上表面,轴端固定安装在一锥齿轮,与固定在所述第一丝杠上的锥齿轮形成所述锥齿轮传动,第二丝杠套装在所述第一丝杠内,在所述第二套筒及所述隔板之间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上安装所述传动转换装置,所述传动转换装置包括固定块、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一摆杆、第二摆杆和复位弹簧,所述固定块对称地安装在位于第一丝杠两侧的第二套筒底部的凹槽内,固定块由凸缘和竖板组成,所述凸缘设置有开口向内的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摆杆的槽,所述第一摆杆与固定块铰接,固定块的竖板中部设置有一左右方向的螺纹孔,螺纹孔内安装一螺纹堵,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螺纹堵相抵,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摆杆下端外侧相抵,在固定块的凸缘下方的第二套筒可滑动地安装所述第一螺母,第一螺母与第一丝杠旋合,第一螺母左右侧各设置有一开口向外的槽,所述槽设置一销与第一摆杆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一摆杆上端外侧设置有一第一斜面,第二螺母套装在第二丝杠上,第二螺母底部设置有导向轨,所述导向轨与设置在位于第二丝杠两侧的所述隔板上表面的T型槽形成可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摆杆安装在设置在位于第二丝杠两侧的所述隔板上的通槽内,并铰接,所述第二摆杆上端抵在所述第二螺母的左右两个侧面上,下端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斜度一致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螺母包括左半螺母、右半螺母及压缩弹簧,左半螺母和右半螺母处在闭合状态时形成一与所述第二丝杠配合的螺母,在左半螺母与右半螺母之间安装有所述压缩弹簧。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套筒内壁下部固定设置有挡块,在第一套筒内壁中上部设置有一挡销;第一套筒内壁还设有一上下方向的导向槽,外壁靠上端还设置有导向块。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套筒底部的左侧还设置有一可翻转导向组件,所述可翻转导向组件包括一拉簧和可翻转导向块,所述第二套筒底部左侧设置开口向左的槽,所述槽内安装一转销并与所述可翻转导向块铰接,在所述槽上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拉簧的盲孔,所述拉簧的下端与所述可翻转导向块固定连接,所述可翻转导向块的左侧伸入所述第一套筒的导向槽内。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固定板、框架、转轴、第一锥齿轮组和第二锥齿轮组、一伸缩驱动电机和伸缩套组件,所述框架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表面,所述伸缩套组件有4组,分别安装在所述框架的四个侧面,所述伸缩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框架顶面,其轴端与所述转轴连接,并向下延伸至所述框架的底面,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两个锥齿轮,下方的锥齿轮与安装在左右两个侧面的伸缩套组件内端的锥齿轮构成所述第一锥齿轮组,下方的锥齿轮与安装在前后两个侧面的伸缩套组件内端的锥齿轮构成所述第二锥齿轮组传动。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伸缩套组件包括螺纹杆、伸缩套、固定套、信号灯安装板和导向钉,所述固定套固定所述框架侧面上,所述伸缩套可滑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套内,所述伸缩套中部设置有一与所述螺纹杆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螺纹杆的内侧轴端固定所述锥齿轮,所述伸缩套外圆柱面上还设置有一导向槽,所述信号灯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伸缩套的外端。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杆、导向套和导向套固定板,所述导向套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升降装置的第二套筒顶部,所述导向套固定在所述导向套固定板左右两侧,固定在所述伸缩装置的固定板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并向下延伸入所述导向套的导向孔内,导向套内侧还设置有一上下方向的与设置所述升降装置的第一套筒上的导向块形成可滑动配合的导向槽。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承护装置包括减震板和金属降热片,所述减震板设置在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中的驱动电机的左端和右端且与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所述金属降热片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所述金属降热片的左端和右端均与所述减震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驱动电机外部也相应地设置有所述承护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上升时,通过第一丝杠及第一螺母带动第二套筒在上下方向实现交通导流装置第一阶段的上升,在第二套筒上升至挡销卡入第二套筒的底部的同时,第一摆杆上端外侧的第一斜面卡入第二摆杆下端内侧的第二斜面,从而使第一螺母脱开第一丝杠而第二螺母闭合使第二螺母与第二丝杠配合,第一丝杠继续旋转,带动第二螺母旋转,从而使第二丝杠带第三套筒继续上升,即实现交通导流装置的第二阶段上升,由于在整个上升过程中,仅由驱动电机带动而实现两个阶段上升,减少了电机数量的同时,上升距离进一步加大而实现了较大的上升范围。2.下降时,手动拉出挡销,此时,第二套筒在重力及复位弹簧作用下使第一螺母闭合,第二螺母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脱开第二螺母,从而使第三套筒在重力作用下快速下滑,而后驱动电机反转,使第一丝杠转动而使第二套筒及第三套筒整体下降,从而实现该交通导流装置以较快的速度呈缩回状态。3.通过设置在顶部的伸缩驱动电机及第一锥齿轮组、第二锥齿轮组,带动四个信号灯同时伸出与缩回,便于控制整个装置的重心位置,既提高了调整的速度,又提高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4.通置于两侧的导向装置中的导向杆与导向套的套合、导向套与导向块的双重导向,使整个装置在上升及下降过程较为稳定,且通过双重导向,确保了整个装置上升的高度较大。5.