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节能加热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节能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节能加热水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锅炉其一般是周围设置环绕式加热管,水液直接进入箱体中与环绕式加热管进行换热,其水液不够分散,加热效果有限。同时,其加热的水液一般是直接通入储水灌中,方便使用,但是储水罐的保温效果有限,使得热水容易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节能加热水系统,它加热均匀充分,可以保证水液的快速加热,并对主储存箱体中的水液实现保温,其节能效果好,效率高。本专利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智能节能加热水系统,包括加热机构和储水机构,所述储水机构包括底部固定板,底部固定板的顶面固定有主储存箱体和外箱体,主储存箱体处于外箱体中,主储存箱体的下部侧壁通接有第一进水管,主储存箱体的上部侧壁通接有第一出水管,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均伸出外箱体上对应的插孔;加热机构包括底架,底架的顶面固定有上支撑架,上支撑架的顶面固定有主过滤箱体,主过滤箱体的顶板上通接有进水管和废气管,主过滤箱体的上部右侧板具有出气通孔,主过滤箱体的下部右侧板上具有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节能加热水系统,包括加热机构和储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机构包括底部固定板(101),底部固定板(101)的顶面固定有主储存箱体(102)和外箱体(103),主储存箱体(102)处于外箱体(103)中,主储存箱体(102)的下部侧壁通接有第一进水管(104),主储存箱体(102)的上部侧壁通接有第一出水管(105),第一进水管(104)和第一出水管(105)均伸出外箱体(103)上对应的插孔(106);加热机构包括底架(10),底架(10)的顶面固定有上支撑架(20),上支撑架(20)的顶面固定有主过滤箱体(30),主过滤箱体(30)的顶板上通接有进水管(3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节能加热水系统,包括加热机构和储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机构包括底部固定板(101),底部固定板(101)的顶面固定有主储存箱体(102)和外箱体(103),主储存箱体(102)处于外箱体(103)中,主储存箱体(102)的下部侧壁通接有第一进水管(104),主储存箱体(102)的上部侧壁通接有第一出水管(105),第一进水管(104)和第一出水管(105)均伸出外箱体(103)上对应的插孔(106);加热机构包括底架(10),底架(10)的顶面固定有上支撑架(20),上支撑架(20)的顶面固定有主过滤箱体(30),主过滤箱体(30)的顶板上通接有进水管(31)和废气管(32),主过滤箱体(30)的上部右侧板具有出气通孔(33),主过滤箱体(30)的下部右侧板上具有出水通孔(34),主过滤箱体(30)的右侧板上固定有主过渡壳体(35),主过渡壳体(35)的下部外侧壁通接有热出水管(36);所述主过渡箱体(30)的左侧板和上支撑架(20)的左侧板上固定有控制壳体(37),主过渡箱体(30)中设有多个中间隔板(38),中间隔板(38)的侧壁固定在主过渡箱体(30)的内侧壁上,相邻两个中间隔板(38)之间设有电加热管(1),主过渡箱体(30)的底板与最下方的中间隔板(38)之间设有电加热管(1),电加热管(1)的两端固定在主过渡箱体(30)的左右两个侧板上,电加热管(1)的一端的连接线伸出主过渡箱体(30)的左侧板并伸入控制壳体(37)中,连接线的端部穿过上支撑架(20)的侧板上具有的通孔(21)并与上支撑架(20)的顶板的底面固定有的控制主机(2)电连接;相邻两个中间隔板(38)之间固定有多个固定板(39),主过渡箱体(30)的底板与最下方的中间隔板(38)之间固定有多个固定板(39),固定板(39)的顶面和底面固定在对应的中间隔板(38)或主过渡箱体(30)的底板的底板上,电加热管(1)穿过固定板(39),相邻两个固定板(39)中的一个固定板(39)的上部具有侧通孔(391),另一个固定板(39)的下部具有侧通孔(391),中间隔板(38)上具有流通孔(381);所述废气管(32)通过连接管与外箱体(103)的下部侧壁上通接有废气进气管(107)相通,外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