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开关手动操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42427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离开关手动操作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下端外壁的一侧设有接线端子,所述壳体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的内壁水平插接有静导电杆,所述静导电杆的一端设有第一瓷绝缘子,且静导电杆远离第一瓷绝缘子的一端与铜跷片相抵触,所述铜跷片的中部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且第一转轴固定于壳体的内壁一侧,所述壳体上端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且第二固定块的内壁水平插接有动导电杆,所述动导电杆的一端设有第二瓷绝缘子,且动导电杆远离第二瓷绝缘子的一端与尖刺导电头相抵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操作,合分闸状态切换准确,且断电迅速,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离开关手动操作机构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隔离开关手动操作机构。
技术介绍
隔离开关一般指的是高压隔离开关,在高压开关电器中经常使用,其作用是断开无负荷电流的电路,使所检修的设备与电源有明显的断开点,以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当开关设备在检修前,隔离开关分闸;当开关设备在运行状态前,隔离开关合闸,所以隔离开关需要长期通过手动操作机构进行合分闸操作。目前,在中压成套设备中,对于隔离开关的操作大多数采用的是手动操作机构,这种结构的成本较低,装配过程要求低;但是其传动精度不高,在隔离开关配合过程中,由于开关柜尺寸、隔离开关安装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操作机构安装调试困难,合分闸状态切换不够准确,且断电时间较长,安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隔离开关手动操作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离开关手动操作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下端外壁的一侧设有接线端子,所述壳体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的内壁水平插接有静导电杆,所述静导电杆的一端设有第一瓷绝缘子,且静导电杆远离第一瓷绝缘子的一端与铜跷片相抵触,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隔离开关手动操作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离开关手动操作机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下端外壁的一侧设有接线端子(2),所述壳体(1)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的内壁水平插接有静导电杆(4),所述静导电杆(4)的一端设有第一瓷绝缘子(3),且静导电杆(4)远离第一瓷绝缘子(3)的一端与铜跷片(5)相抵触,所述铜跷片(5)的中部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且第一转轴固定于壳体(1)的内壁一侧,所述壳体(1)上端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且第二固定块的内壁水平插接有动导电杆(7),所述动导电杆(7)的一端设有第二瓷绝缘子(6),且动导电杆(7)远离第二瓷绝缘子(6)的一端与尖刺导电头(13)相抵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开关手动操作机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下端外壁的一侧设有接线端子(2),所述壳体(1)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的内壁水平插接有静导电杆(4),所述静导电杆(4)的一端设有第一瓷绝缘子(3),且静导电杆(4)远离第一瓷绝缘子(3)的一端与铜跷片(5)相抵触,所述铜跷片(5)的中部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且第一转轴固定于壳体(1)的内壁一侧,所述壳体(1)上端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且第二固定块的内壁水平插接有动导电杆(7),所述动导电杆(7)的一端设有第二瓷绝缘子(6),且动导电杆(7)远离第二瓷绝缘子(6)的一端与尖刺导电头(13)相抵触,所述尖刺导电头(13)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且第二转轴固定于壳体(1)的内壁一侧,所述尖刺导电头(13)远离动导电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粗制导电头(14),所述粗制导电头(14)的外壁一侧与第三瓷绝缘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文亮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市金鹏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