通过设置在第二套筒底部的左侧的拉簧和可翻转导向块,即防止了第二套筒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发生扭转,又便于在装置时便捷地将第二导向套筒装入第一套筒内。6.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自动交通导流装置上升和信号安装板的伸缩,既可以防止出现信号盲区,又可以较小的尺寸以便于运输。附图说明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的升降式智能交通导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升降式智能交通导流装置,包括底座、升降装置、导向装置和伸缩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伸缩装置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的顶端,所述导向装置安装在所述伸缩装置下表面两侧并向下延伸至所述升降装置的两侧;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隔板、板簧和升降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套筒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表面,所述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均为上端开口的圆筒,第二套筒套装在第一套筒内,所述第三套筒套装在第二套筒内,所述隔板前后方向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套筒靠近顶端的内腔内,所述第二套筒的前后壁上设置两条狭长槽,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安装在安装在所述第一套筒内的底座上表面,并向上延伸穿过所述第二套筒底部后穿过所述隔板中部设置的孔、并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三套筒底部并与第三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板簧的台阶,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中还设置有承护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升降式智能交通导流装置,包括底座、升降装置、导向装置和伸缩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伸缩装置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的顶端,所述导向装置安装在所述伸缩装置下表面两侧并向下延伸至所述升降装置的两侧;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隔板、板簧和升降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套筒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表面,所述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均为上端开口的圆筒,第二套筒套装在第一套筒内,所述第三套筒套装在第二套筒内,所述隔板前后方向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套筒靠近顶端的内腔内,所述第二套筒的前后壁上设置两条狭长槽,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安装在安装在所述第一套筒内的底座上表面,并向上延伸穿过所述第二套筒底部后穿过所述隔板中部设置的孔、并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三套筒底部并与第三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中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板簧的台阶,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中还设置有承护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新型的升降式智能交通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锥齿轮传动、中空的第一丝杠、第二丝杠和传动转换装置,第一丝杠与所述第一套筒同心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表面,所述驱动电机固定第一丝杠的一侧的所述底座上表面,轴端固定安装在一锥齿轮,与固定在所述第一丝杠上的锥齿轮形成所述锥齿轮传动,第二丝杠套装在所述第一丝杠内,在所述第二套筒及所述隔板之间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上安装所述传动转换装置,所述传动转换装置包括固定块、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一摆杆、第二摆杆和复位弹簧,所述固定块对称地安装在位于第一丝杠两侧的第二套筒底部的凹槽内,固定块由凸缘和竖板组成,所述凸缘设置有开口向内的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摆杆的槽,所述第一摆杆与固定块铰接,固定块的竖板中部设置有一左右方向的螺纹孔,螺纹孔内安装一螺纹堵,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螺纹堵相抵,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摆杆下端外侧相抵,在固定块的凸缘下方的第二套筒可滑动地安装所述第一螺母,第一螺母与第一丝杠旋合,第一螺母左右侧各设置有一开口向外的槽,所述槽设置一销与第一摆杆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一摆杆上端外侧设置有一第一斜面,第二螺母套装在第二丝杠上,第二螺母底部设置有导向轨,所述导向轨与设置在位于第二丝杠两侧的所述隔板上表面的T型槽形成可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摆杆安装在设置在位于第二丝杠两侧的所述隔板上的通槽内,并铰接,所述第二摆杆上端抵在所述第二螺母的左右两个侧面上,下端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斜度一致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螺母包括左半螺母、右半螺母及压缩弹簧,左半螺母和右半螺母处在闭合状态时形成一与所述第二丝杠配合的螺母,在左半螺母与右半螺母之间安装有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维传齐泽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南宁华慧光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