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驱动电路的仪表用LED数码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4176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驱动电路的仪表用LED数码屏,包括仪表盘和通过螺钉固定在仪表盘上的主电路板,在仪表盘上设有刻度显示凹槽和数显凹槽,还设有七段数码管,七段数码管的每一段分别设置在刻度显示凹槽内及数显凹槽内,七段数码管的每一段均连接在八竖列与三十二横列的矩阵中,在主电路板上设有与七段数码管相连接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包括恒流驱动电路、与恒流驱动电路相连接的主控制电路和与主控制电路相连接的驱动控制电路,恒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七段数码管的矩阵横列输入端相连接,驱动控制电路与七段数码管的矩阵竖列输入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置合理,可以保证驱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用更为方便,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驱动电路的仪表用LED数码屏
本技术属于仪表显示屏
,具体涉及一种带驱动电路的仪表用LED数码屏。
技术介绍
在摩托或汽车等仪表中一般都会有数码屏,传统技术的数码屏只有单纯的LED阵列,故而要保证数码屏的正常工作时则必须额外增加驱动电路,其不但增加了整体的制作成本,而且在使用时也容易造在连接处松动或脱落,从而会影响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故而适用性和实用性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且使用稳定性好的带驱动电路的仪表用LED数码屏。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驱动电路的仪表用LED数码屏,包括仪表盘和通过螺钉固定在仪表盘上的主电路板,在所述仪表盘上设有刻度显示凹槽和数显凹槽,还设有七段数码管,所述七段数码管的每一段分别设置在刻度显示凹槽内及数显凹槽内,所述七段数码管的每一段均连接在八竖列与三十二横列的矩阵中,在所述主电路板上设有与所述七段数码管相连接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恒流驱动电路、与所述恒流驱动电路相连接的主控制电路和与所述主控制电路相连接的驱动控制电路,所述恒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七段数码管的矩阵横列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驱动控制电路与所述七段数码管的矩阵竖列输入端相连接。在所述仪表盘上还设有与所述主控制电路相连接的感光传感器。所述驱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第七三极管、第八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第七三极管和第八三极管的发射级均与电源相连接、集电极分别连接在八竖列的不同输入引脚上,主控制电路的不同输出引脚通过第一电阻连接在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上、通过第二电阻连接在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上、通过第三电阻连接在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上、通过第四电阻连接在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上、通过第五电阻连接在第五三极管的基极上、通过第六电阻连接在第六三极管的基极上、通过第七电阻连接在第七三极管的基极上和通过第八电阻连接在第八三极管的基极上。所述恒流驱动电路的主芯片型号为TM1818,恒流驱动电路的输出引脚分别连接在三十二横列的输入引脚上。所述主控制电路的主芯片型号为STC11F02E。在所述仪表盘上固定有两排相平行且用于定位主电路板的定位圆孔。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本技术的结构设置合理,其在主电路板上增设了数码管驱动电路,不但可节省外扩驱动电路板的制作成本,而且也可以保证驱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仪表盘的刻度显示凹槽和数显凹槽均采用数码屏,也可以大大提高亮度,使用户可以更直观的读取仪表盘上的数字,使用更为方便,使用稳定性好,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数码管的矩阵排列图;图3为本技术中主电路板的具体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至图3显示了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数码管的矩阵排列图;图3为本技术中主电路板的具体电路图。见图1至图3,一种带驱动电路的仪表用LED数码屏,包括仪表盘1和通过螺钉固定在仪表盘1上的主电路板(未画出,其为传统固定方式即固定在仪表盘的内侧面上。),在所述仪表盘上设有刻度显示凹槽2和数显凹槽3,还设有七段数码管(详见附图1和附图2),所述七段数码管的每一段分别设置在刻度显示凹槽2内及数显凹槽3内,所述七段数码管的每一段均连接在八竖列与三十二横列的矩阵中,在所述主电路板上设有与所述七段数码管相连接的驱动电路4,所述驱动电路4包括恒流驱动电路41、与所述恒流驱动电路41相连接的主控制电路42和与所述主控制电路42相连接的驱动控制电路43,所述恒流驱动电路41的输出端与七段数码管的矩阵横列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驱动控制电路43与所述七段数码管的矩阵竖列输入端相连接。在所述仪表盘上还设有与所述主控制电路相连接的感光传感器5。所述驱动控制电路43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第七三极管Q7、第八三极管Q8、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所述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第七三极管和第八三极管的发射级均与电源VCC相连接、集电极分别连接在八竖列的不同输入引脚上,主控制电路的不同输出引脚通过第一电阻连接在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上、通过第二电阻连接在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上、通过第三电阻连接在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上、通过第四电阻连接在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上、通过第五电阻连接在第五三极管的基极上、通过第六电阻连接在第六三极管的基极上、通过第七电阻连接在第七三极管的基极上和通过第八电阻连接在第八三极管的基极上。所述恒流驱动电路的主芯片型号为TM1818,恒流驱动电路的输出引脚分别连接在三十二横列的输入引脚上。所述主控制电路的主芯片型号为STC11F02E。在所述仪表盘上固定有两排相平行且用于定位主电路板的定位圆孔6。在安装仪表盘时,主主电路板上的定位柱插入定位圆孔内进行定位固定。本技术的结构设置合理,其在主电路板上增设了数码管驱动电路,不但可节省外扩驱动电路板的制作成本,而且也可以保证驱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仪表盘的刻度显示凹槽和数显凹槽均采用数码屏,也可以大大提高亮度,使用户可以更直观的读取仪表盘上的数字,使用更为方便,使用稳定性好,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技术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带驱动电路的仪表用LED数码屏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驱动电路的仪表用LED数码屏,包括仪表盘和通过螺钉固定在仪表盘上的主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仪表盘上设有刻度显示凹槽和数显凹槽,还设有七段数码管,所述七段数码管的每一段分别设置在刻度显示凹槽内及数显凹槽内,所述七段数码管的每一段均连接在八竖列与三十二横列的矩阵中,在所述主电路板上设有与所述七段数码管相连接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恒流驱动电路、与所述恒流驱动电路相连接的主控制电路和与所述主控制电路相连接的驱动控制电路,所述恒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七段数码管的矩阵横列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驱动控制电路与所述七段数码管的矩阵竖列输入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驱动电路的仪表用LED数码屏,包括仪表盘和通过螺钉固定在仪表盘上的主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仪表盘上设有刻度显示凹槽和数显凹槽,还设有七段数码管,所述七段数码管的每一段分别设置在刻度显示凹槽内及数显凹槽内,所述七段数码管的每一段均连接在八竖列与三十二横列的矩阵中,在所述主电路板上设有与所述七段数码管相连接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恒流驱动电路、与所述恒流驱动电路相连接的主控制电路和与所述主控制电路相连接的驱动控制电路,所述恒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七段数码管的矩阵横列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驱动控制电路与所述七段数码管的矩阵竖列输入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驱动电路的仪表用LED数码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仪表盘上还设有与所述主控制电路相连接的感光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驱动电路的仪表用LED数码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第七三极管、第八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天盛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